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辛亥功臣孫武 南京政府賣國 寧可承認袁世凱

辛亥功臣孫武 南京政府賣國 寧可承認袁世凱

孫武原名葆仁,字堯卿,號夢飛。湖北漢陽柏臬(今屬漢口)人。1898年入湖北武備學堂,畢業後歷充湖南新軍教練、嶽州(今岳陽)威武營哨官及隊官。1907年9月在東京與劉公、焦達峰發起組織共進會。1911年9月,被推為武昌起義指揮部參謀長。1912年去職,晚年寄寓京滬間,不問政治。

辛亥功臣孫武 南京政府賣國 寧可承認袁世凱

趣聞

革命經費問題

孫武在武漢,最大的困擾,是經費不足。孫武、鄧玉麟和焦達峰在最困難的時候,經常餓著肚子,甚至於把衣服都典當出去了。他們三人一件長衫三人共著穿,汗衫睡覺時脫下,由孫武的夫人李雲卿為大家漿洗晾好,到太陽出來晒乾後,他們才能起床出門。瀏陽商人劉賢構聽到共進社宣傳後,不僅加入了共進會,而且將自己販賣的夏布全部交給了孫武,作為革命經費。孫武的好友張振武也賣掉了祖產,充作革命經費。但這些仍難緩解經費緊張。直到襄陽鉅富,共進會會長劉公捐出了1萬元,情況才得以緩解。

生平軼事

孫武著有《武昌革命真相》、《漢口市政建築計畫書》等,尚有論文遺稿多篇未刊。孫武注重辛亥革命史料收集,起義僅一月,就登報徵集革命史料。以後,又設革命實錄館。1922年也曾向湖北當局有過類似請求。

評價

傅國湧:黃興侷限導致孫武分裂

辛亥革命,沒有任孫武為陸軍次長是因小失大,致使孫武與首義諸將擁戴黎元洪,另組民社,武漢儼然與南京對峙,然後被袁世凱利用。1913年6月25日,章太炎在寫給朋友的信中還認定,之所以導致“天下洶洶,黨爭如水火者”,就是自黃興不重用孫武開始的。章在1913年寫給上海國民黨的信中說得更坦白:“既而武漢倡義,稍有權利之爭,地位有殊,遂分政黨,條件未異,門戶各分,昔之弟兄,今為仇敵。致令奸人乘間,坐擁高權,天下洶洶,徒以黃克強、孫堯卿二公之反目耳,釁隙已成,彌縫無術。”

——傅國湧《甘當配角的黃興》

1911年夏天,革命組織共進會在湖北的主要組織者孫武從廣西回到了武漢。除了繼續在新軍中發展會員,他還試圖與湖北地區另一革命組織文學社促成一定程度上的聯合,以便發動起義。

意外開啟的革命

按照共進會與文學社聯合大會的安排,起義所需炸藥,由孫武和潘善伯、李白貞等配製。

10月9日下午,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裡機關部工作。孫武臨窗用洗臉盆檢驗炸藥,丁立中、李作棟在室內一圓桌上加蓋鈔票印章,王伯雨正在清理檔案,而鄧玉麟則出去買表沒有回來。劉公的胞弟劉同這時來到了機關部,他站在旁邊看孫武檢驗炸藥。劉同漫不經心,他吸的香菸菸灰落在了炸藥上。頓時洗臉盆裡面的炸藥濃煙突起,孫武的面部和右手受傷,王伯雨的右眼被飛濺的炸藥灼傷。李作棟連忙站起來在屋角衣架上取下長衫蒙在孫武的頭上,與丁立中及兩位軍隊同志從後門將孫武扶往法租界的同仁醫院醫治。其他人準備將檔案和名冊帶走,不料鑰匙不在,沒有開啟櫃鎖。

寶善裡機關發生爆炸後,濃煙很快從窗戶、屋頂冒出,四方的鄰居大聲疾呼救火,俄國巡捕從四面八方趕來。劉同和劉公的妻子一起被俄巡捕抓走。劉同被抓後,供出了他所知道的漢口、武昌等各革命機關的地址。隨後,湖北地區三位革命黨領袖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也先後被捕,英勇就義。

寶善裡意外爆炸,使起義的準備再沒辦法從容進行,孫武在同仁醫院對鄧玉麟說,“寶善裡失事,機密全洩,名抄去,清吏必按名搜捕。只有馬上動手,還可死裡求生。”接著,他被轉移到了德租界公和裡19號黃玉山的家中。

清廷湖廣總督瑞澂對於名單的查獲,應對無措,在新軍中大肆尋找革命黨人,武漢陷入白色恐怖,新軍兵士人人自危。10月10日,工程營士兵首先發難,其他部隊隨之跟進。10月11日,湖北軍政府成立。儘管孫武錯過了革命,但仍被推舉為軍務部長,半個月後,孫武傷愈到職。

戰漢陽,孫黃失和

武昌起義爆發後,黃興與宋教仁於10月28日來到了武漢,黃興隨後擔任總指揮一角。蔣翊武等人提出,推舉黃興為兩湖大都督,直接掌握兩湖軍政,但遭到舊派人物吳兆麟等人反對。孫武自負首義有功,但是,他在黨人中的地位遠在黃興之下。黃興來漢之後,孫武自覺身價驟減,力主由都督黎元洪向黃興授予戰時總司令稱號。這樣一來,革命黨第二號領袖人物黃興反倒成了黎元洪任命的“大將”。

11月2日,民軍在漢口之役失敗,於是退守漢陽、武昌。在漢陽保衛戰中,黃興主張“全力收服漢口,不肯分散兵力”;孫武認為民軍兩萬人不應該佈置在漢陽一地,應當分守漢陽上游的蔡甸等地,並支援吳兆麟,反對進攻漢口。黃興在內部意見沒有統一的時候,就反攻漢口,結果慘敗而歸,民軍內部的矛盾也大大加深。孫武和黎元洪等一派以湖北人居多,他們與黃興不和;蔣翊武一派以湖南人居多,明確擁戴黃興。孫武對黃興擔任“戰時總司令”很嫉妒,曾公開不滿地說:“黃興不過先聲奪人,實不知兵。”

11月27日漢陽失守後,黃興建議民軍撤離武昌,匯合江南義師攻取南京,再圖規復武昌。結果遭到了張振武等人的激烈反對,黃興一怒之下當晚渡江到漢口,次日離漢。

謀次長,怨望而歸

孫文回國以後,上海的革命黨人開始組建臨時政府。由於孫文對包括湖北在內的國內情形不大瞭解,人事方面多由黃興裁決。當時,湖北籍參議員劉成禹等向孫文建言,“宜寵異武昌諸將,勿令怨望。”籌建政府時,于右任曾專訪黃興,提出要重視武漢首義同志。但黃興對武漢方面的人頗為失望,尤其認為“孫武到上海,態度殊惹人厭”。因此,臨時政府除了黎元洪當選為並無實權的副總統外,九個總長中無一個武昌首義參加者;九個次長中雖有五個湖北人,但都沒有參加武昌起義。

興沖沖趕去南京的孫武,希望謀得臨時政府陸軍次長一職,不料碰了一鼻子灰。在南京的一些湖北籍軍人,如湖北沔陽人唐克明,黃岡人夏佔奎等,因為沒有獲得希冀的軍職,也對臨時政府心生怨意,“均以孫(武)為奇貨爭迎合之”。此前進入湖北軍政府的政客孫發緒,對武昌首義諸人稱,“南京政府排鄂,鄂人功高材多,應另豎一幟,以與之相抗。”於是,得到這批人支援和黎元洪暗中贊助的孫武轉往上海活動,與湖北籍參議員劉成禹聯絡在臨時政府中失意的黨人和政客,於1912年1月與黎元洪、譚延闓、張振武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民社。民社得到了湖北人,國學大師黃侃的支援,他擔任了民社喉舌《民聲日報》經理,反對南京臨時政府。《民聲日報》曾發表劉瑗的文章,該文稱,“中國乃中國人之中國,非同盟會之中國,又來革命之功,黎君創其始,袁君終之也。除此二君成功之外,國民不與焉。”

民社在上海成立後,孫武又在武昌成立了民社分社,擁黎元洪為理事長,公開與同盟會唱起了反調。在南京的老同盟會員時功玖、劉成禹本為臨時政府參議員,因與黃興有怨,也支援孫武。

意興蕭索方外遊

1912年初,南京會議的湖北代表孫發緒回到武昌,在黎元洪主持的一次會議上,孫發緒說孫文如何吹牛,南京政府如何賣國。孫武非但沒有制止,反而說,“南京政府如此敗壞,我寧可承認袁世凱,不承認南京”。同盟會會員楊時傑和查光佛當場駁斥了他。

對於寧漢失和,原同盟會成員也頗多不滿,孫武革命黨老戰友黃申薌率先發難。1912年2月27日夜,黃糾集了群英會、文學社等數千人起事,向孫武家奔襲。因孫武的親信事先獲知訊息,讓孫武到漢口迴避,孫武躲過一劫。當時有人勸他發兵平亂,他一笑置之,並傳語作亂者三事:一、不得動搖都督地位;二、不得累及無辜;三、士兵各歸各營,不得騷擾平民。

這次湖北黨人內訌,使辛亥武昌首義之名黯然失色。28日,經武昌紳商與黎元洪和孫武協商,孫武在報刊刊登啟事,外出養病。黎元洪應黃申薌等人要求,免去了孫武的軍務部長職務。孫武由是避居租界,與政治脫離關係。後孫武在湖北、北京、上海多地任職,但意興蕭索,作方外遊,受比丘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wxy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