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民國初年房價 成大教務長10年工資能買“王府”

民國初年房價 成大教務長10年工資能買“王府”

四川新都縣(今成都市新都區)龍橋鄉有一位名人,姓吳,名君毅,生於清朝末年,參加過科舉考試,十八歲中秀才,十九歲留學日本,後來又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德國柏林大學進修,歸國後在北京法政大學擔任經濟系主任,學貫中西,年輕有為。

民國初年房價 成大教務長10年工資能買“王府”

1926年,國立成都大學(今四川大學前身之一)創立,吳君毅離開北京,回川效命,做了成都大學的教務長。這時候他年過四十,仍是租房子住。到了1930年,為了徹底解決全家人的安居問題,他決定置業了。

上世紀三十年代,成都房價並不算高。吳君毅的侄女吳稜在城區支磯石街看過一處宅子,兩進院,十間房,前院裡兩棵桂樹,後院裡三棵楠樹,房子寬敞,環境清幽,賣主要價4900元(大洋,下同)。吳君毅的同事張幼房在九思巷買過一處宅子,三進院,佔地一畝有餘,花了8000元。川康邊防總司令冷寅東(此人也是1949年全國政權易手前成都最後一任市長)買房,買的是國立成都師範大學校長龔道耕的花園別墅,位於前衛街,壯觀如王府,成交價是28000元。

由此可見,吳君毅只要花上幾千塊大洋,就能買一所相當不錯的房子;如果他花到幾萬塊大洋,基本上可以入手一套超級豪宅了。

但是吳君毅手頭沒有這麼多錢。

以當時的平均水準來說,他的收入很高,在北京法政大學當系主任,月薪260元,回到成都大學當教務長,月薪高達300元。他攢上兩年工資就能買一所大院,攢上十年工資就能買一所“王府”。

不光是他,抗日戰爭爆發以前,法幣尚未嚴重貶值時,幾乎所有的大學教授都有能力靠薪水買豪宅。這是因為民國年間重視知識分子,重視教育,無論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無論袁世凱還是蔣介石,不管他們的施政如何受人詬病,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知識分子打成“臭老九”。

當然,1937年全面抗戰以後,戰火連綿,物價飛漲,教授們的工資漲幅被瘋狂的通貨膨脹遠遠拋在後面,一個高階知識分子的生活水平,往往還不如一個囤鐵皮的老太太,那另當別論。

閒言少敘,且說吳君毅想買房,卻發現自己手裡沒有那麼多錢。他的薪水不是很高嗎?房價不是很便宜嗎?怎麼會買不起呢?原來他把積蓄都拿去救濟親友和貧困學生了。記得魯迅也是如此,魯迅在教育部做官,薪水最高時也是300塊大洋,攢錢買房綽綽有餘,可他不懂積蓄,有錢就拿來買拓片、買古書,以及寄給在日本留學的弟弟和在老家的母親。所以魯迅買房時不得不借朋友的錢,光借錢還不夠,甚至要從浙江興業銀行貸款。

吳君毅沒有借錢,也沒有貸款,他靠“約會”來解決燃眉之急。

吳君毅的堂兄、同為知名教授的吳虞(胡適稱之是“隻手打翻孔家店的老英雄”)在日記中寫道:“君毅買房約會,囑予入三局。”意思就是說,吳君毅找了堂兄來約會,邀請堂兄入三股。讀者朋友看到這裡,可能會感到奇怪:一個堂兄,一個堂弟,兩個大男人搞什麼“約會”啊?

其實民國年間的“約會”一詞,語意與今天大不相同,它是一種融資手段,一種互助方式。打個比方說,你、我、他,我們仨都想買房,錢都不夠,為此我們定下一個君子協定:今年大家各出100萬,湊夠300萬,這筆錢先交給我,讓我買房;明年大家再各出100萬,給你湊夠買房款;後年每人再各出100萬,讓他也買上房子。像這樣的金融互助,就叫“約會”。

我剛才只是打個比方,真正的“約會”要複雜一些。因為錢是有時間價值的,越放越貶值,假如三個人來“約會”,誰都會想第一個拿到錢買房,為此,必須用合理的方法來彌補其他人的損失,比如先得錢者向後得錢者支付一定的利息,或者大家抓鬮,讓上帝幫忙做決定,誰的運氣好,誰最先買房。

在吳君毅置業那個年頭的成都,“約會”形式可分三種:

第一種叫“搖會”,參會者得錢的先後順序,靠搖骰子來決定;

第二種叫“標會”,參會者事先投標,各人把自己想要支付的利息報出來,誰報的利息最高,誰能得到其他參會者的錢;

第三種叫“單刀會”,只舉行一次,最缺錢的那個人拿到其他參會者的捐款,把房子買下來,然後從第二年開始,依次向其他人還款付息。

吳君毅約的,就是“單刀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4nz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