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明成祖為何將奴兒干都司治所安排的那麼遠?

明成祖為何將奴兒干都司治所安排的那麼遠?

永樂九年(1411),明成祖正式開設奴兒干都司,為明政府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治所在特林,今俄羅斯境內。這裡距離北京城路途遙遠,不便於名政府對這裡的管轄。

明成祖為何將奴兒干都司治所安排的那麼遠?

那麼,朱棣為啥要將奴兒干都司治所安排的的那麼遠呢?

奴兒干,亦稱“耦兒幹”、“努而哥”,或作“納爾幹”。

奴兒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龍江下游設定的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等地區的最高地方軍政合一建制。明朝建立後,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東北地區南部設定遼東都指揮司使。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總兵官周興等進軍到腦溫江(今嫩江)、忽刺溫河(今呼蘭河)和斡朵憐(今依蘭縣城西馬大屯)一帶,派官招撫,始建衛所制,設指揮使和千戶。

1409年(明永樂七年),明廷決定,升奴兒干衛為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駐奴兒干城(今黑龍江下游黑龍江與亨滾河匯合處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徵東元帥府的故地)。奴兒干都司為地方最高一級的軍政合一建制,直隸於明朝中央政府。明廷經常派遣欽差大臣到奴兒干地區巡視。太監亦失哈從1411—1433年(明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曾10次前往視察,對都司、衛、所官員授予官職、印信,賞賜衣物錢鈔。並在奴兒干都司的山頂上,修建了永寧寺,先後留有“敕建永寧寺記”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寧寺記”兩塊石碑(現藏於俄羅斯海參崴博物館)。

奴兒干都司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包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區域性、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轄區內廣置衛、所,作為都司所屬的地方軍政建制。在奴兒干都司建立前後,1403—1409年(明永樂元年至七年),陸續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滾河和烏蘇里江流域設立130餘衛,到萬曆年間(1573—1620年),奴兒干都司轄區內增加到衛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稱384衛。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女真逐漸取代了明朝對黑龍江地區的統治。

奴爾幹都司治所在叫做特林,今俄羅斯境內,這裡距離北京城很遠。那麼,為什麼永樂帝將治所設定在這裡呢?

特林位於黑龍江下游與亨滾河(阿姆貢河)匯合口的右岸,下距黑龍江口150公里。之所以選擇這裡,也是歷史沿襲。奴爾幹是元朝“徵東元帥府”的舊址,明朝在這裡設“奴爾幹都司”只是承舊制而已——與之類似的是匈奴在西域設定的“僮僕都尉”城後來被漢朝西域都護繼承(輪臺)。

而元朝之所以在這裡設定“徵東元帥府”,企圖通過韃靼海峽(今稱鄂霍茨克海峽),抄襲日本的北海道及東北地區。

此地懸崖壁立,形勢險要,是元代東北邊疆的一個重要地方,設有東征元帥府。明永樂七年(1409年)於“元東征元帥府”設定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清代隸屬三姓副都統管轄。江崖峭壁頂上有明代敕建的永寧寺,刻有敕建永寧寺記和重建永寧寺記的兩座碑(兩碑現藏俄羅斯海參崴博物館)。永寧寺以東500米平曠處,有奴兒干城址,周長約二三裡,街道形跡宛然。對岸不遠便是元代莫魯孫站以下15狗站終點的滿涇站(今俄羅斯境內阿姆貢河口北側莽阿臣屯)。

明朝政府還任命各族首領掌各衛所,給予印信,仍其習俗,統其所屬,以時朝貢。貢物有海東青、貂皮、馬匹等土特產品,相當於內地的賦稅。

明政府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干通往內地的驛傳,密切了奴兒干同明廷的政治聯絡、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幹線是海西東水陸城站,北起都司治所特林之西的滿涇站,中經四十五個驛站,南抵底失卜站(黑龍江雙城縣境內),經遼東都司直達北京,全長達兩千五百公里。1434年(宣德九年)之後,衛所一直存在,仍奉明廷為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ze1e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