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秦趙澠池會的真相 沒有藺相如也絕不會談崩

秦趙澠池會的真相 沒有藺相如也絕不會談崩

戰國時期的秦趙澠池會可謂家喻戶曉。有關會盟中的鬥智鬥勇,秦國君臣的驕橫凌人,趙王的怯懦,趙國大臣的果敢,經過太史公的妙筆渲染,早已是膾炙人口。藺相如臨危不懼、勇鬥強秦從而力挽狂瀾的高大形象,連小學生都已耳熟能詳。澠池會作為一個外交史上的傑作,也已經成為弱國憑口舌機智安然挫敗強敵的典型。然而,事實果真是這樣簡單嗎?

秦趙澠池會的真相 沒有藺相如也絕不會談崩

澠池會盟的前幾年,是戰國史上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公元前284年,長期與泰國東西對峙的東方強國齊,在六國的聯合圍攻下一敗塗地。西方強同秦,自然地成為七雄之首,而北方的趙,作為後起的強國,力量也獲得了空前的壯大。齊國的敗落,使秦國失去了能與之抗衡的強大對手,韓魏兩國頓成強秦俎上之肉。秦在韓魏之東還佔據了以陶為中心的一大塊地盤,秦國決定在大好形勢下長驅東下,沿河略地,這樣既把本土跟富庶的陶連線起來,又將燕趙與楚魏韓攔腰隔開,達到“斷山東縱親之腰”的目的。

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的趙國,在齊秦抗衡時代,就已有趕超強齊之勢。齊國破敗之後,趙又在東方取得富庶的河間之地,經濟實力大增。趙軍中除了勇悍的北地騎兵外,又包容了不少昔日的中山猛士和強齊勁兵,以廉頗為代表的趙國將領,更是戰國後期公認的一流名將。趙惠文王雖然年輕,卻能信任賢能,繼承趙武靈王治趙的方針政策,其弟平原君趙勝善能延攬天下人才。趙國背後的燕國,一面大力鎮壓齊人的反抗,一面與趙維持著鞏固的同盟。所以,地廣兵勁又無後顧之憂的趙國,已成為東方六國中最為強大的力量。

秦欲乘勢主宰天下,趙卻欲代齊稱霸中原,兩強之鬥勢所難免。公元前283年,秦向魏國發動了猛攻,一直打到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以東方霸主自居的趙惠文王立即出兵10萬,大舉南下救魏,燕昭王也派兵8萬配合趙軍,秦軍聞訊被迫退兵。這一事件標誌著趙已成為秦國東進的最大障礙,秦趙對立從此拉開了帷幕。秦在東進為趙所挫後,決心全力與趙相交。秦昭王先與楚國相約和好,以穩定攻趙的側翼。接著秦又拉攏韓魏連橫,以孤立趙國,使趙之盟邦僅剩下一個燕國。趙在外交鬥爭上略遜一籌,它連年對附秦的魏國大張撻伐。秦乘機派大將白起三次攻入趙國西境,擊敗趙國守軍,給了趙國一個下馬威。趙國被迫停止了對魏的進攻,以集中兵力對付秦國,大戰即將來臨。

在之後的4年對抗中,秦軍雖然佔了上風,但趙的基本國力尚屬完整,要想決出勝負,就必須訴諸雙方的主力決戰。而就在此時,形勢有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東方:齊人經過5年苦戰,奇蹟般地轉變了戰局。即墨守將田單以火牛陣打垮了燕軍主力,齊國各地軍民聞訊,蜂起響應。各地燕軍紛紛北竄。田單所率齊軍迅速壯大,一直把燕國殘軍驅回黃河以北,齊國本土70餘城盡皆收復,並奪回麥丘等趙軍佔地。齊國君臣視燕趙為仇敵,“無南面之心”,繼續揮軍北進,一舉克復黃河以西的昌城等地,企圖把燕趙所佔河北、河問之地盡數奪回。面對齊軍的席捲之勢,燕人幾無招架之功,趙人也驚駭萬分,急欲與秦妥協,回身對付復興的齊國。

無獨有偶,飽受秦軍重壓30多年的南方大國楚,乘秦趙交戰之際,在公元前279年派大將莊踽率軍向秦反攻,很快奪回黔中郡,並乘勝追入秦之巴郡,攻取了舊巴國的都城枳(今重慶涪陵)。此後,莊踽因兵力不足而轉兵南下,企圖從南翼包抄秦軍,秦的後方基地巴蜀地區仍面臨著喪失的危險。在後院起火的形勢下,秦也無心再與趙國相爭,共同的需要使雙方坐到了一起。公元前279年,秦昭王約趙惠文王在澠池(今河南澠池)相會。在會上,秦國君臣曾欲欺辱趙王,趙方以藺相如為首毫不示弱,處處反擊。雙方雖然在折衝樽俎之際明爭暗鬥,似極可能發生衝突,但秦意在和趙,並未採取過激行動,故氣氛尚甚和諧,最後盡歡而散,雙方實現了罷戰講和。

澠池會盟後,趙軍立即東進擊齊。齊國元氣已傷,又兼君臣不和,所以連連敗退。趙國不但鞏固了對河問的佔領,還跨過黃河奪取了齊國本土的高唐等地,齊襄王被迫向趙屈服求和。而南下的秦軍則取得了攻佔楚國本土的巨大勝利,楚頃襄王被迫舉國東遷,並向秦國卑辭求和。齊楚兩國的復興美夢在秦趙鐵拳痛擊下破滅了。齊楚的威脅促成了秦趙的和好,而在威脅解除後,秦趙的友好也就到頭了。公元前276年,秦軍東進攻魏,重新經略中原。公元前273年,趙國派兵人魏,與秦發生華陽大戰。勉強維持了6年的休戰即告結束,兩強的爭霸之戰重又開始。

綜上所述,澠池會並非人們認為的那樣是強國與弱國的會晤,而是兩大強國在實力基本平衡下的一次戰略妥協。可以說即使赴會的趙惠文王沒有賢臣輔佐,秦國也不會重演一場武關劫盟。藺相如的大智大勇,不可能是澠池會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秦趙兩國相近的實力,決定了雙方在會盟中的平等地位,這種地位並非一兩位出色的外交人員所能爭來。

秦趙舉行澠池會盟也絕非偶然,它是雙方共同的戰略需要。因為秦趙長期僵持,互相消耗,必然會導致齊楚這兩個昔日強國的復興,這是秦趙兩國都不願意看到的。有鑑於此,與會雙方都有達成默契的願望,即建立彼此間較穩定的友好合作關係,以轉移主力粉碎齊、楚的復興企圖。所以,形勢已經決定了秦趙兩強必須化干戈為玉帛,這也不是某幾個外交奇才所能左右得了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1kzx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