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朝鮮戰場唯一向志願軍投降的美軍建制連

朝鮮戰場唯一向志願軍投降的美軍建制連

朝鮮戰爭中,曾有一支美軍黑人連向中國人民志願軍投降。這是美國獨立戰爭以來第一支向外國軍隊投降的整編連隊,也是朝鮮戰爭中唯一一支向志願軍集體投降的美軍建制連。

朝鮮戰場唯一向志願軍投降的美軍建制連

種族歧視引發“逃竄”風潮

在朝鮮戰場上集體投降的這支隊伍是美軍第25步兵師第24團C連,該連隊90%以上士兵是黑人。24團別號“金龍團”,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在19世紀70~80年代對印第安人的戰爭中,24團的勇敢作風備受稱讚。

24團對中國並不陌生。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該團就自稱首先攻入北京。50年後的朝鮮戰場,它又和中國人遭遇,而此時其心境已經大為不同。一方面,中國人民志願軍勇猛頑強,而美軍的多次失敗令其士氣低落;另一方面,當時美國社會種族歧視嚴重,黑人士兵在美軍中也低人一等,辛苦送命的事往往讓他們衝在前面,榮譽獎勵卻很少得。黑人士兵對此非常不滿。因此,24團消極情緒相對較濃,自投入朝鮮戰場後,該團經常有士兵開小差。在扼守醴泉及尚州時,24團聞風而潰,甚至將槍炮輜重遺棄在陣地上,所以24團有個外號叫“逃竄”。白人士兵還專門編了個“逃竄舞蹈”的小調:中國人的追擊炮轟轟叫,24團的老爺們撒腳跑。

被困樹林,黑人連放下武器

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打響。25日,志願軍39軍以猛虎下山之勢,向雲山以南九洞地區的美軍第25師發起進攻,將美第25師第24團分割成三段。經過一夜激戰,美軍傷亡過半。在夜間攻擊中,志願軍與24團C連遭遇,隨即展開猛攻。C連倉皇逃入九龍江邊的一個凹形樹林中。為了突圍,C連組織了兩次反撲,企圖奪回由志願軍佔領的小高地,但都被打了回去。

天亮後,志願軍偵察員發現被圍美軍多是黑人,且個個驚恐萬狀,一片混亂。指導員周鳳鳴判斷敵人已經發生動搖,於是決定在陣前喊話,瓦解敵人。會講英語的兩名志願軍戰士向敵軍不斷宣傳我軍的俘虜政策。喊著喊著,忽然看見美軍陣地有兩個黑人士兵舉著一面白旗戰戰兢兢地走過來。“敵人投降了”,4班班長董永和站起來迎過去。結果剛走兩步,敵人陣地裡突然打出一梭子彈,董班長應聲倒地。與此同時,敵人以一個排的兵力隱蔽地向志願軍左翼逼近,企圖攻佔該處高地。然而,在我軍手榴彈的轟炸下,這夥敵人不得不狼狽逃回。至此,黑人連已經四面楚歌,走投無路。

志願軍戰士仍不失時機地喊話:“被壓迫的黑人兄弟們,你們在美國社會中是受種族歧視的,在美國軍隊中你們仍然受種族歧視。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俘虜政策,是對白人和黑人俘虜同等待遇。”“黑人兄弟們,你們不要繼續為華爾街的老闆們賣命當炮灰了,趕快投降吧!”

又過了一會兒,樹林裡走出一個高個子黑人,舉著一張白紙,上面畫著一個做投降狀的美國士兵。通過翻譯,志願軍得知此人是黑人連的連長斯坦福,並且剛才詐降的原因是白人士兵反對投降。在斯坦福的命令下,黑人連其他士兵紛紛走出樹林,向志願軍投降。

大度舉措令黑人連感動

斯坦福之所以決定投降,是因為之前他曾看到過志願軍優待俘虜的傳單,聽說過志願軍給美軍受傷戰俘包紮傷口,還給他們餅乾。他想,志願軍連傷員都不傷害,更不會虐待俘虜了。斯坦福明白,只有做志願軍的俘虜,才能使全連官兵保住性命,將來回國與家人團聚。但在投降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件讓黑人戰俘們膽戰心驚的意外。

黑人連走出樹林後,志願軍開始清點被俘人員,沒收其武器。由於一個美軍士兵過於緊張,槍支走火,一名志願軍戰士當場被擊倒在地。這一槍使所有的人都怔住了,一時不知怎麼辦好。黑人俘虜們更是緊張萬分。他們意識到,這一槍可能會讓他們全體毀滅。

出人意料的是,志願軍並沒有責罰他們,反而儘量穩定他們的情緒,上去與他們握手,並給傷員進行包紮。這一大度舉措贏得了黑人士兵的信任。他們感動得或熱淚盈眶,或大聲叫喊,或跪在地上拼命祈禱。一個叫莫爾的黑人士兵在之後給家人的信中這樣寫道:“也就是從這時起,我第一次認識了中國人民。中國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偉大的人民。他們確實不尋常。”

至此,此次戰鬥全部結束,人民志願軍僅以傷亡各一人的代價,採取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的方式,俘敵115人,斃傷敵人33人。當該連投降的訊息傳到美國軍方耳朵裡時,軍方高層震驚不已。3個月後,根據美軍第25師師長基恩少將的建議,經美國國防部長批准,美軍宣佈了一項改編計劃:解散黑人步兵24團。從此,美軍開始實行黑人和白人混編體制。

黑人連看見了“新世界”

被俘初期,這些黑人戰俘只毹留在前線臨時戰俘收容所。隨著前線部隊連續作戰,戰場上的俘虜越來越多,管理愈加不方便。因此,志願軍決定把這些黑入俘虜轉移到後方的碧潼戰俘營。碧潼戰俘營距離前線約500公里,再加上天寒地凍,路上還常常遭到美軍飛機不分青紅皁白的濫炸,黑人戰俘們難免恐懼與疲憊。一路上多虧負責押送的志願軍戰士的勸解與照顧,他們才平安到達碧潼。當押送的戰士要返回前線時,黑人俘虜們緊緊握著戰士們的手,一再表示感謝。

碧潼戰俘營地處鴨綠江邊,三面環水一面靠山,風景十分秀麗。警衛只在營區外與外界相通的路口設立崗哨,戰俘營裡沒有看守樓、塹壕和電網,也沒有荷槍實彈的巡邏士兵,再加上志願軍處處為黑人戰俘著想,使這裡根本不像一個關押戰俘的地方,倒像一個學校。對於C連的黑人戰俘們來說,這裡是一個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新世界”;沒有虛偽,沒有壓迫,最重要的是沒有種族隔離。他們在美國國內備受種族歧視之苦,為擺脫困境參軍來朝,卻仍擺脫不了種族歧視的夢魘。一個黑人戰俘表示:“正是在志願軍的戰俘營裡,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被當作人來看待,而不是被作為一個動物來看待。”對黑人戰俘來說,戰俘營的生活相對輕鬆,但畢竟遠離故土。他們思念家鄉,希望戰爭早日結束。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後,碧潼戰俘營的美軍戰俘陸續被遣返。由於政治上沒有歧視,黑人戰俘們心情舒暢,加上伙食良好,所以到停戰時,他們個個長胖不少,精神抖擻。在俘虜營期間,他們很多人與中國人產生了友情。黑人連副連長杜爾夫表示:“你們對我們的寬待非一般言語所能表達出來。事實使我相信你們是對的。”在遣返回國時,黑人戰俘戀戀不捨,有些人甚至決定留下來並要求到中國去。在經過多次勸說之後,他們才最終回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944o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