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一碗泡飯斷送遼國皇帝撕毀協議親征宋朝的計劃

一碗泡飯斷送遼國皇帝撕毀協議親征宋朝的計劃

公元1041年正月,是一個多事的月份。宋仁宗很煩,跟西夏交兵遲遲看不到捷報;遼興宗很惱,藉機敲宋的竹槓——割地和親,卻得到了三個字“不同意”;李元昊很急,和宋打仗,青鹽無法出口,窮得快要當褲衩了。

一碗泡飯斷送遼國皇帝撕毀協議親征宋朝的計劃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曾真實地在再現了這個時期的微妙局勢,只不過將遼興宗換成了他的兒子耶律洪基。遼興宗一旦御駕親征,宋王朝必將陷入兩面作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倒黴蛋兒。實際上,真正使三國走向和解的,並非喬峰喬大俠,而是兩位傑出的官員,一個是大宋的外交家富弼,一個是遼國的退休宰相張儉。

張儉(962-1053),北京宛平人,遼聖宗在位時參加科舉,中了狀元,出為雲州節度使僚屬,由於他生性正直誠謹,不喜虛誇矯飾,被長官譽為“一代之寶”,推薦給了遼聖宗。據說遼聖宗先前做過一個夢,夢見有四人侍奉於側,賜他們食物每人兩口,如今正好應驗了張儉的名字,於是重用了他。這個夢很容易讓人想起曹操與楊修的“一人一口酥”,不太新鮮。總之,張儉由此扶搖於仕途,沒幾年工夫,就升任同知樞密院事。1026年,又任南院樞密使(喬峰曾做過南院大王,樞密使是其副手)。遼聖宗去世前,拜張儉為左丞相,封韓王,將太子(遼興宗)託孤於他。

遼興宗主政時期,遼王朝可謂“霧霾”重重,世風奢華,吏治腐敗,大興冤獄,剽悍好戰,等等(見《遼史》)。作為顧命大臣,張儉面臨抉擇:是躺在功勞簿上睡覺,任由小皇帝胡來,還是切實地負起責任來?張儉選擇了後者。有一年都城裡頻發盜竊案,許多達官貴人家裡也遭遇竊賊,有司嚴打,很快抓了八個人,說是案犯。遼興宗聞報,下令斬首示眾。沒想到不久之後,卻抓到了真正的案犯。這下子朝廷糗大了,原先被冤殺的八個人的親屬開始到處告狀伸冤,張儉也多次提出要重新審理,還人家清白,追究當事官員的責任。問題是,最終下達執行死刑命令的是皇帝,遼興宗氣急敗壞:“難道讓我給他們償命嗎?”

皇帝固然不能償命,但張儉想到了折中之法,他說:“既然知道那八個人是冤枉的,對他們的家小就該進行撫卹,大汗不妨多拿出點錢來讓人家殮屍下葬,死者入土為安,生者明白了您的恩德,就不會再鬧了。”遼興宗聽從了他的建議,用內帑(私房錢)向死者家屬贖了罪。史料裡說張儉“服弊袍不易,志敦薄俗”。一個封了王、又被皇帝加尚父銜的當朝宰相,能長期穿破舊的袍子,死磕陋俗,當然是不易的。他與遼興宗的關係,有點像孔明與劉禪,但其清廉,卻勝過孔明,如“食不重味”,即每餐一個菜;如“月俸有餘,給親舊”,是說他家無餘財。這在崇尚奢侈華麗的遼王朝官場中,顯得格外難得。關於張儉的袍子,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在很長的一些日子裡,遼興宗都感到奇怪,為何尚父(張儉)的袍子那麼破?且每次上朝下朝還總是這一件?於是就讓內侍暗中用火夾穿個洞做上記號,後來果然證明他從未換過。遼興宗就問了:“您的工資不夠花嗎?要不然給您漲漲?”張儉搖頭說:“不,我的袍子穿30年了,捨不得換。”為官者直言進諫的精神是可貴的,但像張儉這種委婉的諷喻,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讓皇帝明白“貴人而賤祿,則民興讓”的道理,因此更為可貴。說起來遼興宗不能算個好皇帝,但在張儉的輔佐下,史家說“裨益為多”,當不是虛妄之語。

1039年,宋仁宗出兵西夏,李元昊因為娶了遼興宗的一個妹妹,所以請大舅子幫忙。此時遼宋之間已然和平了40年,遼興宗心裡癢癢的,也想乘機跟宋王朝玩點手段,提出對晉陽地區和瓦橋關南十縣的領土要求,還希望宋仁宗選一位公主嫁給耶律洪基做老婆。1041年正月,王拱辰(李清照的曾外祖)在宋仁宗的授意下,寫了一份措辭強硬的國書答覆遼興宗,大意是:想割地,沒門兒;想要錢,可以商量;想和親,那就不給錢;如果說服李元昊歸順大宋,可以給二十萬,否則就只有十萬,您瞧著辦。

遼興宗氣得夠嗆,打算御駕親征,此時張儉已經退休,按慣例,皇帝到臣子家,御膳房得派人先行準備膳食,此舉被張儉婉拒,他僅給皇帝準備了一碗葵羹湯飯。葵,即葵菹,古代的一種蔬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菜湯泡飯,遼興宗居然吃得津津有味。看來大魚大肉吃多了,換換粗茶淡飯,也是一種享受。飯後,遼興宗說宋朝如何如何不恭敬,想親自上前線,張儉說這種事兒找個使者過來問問即可,何必勞駕皇上遠征。一碗湯飯,讓皇帝心情倍兒爽;一次勸諫,化刀兵於無形。就為官而言,張儉身上的閃光點確乎不少,畢生廉潔自不在話下,能夠“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心繫社稷,造福百姓,這種實幹精神與實幹意識,當得起一代賢相之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264y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