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傳說 >

毛南族花竹帽的傳說 毛南族的文化

毛南族花竹帽的傳說 毛南族的文化

廣西環江縣毛難族花竹帽,是供毛難族婦女當雨具用的一種精美的手工藝品。毛難族稱花竹帽為“頂卡花”,即在帽底編織花紋的意思。該花竹帽是用當地盛產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編織而成的。工藝精緻,花紋美觀,帽形大方,結實耐用。

毛南族花竹帽的傳說 毛南族的文化

很久以前有個漢族青年,是個編織能手,他走到哪就用哪的竹子編織竹器賣,以此餬口度日。一天,他來到長滿金竹和墨竹的毛難山鄉,看見這麼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連夜編成一頂花竹帽。第二天,他高興地戴著它上山繼續砍竹。當時在山上還有個毛難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個編織能手。一會,天突然下起雨來。小夥子毫不猶豫地把花竹帽遞給姑娘戴著擋雨。姑娘不好意思一個人戴,就與小夥子一塊戴。雨停後,姑娘突然發現帽底編有精美的花紋,驚喜地說道:“多美的頂卡花!”後來,兩人結為夫婦。在漢族青年幫助下,那位毛難族婦女把“頂卡花”編得更加精美了。從此,頂卡花就在毛難山鄉流傳開來。毛難族婦女把花竹帽看成是美好幸福的象徵。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政府招待所,18歲的毛南族女服務員譚珍把自己剛剛編織了不到一半的毛南族花竹帽拿到記者面前。與展櫃裡的花竹帽比起來,她的作品只能勉強“過關”。

2005年3月,譚珍在縣裡面組織的培訓班上學習這門手藝。“斷斷續續地編這半頂帽子已經花了兩個月,技術差得遠,”譚珍羞澀地說。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北部與貴州交界一帶,是我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近7萬毛南族同胞中有大約5萬聚居在這裡。由於歷史的變遷和毛南族善於融入外來文化的特性,毛南族的建築、服裝、工藝和風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都處於消失的邊緣,目前正在當地政府部門的精心保護中小心地傳承。

作為毛南族象徵的花竹帽,是用竹子作材料手工編織的一種外形類似斗笠的帽子,工藝複雜。在有30多萬人口的環江縣,75歲高齡的毛南族老人譚順美目前是花竹帽編織工藝唯一的傳人。

順美生活在環江縣下南鄉古周村。據譚順美介紹,在他小時候,村裡很多人以編織為生,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他身邊會編花竹帽的人越來越少,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古周村花竹帽編織藝人相繼去世。歲月滄桑,編帽技術轉眼間已成了譚順美的“獨門絕技”。

“要不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偶然發現了譚順美老人,花竹帽的編竹工藝也許就真的失傳了,”環江縣縣委書記韋勝紅說。

從1998年開始,環江縣政府劃撥行政經費開辦培訓班,每期組織十幾名心靈手巧的毛南族姑娘跟譚順美學藝。但是由於工藝難度大,耗費時間長,又見不到眼前的經濟效益,縣裡只能靠發工資吸引到一些學員。2005年初農閒時,環江縣政府舉辦了3期培訓班。在譚順美的精心指導下,又有幾十名姑娘初步掌握了花竹帽的編織方法,但是都談不上“學成”。

“花竹帽是毛南‘族寶’,由它衍生的花竹帽歌舞等花竹帽文化是毛南族文化的精髓,我們只希望能有幾個人掌握這門手藝,使‘族寶’能夠流傳,讓花竹帽編織手工藝獲得新生,”環江縣委宣傳部長翟紅玲說。

與花竹帽工藝比起來,毛南族儺戲面具的命運令人欣慰。這枝一度面臨失傳的民間藝術奇葩,如今經過毛南藝人的努力又重放異彩。

原始古樸、風格獨特的儺戲是毛南族的民間傳統舞蹈,表演過程中始終戴著被稱為儺面的木製面具。用優質木塊雕琢而成的毛南儺面一般30公分高,20公分寬,共有文、武、善、凶四大類72種面相,性格、神態各有其特點,靠毛南族藝人在民族口頭文學的基礎上依據個人想象創作。

隨著木面雕刻藝人相繼謝世,這門工藝曾經遭遇嚴重斷層。幸運的是,毛南族老人譚信慈懷著對毛南儺戲的敬意和對木雕藝術的痴情,經過近20年的研習和奮鬥終於獲得成功。他雕刻出來的儺戲面具,文官清秀,武將威猛,繪上油彩栩栩如生。

據環江縣委工作人員盧傑介紹,環江縣目前有一小批掌握儺面製作技術的藝人,但是像譚信慈一樣技藝精湛的,只有兩三位。

通過當地政府牽線搭橋,很多人慕名來環江和譚信慈老人簽下了儺戲面具訂單,環江縣也計劃把這項民族工藝品作為旅遊產品進行規模開發。“希望市場上的好銷路能夠吸引毛南族的一些年輕人主動來傳承這門技藝,”環江縣民族局一位負責人說。

相對於民族手工藝的繼承,毛南族建築和風俗等遺產的保護難度更大。花竹帽編織工藝傳人譚順美老人居住的下南鄉是毛南族的發源地,也是毛南族風情儲存得相對完好的地方,至今留有全縣僅存的三幢毛南族“幹欄”式民居。

“我們已經給當地群眾講清了保護民居的道理,建議他們不要破壞這幾幢房子,也不要在小橋流水式的山村裡蓋起高高的磚瓦房,但是這些地方畢竟不是文物保護單位,”環江縣縣委書記韋勝紅說。

毛南族有自已的語言,但是沒有本民族文字。由於長期與漢、壯族人民交往,幾乎所有毛南族人都通曉漢語。據介紹,毛南族人非常善於吸納外民族文化,並且熱愛學習,有晨讀的習慣。

“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毛南族是大學生最多的民族之一。當年毛南山村裡如果有年輕人考上大學,但是因為家境貧寒讀不起,全村人都會主動出錢幫助,”環江縣民族局長譚鋒說。毛南族文化嬗變速度之快的原因由此可見一斑。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原本計劃到位於環江縣城的毛南族文化博物館參觀,但是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說,1996年建成的這座博物館已經於今年上半年開始閉門謝客,因為幾乎沒有人來參觀。

據環江縣思恩鎮的鄉親們介紹,毛南族的民間風俗目前也只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尚存,只能在偏遠的農村才能見到。農曆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是毛南族特有的節日,但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家鄉,參加這些節日的毛南族人一年比一年少。針對瀕臨消失的毛南族儺面戲,環江縣政府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拍攝和錄音等搶救性記錄工作。

“依託旅遊等產業,尋找保護毛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帶動經濟發展的契合點,是政府的責任。我們在呵護毛南族文化的同時,鼓勵更多的毛南族同胞走向外面的世界,最終帶領鄉親們走向富裕,走向新生活,”韋勝紅說。

標籤: 毛南族 花竹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chuanshuo/kem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