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康熙何以推重程朱理學?其實用性已經得到證明

康熙何以推重程朱理學?其實用性已經得到證明

某大講堂某教授講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時,說她至今都弄不懂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入主中原後,為何喜歡漢族文化。其實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序言中,早已回答了教授的疑惑:“定居下來的征服者所採納的社會制度形式,應當適應於他們面臨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如果沒有這種適應,那麼社會制度形式就應當按照生產力而發生變化。這也說明了民族大遷移後的時期中到處可見到的一種事實,即奴隸成了主人,征服者很快學會了被征服民族的語言,接受了他們的教育風俗。”說得具體一點,為了鞏固政權統治,必須適應和採用多數的、先進民族的文化思想和語言風俗,必須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代表全社會成員的利益,把自己的統治思想也賦予普遍性的形式。例如清朝康熙就比元統治者聰明,沒有把本民族本階級的思想作為統治思想,相反,他卻採用了漢民族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康熙何以選擇儒家,而且特別看重程朱理學呢?

康熙何以推重程朱理學?其實用性已經得到證明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諸子百家,其間儒道釋為三大家。道家講虛無,佛門倡色空,能作為規範指導天下的統治思想嗎?不能。康熙的認識非常明確:“自古人主好釋老之教者,無益有損。梁武帝酷好佛教,捨身於寺,廢宗廟之血食,以面為牲,竟餓死臺城。宋徽宗好道,父子皆為金虜,此可鑑也。”(《康熙起居注》十一年三月)不過以宋明而論,儒家中有陸九淵、王陽明的主觀唯心主義與程顥、程頤、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那麼,康熙傾重何家?陸王主張“心即是理”,連六經皆可是我的註解,強調主觀作用,和佛道兩家相似,都不可能給清統治者多少存在的空間。而程朱講求的天理說,恰合清統治者順天應人,應天之理來取代明代氣數已盡的統治和李自成農民政權的理論根據。因此,從康熙十一年始,由張玉書、熊賜履、李光地、湯斌等分講四書五經時又討論董仲舒、二程及朱熹倡導的理學名實,《通鑑綱目》的要點,賜董仲舒廟“闡道醇儒”匾額。康熙十四年更手批《性理大全》,幾十年後又責令李光地編《御纂朱子全書》,可見康熙對理學的重視。

然而,仔細體味《康熙起居注》和蔣良騏、王先謙先後編輯的《東華錄》,康熙推崇的當然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體系。因儒家的實用理性精神已滲透人們心中,為歷代統治王朝奉為統治思想,康熙在《日講四書解義序》中寫道:“萬世道統之傳,即萬世治統之所繫也……論政與學,天道王道之全,修己治人之要,具在《論語》一書……道統在是,治統亦在是矣。”毫無疑問,康熙無論是專儒,或者推揚程朱理學,都是為了現實的統治需要,是外儒內法,可不是天真的知識分子們幻想的道德化的政治。所以,康熙張揚程朱理學的同時,又反對理學家們言行不一、空論理學:“朕平日讀書窮理,總是要講求治道,見諸措施。故明理之後,又須實行,不行,徒空談耳。”康熙二十二年,又批評理學家們“終日講理學,而所行之事全與其言悖謬,豈可謂之理學?若口雖不講,而行事皆與道理符合,此真理學也”。原來,那個“真理學”是有利於現實治統,而不是書齋內的高頭講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g4zr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