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藏族風俗 西藏面具的發展起源介紹

藏族風俗 西藏面具的發展起源介紹

西藏面具藝術探源

藏族風俗 西藏面具的發展起源介紹

人類原始文化和宗教文化尤其富集的西藏,作為原始初民思維和民族文化意蘊秀載體的面具也十分發達,不僅品種類別繁多,樣式風格獨特,而且它的發展歷史也特別源遠流長。

遠古起源和產生時期

據西藏早期史籍《五部遺教》記載,在聶赤贊普之前,“時蕃人無君,用山岩構築城堡,將衣食物品裝藏其中。兵少而無力禦敵時,糧少而不由自己時,吐蕃雪域之中心,迎來布傑以前之六統領。首先由黑夜叉統領,地域取名魔地喀拉果古,咒術的威力從此生;此後由魔鬼和羅剎女統領,地域取名神羅叉之域,食肉赤臉從此生”這大致是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

地下發掘的遺存表明,西藏至少在五千年以前,以藏南雅魯藏布江流域和藏東三江谷地為中心,已產生堪稱發達的新石器遠古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西藏就產生了第一個王聶赤贊普。從聶赤贊普至拉脫脫日年贊王共有二十七代,為西藏神話傳說時期。在這個時期已產生口頭神話、歷史傳說的仲、猜謎巫卜的德烏和原始宗教苯波信仰三種意識形態,也就是西藏本土藏族先民們自己獨創的遠古苯教文化。羅馬尼亞學者泰納謝說過:“原始人的神話包括了他們全部的文化。

稍晚,從中分離出宗教(已經教義化了的)、分科科學、詩學、音樂和造型藝術。”西藏面具藝術最早就起源於吐蕃早期的苯教文化,即民間原始祭祀和圖騰崇拜之中,先在圖騰擬獸舞蹈中產生動物面具。“圖騰崇拜是舊石器時代中,以血緣為紐帶的母系氏族形成之初的產物,距今至少有兩三萬年的歷史了。”德國人類文化學、民族學、宗教學研究權威施密特的《原始宗教與神話》一書中說:“在母系文化中,對於死者,除用食品作貢獻外還用血獻祭祀,這些條獻,大概原來就是用於部族的‘最初的母’,‘月中老嫗’與‘地母’的在下列的母系民族中,都有這種風俗:印度尼西亞,印度支那,西藏,及由西藏向北傳入中央亞細亞的畜牧民族。”四川平武的白馬藏族祭祖時,“白熊部落要戴著熊貓的連皮頭骨,披上熊貓皮;黑熊部落則戴黑熊頭和披黑熊皮,各自跳起模仿熊貓或熊生活習俗的舞蹈這類被頂在舞蹈者頭上的動物頭骨,就是最早的面具”。據《西藏王統記》,在松贊干布頒佈十善法典的慶祝大會上,“最大祛王,解悶娛樂,金戴面具,歌舞跳躍,或飾犀牛,或獅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獻技”。

這說明早在7世紀以前,就產生了擬獸舞蹈及其面具。據藏文典籍記載,實際上6世紀朗日倫贊時期,藏族民間各種文學藝術已經有了相當發展,如古老的民歌從民間進人宮廷,苯教“搖鼓作聲”、“吹螺擊鼓”、“木製鹿頭帶雙角,紙糊犛牛面捏羊”的圖騰擬獸舞蹈,也被吸收進民間綜合性歌舞表演之中,由此產生了戴著人面的白山羊皮面具作民間藝術表演的形式。

8世紀發展高峰時期

到8世紀赤松德贊時期,藏族民間歌舞、宗教藝術及百藝雜技表演,在歷史上發展到一個高峰時期,特別是各種擬獸歌舞包括戴人物面具模仿生活進行表演的藝術比較發達。桑結嘉措醫著《亞色》中記載,桑耶寺落成典禮時,臣民進行阿卓(古鼓舞)、魯(歌唱)、鮮(類似啞劇的舞蹈)等娛樂活動。其中阿卓鼓舞就有領舞師戴著白山羊皮面具進行表演的。在桑耶寺康鬆桑崗林神殿的一幅反映該寺落成慶典的壁畫中,就有多處這種阿卓鼓舞隊和白麵具戲開場儀式表演的場面,鼓舞隊領舞師和白麵具戲七個阿若娃,戴的都是粗擴、質樸、原色的山羊皮面具。

同時期,也開始了藥泥神像的塑造。《巴協》載:“軌範師問:“寺內諸佛菩薩形制取印式蕃式?’法王答道:‘當務取大蕃式。’軌範師道:‘若爾,請先召集大蕃民眾,然後依樣作蕃式可也。’於是召集蕃民大眾。依美貌者巴庫·頓彩造慈悲觀音菩薩像,依瑪·薩貢造護法不息馬頭金剛像,以美女黨若·薩·拉布門造右側溫良度母像,以黨若·薩·奴瓊造左側持光天母像。”這說明西藏在一開始進行傳自印度的佛像塑造時,就結合了西藏本土傳統的美術方法,並完全按當時吐蕃各種人物形象來創制。

據《蓮花生傳》載,西藏跳神多吉嘎羌姆的戴面具而舞的形式,早在初期桑耶寺羌姆中就被採用了,“譯經師在桑耶寺慈氏洲譯完經後……排列成行,戴上假面具,擊鼓跳舞,為所譯經開光”。另據高歷霆研究,“蓮花生在塑造羌姆中憤怒相護法神的面具造型時,是受了印度佛教密宗的影響,但他把這種戴假面具而舞的形式運用到蕪姆中來,很大程度上卻是受了西藏苯教的影響”,在將苯教的某些神鬼吸收到蕪姆中的同時,亦將當地苯教戴面具而舞的形式和這種面具舞蹈中的某些動物吸收運用到了羌姆之中”。

11世紀隨著密宗的各種吉祥灘儀,特別是跳神多吉嘎羌姆的正式形成和急劇發展,後弘期各種不同教派宗旨,開始塑制了更為完整、豐富的各種憤怒的和慈善的神像面具。據《薩迦世系史》,昆·官卻傑布正當“希求新譯密法之時.卓攏地方召開大法會,故前往觀之。他看了各種表演,其中看到許多咒師頭戴二十八種自在母之面具,各自手中拿一道具,有一長辮天女邊擊鼓邊跳舞,場面及聲勢之大使整個大街被阻塞”。他回家後告訴其兄長,兄長慨嘆道:“啊,密咒以囈語外傳者始矣!”

這就可以說明,西藏的寺院灘羌姆這種面具舞蹈,早期是被嚴格封閉在寺院內部表演,最晚在11世紀才開始向俗人群眾開放表演,也就是說逐漸傳人民間了,以至到後來,俗人群眾也可以表演羌姆這種面具舞蹈,稱之為米那羌姆,即俗人跳神。這對羌姆這種宗教藝術包括面具的變化和發展,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推動力。一直到十四五世紀湯東傑布時代,湯東傑布為募捐營造鐵索橋的資金需要而組織演出,以古老、簡陋的白麵具戲為基礎,吸收了民間歌舞、原始祭祀藝術、圖騰舞蹈,包括宗教舞蹈羌姆等及其面具藝術的因素,形成了後期新派的豐富、完整、精緻的藍面具戲,其面具藝術也發展得更為豐富多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x1xo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