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被寄予厚望的華僑司令曾生 一場最偉大的搶救

被寄予厚望的華僑司令曾生 一場最偉大的搶救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向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突襲,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美國政府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被寄予厚望的華僑司令曾生 一場最偉大的搶救

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

就在珍珠港事件的同一天,一萬五千多名日軍在海空聯合掩護下,跨過深圳河,向香港的新界和九龍半島同時發起突然襲擊,駐紮在香港的英軍進行了短暫抵抗後,於12月25日宣告投降,香港淪陷,一百六十萬香港人民陷入恐懼、飢餓和災難之中。

香港淪陷前夕,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收到一份急電,落款署名是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電文中,周恩來指示廖承志等人不惜一切代價,突破侵華日軍封鎖,冒險執行一項特殊的任務。

我們找到了當年的那封電報,就是這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電文的內容,是周恩來同志對於當時廖承志等人做出的緊急指示:“港中存款全部提出,一切疏散及幫助朋友的費用,均由你們分別負責……孫、廖兩夫人及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等,望派人幫助她(他)們離港。”

孫、廖兩夫人,分別指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女士,和廖仲愷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女士。廖承志收到電報,先是感到一份溫暖,大敵當前,黨中央沒有忘記這些,包括自己的母親何香凝女士在內的朋友。

但廖承志內心的壓力也可想而知,侵華日軍圍城多日,八路軍、新四軍主力遠隔千山萬水,他身邊能依靠的,就只有華南抗日遊擊隊了。

危急時刻,正是曾生和他的游擊隊戰友們挺身而出,奇蹟般的幫助近千位愛國民主人士、文化名流撤往大陸,這番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大營救”,被文學大家茅盾先生稱為“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被寄予厚望的華僑司令

曾生率領的廣東抗日遊擊隊,也就是後來的東江縱隊,這支隊伍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建立和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兵力最多時達到萬人,活動範圍東起海陸豐,西至廣州、清遠,南抵香港,北到韶關。

這支部隊經歷大小戰鬥1400餘次,建立了總面積6萬餘平方公里、人口450萬人的根據地,在當時與瓊崖縱隊、珠江縱隊等一批革命力量開闢了敵後抗戰的華南戰場

這位就是被廖承志寄以厚望的游擊隊司令員曾生,他是廣東惠陽縣坪山鄉人,1910年出生於當地一戶華僑家庭。

曾生穿著曾就讀於澳大利亞悉尼商業學院和廣州國立中山大學,用現在的話說,他還是個“海歸”。

幾十年前,中國人在海外被罵作“東亞病夫”,遭洋人白眼的經歷,讓曾生很早就明白了民族獨立富強,對於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意義。

1935年,學生時代的曾生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中共香港海員工委組織部部長,和水手們打交道;1938年10月,曾生遵照黨的指示,從香港帶領百餘名黨員、華僑青年回到惠陽老家組建抗日武裝,在廣東、香港等地開闢根據地,這些華僑、港澳同胞,可以說是組成東江縱隊最初的班底之一。

曾生司令員率領東江縱隊,取得成功的戰例有許多,可最值得稱道的是一個字,救命的“救”字!

虎口脫險談何容易

1941年12月8日,戰禍從天而降,香港瞬間成為一座遍地狼煙的孤島。眾多愛國民主人士和各界名流來不及撤退,性命危在旦夕。

這些進步人士、作家、藝術家,在抗戰爆發後移居香港,在這裡繼續從事抗日救亡的宣傳鼓動工作。

他們中間,有國民黨元老何香凝、柳亞子,有領導《華商報》的範長江,有《大眾生活》的編委鄒韜奮、茅盾,有領導香港中國通訊社的喬冠華。

這些文化界人士,為抗日救國奔走呼號,他們旗幟鮮明的立場,為日本法西斯和漢奸走狗所嫉恨。日軍佔領香港後,立即釋出告示,點名要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前往侵華日軍和漢奸政權處報道,否則格殺勿論。

這些名人此刻最好的選擇無疑是儘快撤回大陸,保障人身安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共中央及南方局緊急指示八路軍、新四軍駐香港辦事處和廣東抗日遊擊隊,營救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可虎口脫險談何容易!

日軍攻入香港之初,曾生司令就根據城市作戰的特點,抽調原本家住香港的武工隊員,尾隨日軍進入九龍半島,建立水陸交通線以及游擊區。

曾生從交通員那裡得到訊息,游擊隊很可能要護送民主人士、文化名人從香港轉移,他深知這一任務的份量。愛國民主人士和各界文化精英是中國共產黨值得信賴的朋友,是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安全。

曾生與幹部們開會商議,決定由政委林平親自潛入香港打前站,摸清島內的情況。

這裡是位於香港島以北、大約100公里處的廣東東莞市大嶺山鎮大王嶺村,當年,這裡就是抗日隊伍的根據地。

在這處典型的客家村落裡看不到一處兵營,但卻是侵華日軍和漢奸不敢輕易涉足的“紅區”;游擊隊司令員曾生身邊只有兩名警衛員,但是在大嶺山、陽臺山一帶,他隨時可以號令的人馬卻成百上千。

村子裡的小雜貨店,是抗日隊伍的祕密交通站,民宅裡面還藏著宣傳抗日救亡的報館,甚至村民的小教堂、祠堂都借給戰士們作為用來商討大事的會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wwwg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