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歷史上的良臣張良究竟是拜哪位高人為師?

歷史上的良臣張良究竟是拜哪位高人為師?

張良賣布其實是一個歇後語,完整的是張良賣布——大材小用。說的是張良在少年的時候不得志,曾經靠賣布為生,人們認為以張良的才智,只用來賣布卻不是輔佐國家,因此是大材小用。但是張良賣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張良賣布》是秦腔中的一個選段。

歷史上的良臣張良究竟是拜哪位高人為師?

在秦腔中,《張良賣布》講的是四姐娃和張連之間的故事。四姐娃和張連是一對夫妻,但是張連卻不顧家中生計,一心賭博,直到家中財物完全輸光,甚至連做飯的米都沒有了。這個時候張連決定痛改前非,他本來是個賣布的生意人,自然還是靠賣布還謀生,在賣布賺了一筆錢之後,他本想回家,但是半路上卻遇到了一個好朋友,這個朋友勸說張連用賺的錢去賭場翻本,張連嘴上拒絕,實則已經心動,最後還是去了賭場,之後將賣布賺來的錢輸得精光。

回到家,面對四姐娃的質問,張連先是編謊話哄四姐娃,先說一會和四姐娃解釋,一會又說將錢借給了別人,但是聰明的四姐娃並不相信,還是逼出了張連的真話。誰知道張連不僅不知道悔改,還說賭錢本就有輸贏,張連的行為讓四姐娃十分生氣,她整天為了家庭操勞,到頭來卻連吃飯錢也沒有了,在《張良賣布》這個選段中,最後主要是圍繞張連和四姐娃的爭鬥來展開的。在戲的結尾處,便開始了對唱,最終以對唱的形式結束了這部戲的選段。

張良拜師

張良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他的一生中經歷了非常多的戰爭,在多場戰爭中憑藉智謀幫助劉邦取得了勝利。他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能力能夠幫助劉邦建立一個國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老師,那麼張良的老師是誰呢,張良拜師又是怎麼回事呢?

張良的父親去世之後,他沒辦法繼承自己父親的位置,只好獨自流浪。他流浪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找到一個好的機會刺殺秦王,但是最終他不僅失敗了,而且還要每天躲躲藏藏逃命。在逃命途中,張良在一個橋上碰見了一個穿著很破爛的老人。這個老人碰到他之後將自己的鞋子丟到了河裡,並且讓張良替自己去河裡撿鞋子,張良第一次並沒有說什麼,照著老人的話做了。

但是他把鞋子撿上來之後這個老人又讓他給自己穿上,張良還是照做,老人點了點頭,並且告訴張良五天之後再到這裡來和自己見面,五天之後張良如約來到這裡,但是老者已經在他之前到了,老者看到他之後非常生氣,他認為張良遲到了,所以他不願意和張良談話,而是告訴張良五天之後再來,五天之後的早上雞才剛剛打鳴張良就來到了和老人相遇的地方,但是這一次老人還是早早地來到了約定地點。

這次老人顯得更加生氣了,他只是告訴張良五天之後再來。五天之後,張良甚至沒有睡覺,午夜之前就來到了兩個人約定的地方,不一會兒老人來了,看到張良非常欣慰,於是就將自己的一本書贈給了張良。這本書就是著名的《太公兵法》,而這個老人就是非常有名的黃石公,這就是張良拜師的全過程。

張良結局

張良結局可以用不悲不喜來形容,張良在朝廷做官時幫助劉邦成功登上皇位,之後張良就不再朝廷上出現了,可以說他在劉邦成功後就自動隱退了。如果他不隱退的話一定會受到劉邦的獎賞,地位以及生活水平都會有所提高,然而張良卻聰明的隱退了。

這樣的結局看似有點不好,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幸虧張良隱退了,否則他很可能會走上韓信等人的道路。而且張良也覺得自己年齡大了,身體也沒有以前好了,另外他推翻秦朝的心願也完成了,再待在朝廷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於是張良便決定隱居在山林中生活,最後他選擇在湖南的張家界隱居,這裡風景十分優美,可以讓他過上愜意舒適的晚年生活。所以綜合來看,張良結局是不悲不喜的,他雖然沒有獲得榮華富貴,可好歹保住了性命,過上了很愜意的隱居生活。張良結局表面上看是他離開了朝廷生活,可是實際上卻沒有完全脫離政治生活,因為劉邦只要遇到大點的問題都會前來請教張良,張良還會發表自己的意見,為劉邦出謀劃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張良即便隱居山林,但他還會接觸到一些朝廷上的事情,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山中宰相。當然,張良過上了隱居的生活,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再時刻擔心朝廷上的事情,從這個方面看,張良結局是好的,雖然生活沒有在朝廷上好,但最基礎的生活還是有保障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dldd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