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沒有電的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熱的酷暑的

沒有電的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熱的酷暑的

初夏有個扇子就行,但到了炎夏之時,要是沒有風扇空調我們完全是難以想象夏天是如何度過的。那麼在沒有電的古人,自然沒有空調風扇,他們是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天,用哪些方法消暑呢?

沒有電的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熱的酷暑的

扇子是首當其衝的最簡單趁手的消夏用品。因為揮動可以加快空氣流動,使汗液蒸發、體表降溫,又被稱為“涼友”。扇子通常以鳥羽、竹製成。唐以前,扇子多以鳥羽為材,據說魏晉時期,身處炎熱地區的吳楚之士常手執一把羽扇,諸葛亮就是典型代表。漢代竹編的扇子,常見圓形或方形。

扇子流行得非常快,唐朝時已比較普遍。據說那時還有用皮製成的扇子,颯然成風,格外涼爽。除了扇風乘涼,扇子還演化出了不同的功用,比如用作儀仗的長

柄大扇、美人用來遮面的團扇……它們或威武或嬌媚,著實風情萬種。

漢代時“人工風扇”開始在富貴人家流行。唐代時出現了涼屋。到了明代,涼屋更為完善高明。古人不但用瓷器製作出碗、碟、杯、瓶,還發明瞭取涼之器瓷枕。瓷枕的枕面覆蓋一層釉,冰涼沁人。

古人常用藤、葦、竹等編織涼蓆,最昂貴的是象牙席。據說漢武帝時,曾經以象牙簟賜給寵妃李夫人。還有一種絲絹編織的涼蓆,在南朝梁人劉孝儀的形容中,使用時會覺得夏室已寒,想穿上冬天的裘襖,即便室外炎熱如沸,也用不著扇子。語雖誇張,卻可見其神奇的避暑效果。

據說,乾隆非常喜愛瓷枕,一次得到一瓷枕後,詩興大發,題詩一首:“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周禮》中提到“冰鑑”,堪稱古代的冰箱。冰鑑類似盒子,內部空,將冰放其中,再把食物放在冰中間。這樣食物可以防腐保鮮。

古代除了一些物件在夏天受歡迎,還有冰涼的飲食。詩人楊萬里就大讚過:“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宋朝就已出售冷飲,詩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宋代冷飲已經有冰糖冰雪冰元子、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酸梅湯等。元代之後,冷飲品種越來越多,像《紅樓夢》中出現的玫瑰露、木樨露、玫瑰滷子湯等。除了冷飲,消暑食物還有瓜果涼茶。

還有些大人物能夠摒棄外物,清心靜氣。白居易詩曰:“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這般超脫心境實在令人佩服。

相比科技發達的現代,古時的消暑方法既環保低碳,又趣味盎然。

標籤: 酷暑 炎熱 古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dl4y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