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張騫的精神告訴我們什麼 張騫後代是誰

張騫的精神告訴我們什麼 張騫後代是誰

兩千多年來,張騫的精神一直沿襲到今天。他不怕苦,勇敢無畏的冒險精神和開拓進取的精神一直為世人所讚頌。當時漢武帝招募人員出使西域之時,張騫便勇敢報名,出使西域的道路困難重重,可想而知,沒有超乎於常人的勇氣與毅力是不可能主動報名的。因為沒有人走過西域的道路,張騫的出使西域的事蹟使他成為第一人。這條連線同西方發展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對當時和後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張騫的精神告訴我們什麼 張騫後代是誰

細數張騫的精神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張騫有著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出使西域,不僅道路困難重重,路上還會遇到殘暴的匈奴,喪命的機率真的很大。但是胸懷大志的張騫毅然決然的前去大月氏。他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第二。張騫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眾所周知,在張騫出使大月氏期間,他被匈奴抓取當了十年的俘虜。匈奴為了拉攏張騫為他娶妻生子,即使是這樣,張騫心中仍舊不忘大漢的使命,十年之久仍未改變張騫的大漢之節,他也在處處尋找可以逃出去的機會。果然在一次匈奴鬆懈之時,他與甘父等人逃了出去,繼續前往十年前心中所要到達的目的地大月氏。如果換了他人,也許會在匈奴的地盤同妻子孩子安然的度過一生,然而張騫卻不是這樣。這樣的愛國之情也是無人能比的。第三,張騫還是個重信義的人,他對各國使者的禮儀之風贏得了西夷各國的愛戴,張騫的名聲在那時可謂是響徹一時。

張騫故居在哪裡

張騫的故里是陝西省城固縣,城固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是盛產蜜桔的好地方。這裡的氣候也是非常舒適,冬季沒有嚴寒,夏季沒有酷暑,四季氣溫平和,可以稱作是大西北的“江南”。這裡的森林覆蓋面積比較大,植被茂盛,盛產兩百多種中藥材。不僅植被茂盛,而且礦產豐富,石灰石、藍晶石等產量豐富。這裡農業生產業發達,主要以“果、茶、中藥材”等為主的農業發展連結渠道形成產業基地。先後獲得多種文明縣城的榮譽稱號。

張騫之墓便是建在張騫紀念館中,為了紀念張騫,百姓將一對石虎供奉到現在,這對石虎是百姓用祈雨求神的,傳說它是張騫偶然從織女那所得。張騫的陵園分佈對稱,很有漢朝時代建築物的特點。另外南沙河風景旅遊區自然風光之貌迷人,魚鳥豐腴,山川秀麗,百花鬥豔。

張騫的故鄉固城縣也有美食存在,城固麵皮就是其中之一。麵皮白嫩細軟,香滑有味。再配上豆芽,菠菜等輔料,澆上各種醬料,獨有固城風味。麵皮可拌著吃,可以炸著吃,還可以炒著吃,吃法多樣,口味不同,是固城人們最喜愛的美食之一。

歷年來,張騫的後代在城固老實本分,秉持著先人樸質肯吃苦的精神一直快樂的生活著。他們為張騫修建紀念館與祠堂,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遊玩。城固縣不僅出了西漢著名外交家張騫,同時也出了別的著名人物。千百年來,城固縣的人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建設自己的家鄉文明,譜寫了許多美麗的故事,也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形成了當地獨有的文化遺產。

旅行家張騫紀念館在什麼地方

張騫因為開闢了絲綢之路而被世人所稱道。這個漢朝有名的外交官成了世人所永遠不能忘卻的偉人,於是便有人修葺了張騫紀念館以表對張騫的紀念。張騫紀念館座於其故鄉博望村,先屬於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物件。百姓為了紀念張騫,一直在供奉著一對石虎,傳說中這對石虎是張騫在泛槎時偶然得到的。

張騫紀念館

張騫紀念館整體呈對稱分佈,獻殿內有著名畫家為其所畫的張騫出使西域圖。殿內古風依舊,典雅大方,大門青磚綠瓦,頗有漢室宮殿建築的特點。東西兩區的景物陳列各不相同,東區主要陵園,展覽部分,西區則是展示地貌文化等部分。當地的風景人物精美照片也在館內供人觀賞。

張騫紀念館也時常有學術討論會在此舉行,主要是弘揚張騫勇敢無畏的冒險開拓精神,激勵世人向其學習。現在,縣城每年會舉辦一次張騫文化節來宣傳這種氣氛,這種獨特的城市精神是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磨滅的,張騫的冒險開拓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著現代人的心志。同時紀念館設有多種藏品,其中一級二級三級文物均有陳列供遊客欣賞,年參觀量達三萬人次。臧品除了供遊客欣賞,也會拿來以社會捐贈的方式進行弘揚精神。

張騫的開拓新道路的事蹟也是後朝後代所效仿和學習的,對後代的教育意義也非常重大。所以其紀念館被也稱為愛國思想教育之地。

張騫班超是什麼關係

張騫和班超均是在漢朝時期對西域之路的開拓與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張騫生在西漢,班超生於東漢,由於處在的朝代不同,自然出使西域的目的和影響也會不同。張騫所處的漢武帝在位時期,國家人力財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漢武帝一邊派衛青等人攻打匈奴,一邊又派張騫出使西域。

那時候的西漢地大物博,成了各國競相前來朝拜的物件,西漢的勢力影響到了西域各國。但是班超所處的東漢就不一樣,那時候匈奴的勢力分成了兩撥,南邊的匈奴歸順了漢,而北邊的匈奴勢力強大常常侵犯了西域各國,因此東漢很難與西域進行外交活動。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與班超也不一樣,張騫是為了尋找聯合的國家對匈奴進行一網打盡,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已經遷移,表示不願再攻打匈奴。第二次勸說烏孫地區一起攻打匈奴,雖然烏孫王沒有同意,但是卻開啟了西漢與西域之間的文化商業貿易往來。班超出使西域則是為了攻打匈奴,恢復對西域的管轄。最終佔弱勢的班超戰勝了匈奴。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也開啟了漢與西域各國之間文化往來的道路,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班超捍衛了國家的尊嚴,打散了匈奴的勢力,恢復中原與西域之間的商業貿易,再一次穩定了絲綢之路的正常運作。

張騫的樣貌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張圖是張騫在被匈奴俘虜後在西夷地區生活的打獵圖。圖中可見張騫是一名身材魁梧高大,豪放爽朗的人。他穿著當地匈奴特點的服裝,騎著烈馬賓士在曠野上,身形是如此的威武雄壯。雖然張騫被迫穿著匈奴的服裝,吃著匈奴的食物,但是他心中秉持著大漢的氣節,從未動搖過。

張騫也是個對大漢忠心不二的人。在被匈奴擄去當了十年的奴役,依舊大漢氣節不變,也正是其氣節依舊贏得了匈奴的讚賞,匈奴花了十年的時間籠絡大漢使節張騫,然而張騫心中依舊秉持那個未完成的使命----出使大月氏國家。就這樣,他趁匈奴不備,偷偷逃走了。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心胸寬大,文人信義,西南蠻夷都很愛戴他。因為這些品質才能營造大漢與各個地區之間的友好聯絡。

他兩次出使西域,帶著眾多名貴物資同時也帶著大漢氣節前去各國進行外交活動。各國貴族人士都聽聞張騫的心胸寬廣與為人信義,從他身上領略了大漢的威嚴與風采,紛紛帶上本國的特產前去大漢進行文化交流,並且與大漢長期保持著和親的政策。可惜張騫在第二次出使西域後的第二年便逝世了。

他健壯的體魄支撐著他成功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也開啟了漢與西域各國之間文化往來的道路,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張騫在促進民族融合的關係上成了功臣。

張騫後代如何了

作為絲綢之路的開通者,張騫在歷史上的地位顯著,同時他的豐功偉績也被後代世人所傳頌。那麼張騫的後代現如今如何呢?張騫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他的家鄉固城千里流傳,世世代代綿延不絕。據考古學家講述,現住在固城縣的張騫的後代還有五百多個。

為了紀念張騫,村裡的人還未張騫修建了一座張騫祠堂,每日祠堂前的香火總是不間斷的延續。祠堂內張騫的雕塑高大威武,牆上掛著一幅壁畫,其中寫著一副對聯。這樣小小的祠堂被張騫後代供奉至今,後代們對張騫的崇敬與愛戴之情全都表現在祠堂香火的不間斷。

村裡的第六十五代孫介紹說,張騫的後代主要分佈在城固的各個小村落裡,全縣大約有一千多個人,大部分都還在從事農業生產,也就是說張騫的後代幾乎都是農民,勤勤懇懇,帶著祖輩的踏實樸質的精神延續到現在。

再張騫的陵墓旁守著一對石虎,這對石虎對張騫後代來說算是他留下了的一件寶貴的財富。據說這對石虎是張騫乘槎時偶然從織女那裡所得的。當地的人供奉著它,求雨拜神,世世代代祈求它保佑當地人民。

其實在兩千多年前,張騫也不曾想到自己會開通絲綢之路,開啟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也不曾想到,當初的一個勇敢的決定促就了今天中西文化交流的平臺。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有一部分原因要歸結於絲綢之路的開通。

標籤: 張騫 後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6lyp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