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解密:誰是袁世凱死後中國政府最大的實權派?

解密:誰是袁世凱死後中國政府最大的實權派?

“讓出”總統,段祺瑞決定踏踏實實地當總理。當然,他要當的總理可不是袁世凱時代的虛位總理,而是責任內閣制下的實權總理。

解密:誰是袁世凱死後中國政府最大的實權派?

自民國初建以來,責任內閣制的行政主導體制便在“臨時約法”中得到確認,但在袁世凱當政時期,內閣並不居於主導地位。想當年,宋教仁為實現這一政治理想捨命奔走,直到臨死都未能如願,現在卻要依靠段祺瑞來完成了。

如同支援黎元洪繼任總統一樣,各國對段祺瑞組閣也均表現出樂觀其成的態度。他們對中國各派政治軍事力量及其頭面人物的情況進行了分析,認為南方各派尚成不了氣候,只有段祺瑞能暫時控制住中央政權,並鞏固和擴大各國在華利益及影響。

國內方面,首先涉及到北方的幾個政界大佬,其中黎元洪已經做了總統,同時其在北方的聲望又無法與段祺瑞相提並論,他就算是為了保住總統寶座,也得依賴於段祺瑞。

另外兩位,徐世昌在北方的聲望高於段祺瑞,可是實力不濟,同時又無法融洽與南方的關係。馮國璋的實力倒不錯,也是北洋系中唯一一個能與段祺瑞匹敵的角色,然而政治影響力和號召力也不及段,並且他身居長江下游的南京,做個地方實力派首領固無問題,要爭奪中央政權就鞭長莫及了。

此時的中國雖然尚未形成歷史上又一個南北朝,但南北兩派勢力已經涇渭分明:長江以北,基本上是北洋系的天下,長江以南則存在著多種政治軍事力量及其頭面人物,除了以馮國璋為首的北洋地方實力派外,還包括西南地方實力派、以梁啟超為首的進步黨人、以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人等等。

總的來說,南方各黨各派都肯定了段祺瑞在“二造共和”中的表現,同時認為他是解決時局的核心人物。護國運動的發起者、梁啟超的學生蔡鍔早在袁世凱取消帝制時,就提出了“總理攝政”的主張,後來又曾通電錶示:“時事多艱,非芝老(段祺瑞)莫勝此任。”

段祺瑞當政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統一南北。在他發出相應號召後,陝西、四川、廣東在三天內就取消了獨立,接著雲南、廣西也電告各方,表示支援段祺瑞組閣。

但是,南方各黨各派支援段祺瑞也是有條件的,其中關鍵的條件就是要求廢除“民三約法”,迅速恢復“臨時約法”和重開國會。

段祺瑞嚐到過被國會當眾質問以及議案無法通過的苦頭,他的本意是繼續“民三約法”,以避免國會重開後自己受到掣肘。南方各黨各派識破後,立即群起圍攻,近一個月的新舊約法之爭由此而起,段祺瑞新內閣的組成亦不得不一再推遲。

面對南方巨大的反對聲浪,段祺瑞被迫做出讓步,表示政府對恢復“臨時約法”一開始就沒有起見,目前需要的只是研究如何恢復的方法問題。

這是段祺瑞用來進行拖延的一個政治花招,如果不靈,他還準備了硬的一手,即以辭職相威脅。

不料硬的碰到了更硬的。1916年6月25日,駐滬海軍突然宣佈獨立並加入了護國軍。

在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中,袁世凱曾用海軍運兵南下,對獨立省進行鎮壓和威脅。現在海軍加入護國軍,反過來對北洋政府形成了嚴重威脅——在擁有制海權和海上運兵工具之後,護國軍橫可進入長江,縱可到達津沽,甚至直接開入北洋政府的核心區域。

段祺瑞頓感事態嚴重,經過反覆考慮,他決定接受南方關於約法和國會的要求。6月29日,經段祺瑞等人副署,黎元洪公佈申令,宣佈遵行“臨時約法”。同一天,黎元洪又宣佈依據“臨時約法”,於兩天後重開國會。

新舊約法之爭至此告一段落,段祺瑞組閣的障礙也隨之解除。黎元洪重新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並由段祺瑞出面組織新內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dlpl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