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中國對二戰貢獻被低估 盼俄出現中國軍人紀念碑

中國對二戰貢獻被低估 盼俄出現中國軍人紀念碑

參考訊息網5月7日報道外媒稱,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里·塔夫羅夫斯基表示,儘管俄羅斯與中國為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舉行了大規模的聯合活動,中國在二戰勝利中的作用依然被低估。

中國對二戰貢獻被低估 盼俄出現中國軍人紀念碑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6日報道,塔夫羅夫斯基認為,俄羅斯需要更多中國在二戰勝利中發揮歷史性作用的有形展示。他還認為,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附近的盟軍紀念碑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他說:“俯首山上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前面有一座二戰盟軍紀念碑。上面有美國人、法國人和英國人。那中國在哪裡?法國僅抵抗了3個星期,中國則抵抗了14年,3500萬人遇難。”

塔夫羅夫斯基認為,中國對二戰勝利貢獻的低估發生在中蘇關係冷卻的60年代。

他強調:“看一下在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中的展品,很少是有關中國的。但中國在1941年拖住了日軍,使斯大林冒險把西伯利亞的師團紛紛調往守衛莫斯科的陣線。”

他還指出,蘇聯和中國境內戰事中的重要事件在同一時間發生:“1941年12月在莫斯科取得了這場戰爭中的首次勝利,中國軍隊幾乎是在同一時刻於長沙擊退日軍。這些平行的事件具有象徵性,正是這些勝利讓日軍決定不進攻蘇聯。”

他稱:“去年中國軍隊的一支大隊參加了紅場閱兵,這讓我很高興。我希望,俄羅斯會出現中國軍人的紀念碑。”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美國“歷史新聞網”曾刊文稱,西方對二戰的歷史記述存在重大偏見。發生在西方的戰爭、東線戰爭和太平洋戰爭講得最多,而軸心國戰敗至今70年,對發生在中國的戰爭講述仍一片空白。

文章稱,西方對中國抗日戰爭缺乏興趣的可能解釋是對那場戰爭缺乏統一說法,同時還歸咎於使用中國檔案的困難。但現如今,獲得檔案容易多了,中國也出版過精心準備的歷史材料。這就涉及西方研究中國二戰的主要障礙:中文難懂。但在西方,如今漢語迅速流行,年輕人紛紛為了未來而學漢語。再過一二十年,西方書店或將擺滿有關中國在上世紀對日壯烈鬥爭的書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rddo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