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一夫一妻制下民國姨太太現象 想要多少就多少

一夫一妻制下民國姨太太現象 想要多少就多少

1.“一夫一妻制”與民國的“姨太太”現象

一夫一妻制下民國姨太太現象 想要多少就多少

我曾寫過《中國古代男子“豔福”到底有多深》一文,談到中國古代男人在娶妻納妾上的“幸福”指數。從過去的情況上來看,老婆多並不是什麼好事。“多妻”是有權有錢者的“福利”,一個老婆都養不起、養不好的底層男人,是沒有找小老婆之本錢和機會的。一夫一妻制其實在中國很有歷史,包括所謂的“封建社會”在內,名義上都是一夫一妻制。皇帝雖然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特權,後宮美女如雲,但妻子,也就是皇后,只能有一位。那麼,多出來的女人算什麼?皇帝封“妃”,民間算“妾”。這樣的婚姻家庭制度,實際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雖然在性生活的權利上,妾和妻基本上是平等的,甚至妾比妻更能享有,但在家庭地位和財產上,卻有天壤之別,連妾生的孩子都比妻生的命賤,家譜寫的是“庶子”。

民國時期,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女權被提出,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才真正實行起來,並被寫進了“婚姻法”。這是中國婚姻制度的一大進步,許多民國男人都認真地遵守、執行了,如孫中山、蔣介石當年都是這樣,他們都只有一個老婆。民國男人如果真的喜歡上了別的女人,可以與原配離婚,但不能不離婚又結婚,否則犯重婚罪。孫中山和蔣介石便都是與原配妻子離婚後,才分別與宋慶齡、宋美齡結婚的。但是,我們不論從名人傳記中,還是影視作品裡,都能看到,民國男人身邊大都不只一個女人,娶上三、五房小老婆在民國時很常見,有人甚至擁有幾十房。這是民國時特有的“姨太太”現象。

鑑於此,曾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在捐建的廬山山道旁邊的石凳上,別出心裁地刻上“有姨太太的不許坐”,成為一時笑談。民國時期是提倡“文明婚”和法制的社會,既然“婚姻法”認定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為何又會出現這類娶小的“違法亂紀”行為?原來,問題出在民國的法規上,民國的“司法解釋”和實際判決中,竟然默認了納妾的合法性。

2.民國的婚姻司法解釋,範紹增的40房妻妾

民國十九年(1930年)12月,國民政府頒佈了民法《親屬編》,並於次年5月施行,其針對的就是婚姻家庭。當時,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的立法原則是,“妾之問題,毋庸規定”。並認為,“妾之制度,亟應廢止,雖事實上尚有存在者,而法律上不容其承認,其地位毋庸以法典及單行特別法規定。”而早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12月24日,時立法院院長鬍漢民在演講中便向婦女協會公開承諾:“中國女子的人格,將由本黨的主張和本院的立法,提高起來,保障起來。”

在此立法精神下,《親屬編》中廢除了“妾之制度”,不再規定妾與妻的關係和在家庭中的地位。千百年來一直存在於中國男人婚姻生活中、並且為男人寵愛的“妾”,從法律上徹底消失了。此舉在當時影響甚大,由於是“新鮮事”,社會上分歧也嚴重。有的學者認為,廢除“妾”,此舉意在保護一夫一妻制;有的則認為,這給妾與妻爭權奪利埋下了伏筆,是提倡“妻妾平等”的訊號。當時,全國各地的報紙都曾就此展開了大討論,波及了民國社會的各個階層。民國婚姻立法的初衷,顯然意在保護一夫一妻制,但是在實際司法操作中卻變味了:“二十年院字第六四七號解釋”稱:“娶妾並非婚姻,自無所謂重婚。”

“二十年院字第七三五號解釋”稱:“妾雖為現民法所不規定,惟妾與家長既以永久公共生活為目的,同居一家,依民法第一一二三第三項之規定,應視為家屬”。“二十二年上字第六三六號判例”稱:“民法親屬編無妾之規定。至民法親屬編施行後……如有類似行為,即屬與人通姦,其妻自得請求離婚……得妻之明認或預設而為納妾之行為,其妻即不得據為離婚之請求”。這些司法解釋,可以說嚴重違背了“一夫一妻制”原則:男人納妾不算重婚,屬“與人通姦”行為,最多是道德問題。這與現在對婚外包二奶、養小三是“作風問題”的司法定性,何等相似啊。因此,民國的一夫一妻制實際上名存實亡,提高女權的立法願望也大大弱化。民國男人找小老婆相當自由,比古代男子更厲害。

古代男人納妾有明文規範,因地位不同而有所限制,如西晉時法律規定:諸王可以納妾8名,公侯可以納妾6名,一、二品官員可以納妾4名,三、四品官員可以納妾3名,五、六品官員可以納妾2名,七、八品官員只能納妾1名,老百姓不準納妾。而民國則無此等級限制。如果要問民國男人最多可以找多少小老婆?答案是:想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有條件。有一位名叫範紹增的民國將軍,竟然找了40名大小老婆。當時名聲遠播的游泳健將、有美人魚之譽的楊秀瓊,便是範紹增的第18房姨太太。不同的是,民國時的“妾”不叫妾,而變成了男人的“家屬”,對外則統一體面地稱為“姨太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p8ox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