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蕭何為什麼被劉邦選中為治國的丞相

蕭何為什麼被劉邦選中為治國的丞相

蕭何(?~公元前193),大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沛(今江蘇沛縣)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二世元年(前209)隨同漢高祖起兵,為沛丞。攻克咸陽後,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蕭何卻忙於接收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使漢高祖得以掌握全國戶口、民情和地勢,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蕭何為什麼被劉邦選中為治國的丞相

漢高祖被封為漢王后,蕭何勸說漢高祖以巴蜀為基地,與民休息,招納賢才。楚漢戰爭時,蕭何以丞相專任關中事,他侍從太子,為法令約束,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楚漢相持於滎陽、成皋時,漢高祖屢遭挫敗,失軍亡眾,軍無現糧,蕭何及時調遣關中兵卒馳援,並轉漕供給軍用,保證了前線兵員糧餉的供應,促使戰局發生了根本轉機。

因此,漢高祖稱帝后,以蕭何功最高,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戶,悉封其父母兄弟十餘人皆食邑。漢高祖又以原訂的三章約法不足以“御奸”,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蕭何採摭秦法,酌加新律,作為《九章律》(見漢律)。高帝十一年(前196),因助呂后定計收捕淮陰侯韓信,被拜為相國。高祖死後,蕭何輔佐惠帝。他病危時,推薦曹參繼任相國,卒於孝惠二年。

蕭何是大漢的功臣。沛縣起兵之後,蕭何成了劉邦軍隊的後勤主管,經常坐鎮後方,堅守根據地,為前線的隊伍供應糧草,補充兵力。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隊伍進入咸陽,秦朝滅亡。劉邦軍隊進了咸陽之後,諸將領都急於搶掠金帛財寶,而蕭何卻直接進入秦朝的丞相御史府中,搶先把秦朝的律令、戶籍等文書檔案收集了起來,這對日後建立全國政權都是必不可少的。公元前206年,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迅速攻佔了關中。

當時,關中幾經兵燹,殘破不堪。蕭何又開始協助劉邦收拾殘局,穩定關中。他一方面申明法令,設定縣邑,推選三老,教化民眾,重新建立統治秩序;另一方面開放秦朝的皇家園林苑囿,交給百姓耕種,還下令減免租稅,恢復發展生產。在蕭何的努力治理下,關中地區很快穩定下來,生產也迅速發展起來,和漢中一起,成了劉邦爭奪天下的大後方。公元前205年,劉邦在彭城一役全軍覆沒,退回滎陽。多虧蕭何迅速徵發老弱以及不到服役年齡的少年,及時前來增援,劉邦才能夠重整旗鼓,與項羽在滎陽、成皋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爭奪戰。此後,在楚漢長達兩年之久的相持中,劉邦幾次敗北,狼狽逃竄。每次都是蕭何從關中徵發士卒,運送糧草,才使漢軍重新振作起來,逼使楚軍始終不能越過滎陽一線,並最終取得了楚漢戰爭的勝利。

西漢建立之後,蕭何還為鞏固漢朝的統治立過一件大功,那就是計誅韓信。韓信在楚漢戰爭中居功至偉,但是在漢朝建立之後,卻成為劉邦的心腹大患。劉邦一直想找機會除掉他。公元前197年,劉邦親自去征討叛亂的陳豨,韓信稱病,沒有跟隨劉邦出征,卻暗地裡和陳豨聯絡,想起兵謀反。呂后得到訊息後,就找蕭何商量。蕭何為她獻計,假稱劉邦從前線派回使節,報告勝利的訊息,讓群臣都進宮朝賀,好藉機殺掉韓信。呂后依計而行,蕭何生怕韓信又稱病不來致賀,就親自去找他說:你雖然有病,可是這樣的大事,你就是強打精神,也應該去祝賀。韓信聽了蕭何的話,就進宮去了,結果被呂后命武士斬於長樂宮,韓信三族也被夷滅。

蕭何與劉邦關係很是密切。張良是秦末起義後在投奔他人的半道上改投劉邦的,中間還曾因為要輔佐韓王成而選擇過離開劉邦。在張良的內心裡,韓王成永遠排在第一,韓國復國永遠是首要任務。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後,張良陷入絕望,這才徹底投靠了劉邦。曹參本來是沛縣的“獄掾”,劉邦那時候是泗水亭長,理論上來說,倆人是同事關係,只不過當時並沒有過多私交,關係逐漸親密起來還是在反秦大起義開始以後。

蕭何就不同了,他早就是劉邦的知己,而且兩人私下關係很密切。劉邦未入官道前到相關部門報到過好幾次,每次都是蕭何為他掩護解圍;劉邦當了亭長後,蕭何更是多方關照,不僅在他出差時多送錢,甚至在沛縣縣令宴請呂公時,公開袒護一個子兒都沒拿、卻口中喊著“賀錢萬”的劉邦,間接地成全了劉邦與呂雉的婚姻

西漢建立之初劉邦需要蕭何。劉邦為蕭何爭地爭位,最終是為了達成一個重要目的:任命蕭何為丞相。大漢建立了,需要有人來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家,誰來擔此重任最合適呢?是立下軍功的功臣嗎?理應是。但百官之首的丞相可不是一般將領當得了的,崗位職責要求這個人需要熟悉法律、懂得管理。這個人,是一直備受敬重的張良嗎?不是。是戰功顯赫的曹參嗎?看來劉邦也不大放心。是深受信任的周勃嗎?劉邦很清楚,周勃只是一位將才。幾經考量之後,蕭何最終脫穎而出,被劉邦視為最合適的人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lk0y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