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醫藥文化是怎樣發展的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醫藥文化是怎樣發展的

在舊中國,毛南族聚居區缺醫少藥。但在與病魔長期的鬥爭中,毛南人摸索到部分常見病、疑難雜症的治療技術,也從兄弟民族醫學中吸取了大量知識與經驗,湧現了一批中草藥醫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偏方驗方,為本民族群眾健康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醫藥文化是怎樣發展的

毛南人傳統的醫術有如下幾項:

1.穴位放血。對所謂發“痧”的病人,選定穴位用瓷碗片尖利之處點刺,使之微微出血而後止。

2.拔火罐。對感到頭痛或區域性疼痛患者,用酒杯、山羊角之類當罐,投火於其中,發熱後,置於前額和相應部們,以拔血散毒。

3.刮痧。有三種方式:用湯匙沾茶油在背部來回刮之,使皮膚髮紅;用手指(掌)浸燒酒或果煨熱的生薑搓身;用食指與中指於背部、頸下(脖子)嵌扯。

4.發汗增溫。有發疾病徵兆,即用辣椒葉加兔耳菜煮粥喝,促使發汗增溫,阻止發病。

另外,毛南族民間醫生和許多群眾擁有數十種常見病症的治療方法與經驗,如對痢疾、蛇毒、骨折、跌打內傷、狂犬病、無名腫毒等,施治獨到而行之有效。艾炙針刺也常常為人們採用,且有一套針法。

清代,毛南族開始出現中醫師,如清咸豐年間,著名的中醫師譚翠品、譚雲錦等人,精通中醫藥,而且各有專長。其中譚雲錦以治溫病聞名。道光年間的譚清修以治便血、血暈、崩漏為專長,被群眾譽為“妙手婆心”。

稍後的譚妙品、譚懷瑜以治骨折著稱。此外,擅長針炙的譚玉厚,善於弘揚祖傳民間醫術的草醫覃夢熊、中醫師譚履宜、治蛇毒能手譚光立等人,都為世人傳頌,受人尊敬。

標籤: 毛南族 醫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488n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