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節氣 >

秋分時間 秋分節氣是什麼意思

秋分時間 秋分節氣是什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節氣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這個節氣中,我們應該格外注意好養生。養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而節氣養生更是如此。那麼肯定就有人會問,我們在秋分節氣中到底應該怎樣做到養生呢?不瞭解秋分的人還會問,秋分節氣什麼時候到來的?這些小編都來為大家解答。

秋分時間 秋分節氣是什麼意思

秋分時間

秋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秋分是哪一天呢?

日期計算:[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042,20世紀=23.822。

舉例說明:2088年秋分日期=[88×0.2422+23.042]-[88/4]=44-22=22,9月22日是秋分。

例外:194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秋分是什麼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秋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秋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秋分。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每年公曆的9月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分。

秋分,所謂“秋分”,從字面上簡單來說,就是把秋天給分開來,也就是秋分這天,就是秋季的中間點。所以這一天,全球晝夜等長,這一天,我們的睡眠狀態能達到最佳,所以很多人都能喜愛秋分這一天。同樣,秋分也會給我們帶來涼爽的氣候。

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主要有2個特點: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節氣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涼爽舒適的環境,但我們也不能光顧著享受。在這個節氣中,我們大家應該會出現一些感冒發燒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秋分氣候轉涼,晚上睡覺沒注意蓋被子而導致受涼。那麼,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應該去注意哪些呢?

秋分飲食

在飲食上特別要注意預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勝品。在秋分時節,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秋分時節進補也不可太過。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秋分生活

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哪怕比以往早10分鐘,也是進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鍊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以免受涼。

秋分運動

秋分時節,養生保健也應有講究,首要原則應順應秋季養生的節氣。秋令時節,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乾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三防:

一防受涼感冒

秋分的早晨已經有了絲寒意,在這個時候,對於一些很喜歡早晨鍛鍊的朋友來說,要注意好身體的保暖。出門鍛鍊的時候不要只穿件單衣,最好能夠帶一件外套,防止室外溫度太冷。在鍛鍊的時候,不要急著脫下衣服,那麼很容易就會被寒氣所侵。

二防運動損傷

由於天氣變冷,我們在正常情況下肌肉都會收縮。而在運動的時候,肌肉會瞬間擴張。如果我們在起床之後直接出門鍛鍊,這樣很容易因為肌肉的瞬間擴張而導致肌肉拉傷,所以我們最好能在鍛鍊之前做一些準備活動,讓肌肉慢慢擴張開來。

三防運動過度

秋分節氣雖然雖然是鍛鍊身體的好節氣,但是也要注意好運動量。因為秋分節氣人體處於內斂階段,所以我們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好這一細節,因此我們的運動量不宜過大,那樣反而會對自己的身體有損害。所以我們應該選擇運動量較小的鍛鍊專案。

收養神氣心理平靜

經過一夏的生長,萬物逐漸結出果實,步入秋天收穫的季節,世間萬物都呈現出從容安定的狀態。人的生命活動適應季節變化,與大自然保持一致,也應當收斂神氣,保持平和心態。即在精神情志方面要收斂各種嗜好、慾望,保持寧和的心境,“使志安寧”,順應秋之“容平”。秋天草葉枯落、花木凋零,一派蕭瑟,極易引發人淒涼、悲傷之感,使之產生憂鬱、焦慮、煩躁等情緒變化。這些消極情緒會加重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應該注意避免。

使神氣收斂,情志安定,就要從生活起居、運動等多方面進行調節。如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運動,積極鍛鍊身體,並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如書法、繪畫、賞花等,也可登高望遠,以開闊心胸,使內心豁達,心曠神怡,從而安定神志。

收養陰津預防秋燥

秋分以後,雨水漸少,秋燥便成為氣候主流。秋燥最易傷陰,引起口咽乾燥、咽痛咳嗽、面板乾裂、便祕等症狀,因此必須注意固護陰津,養陰防燥。所以這一時期應保持居室內的溼度,平時注意多補充水分,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一些益陰的中藥如沙蔘、麥冬、桑葉等也可以適當服用(如泡水喝),都有不錯的效果。

另外,秋燥有溫燥、涼燥之分,秋分以後天氣漸冷,因此會以涼燥為主,即在燥的症狀外還會增加受涼的表現,如畏寒怕冷、咳痰發白等。故此時亦需注意防寒保暖、固護陽氣,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適度“秋凍”,睡覺時要蓋好被褥,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要注意固護脾胃,以防寒冷刺激引發舊患。若出現咳嗽有痰,可用杏蘇散發散風寒,宣肺化痰。

收益肺氣防呼吸病

按照中醫五行五臟配屬,秋屬金,主肺,肺合鼻、皮毛。秋天涼燥之氣又最易侵犯口鼻皮毛而首先傷肺,引起口脣乾燥、乾咳甚至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所以在秋分之際也要注意保養肺氣,防範呼吸道疾病,可服用黃芪、太子參、杏仁等入肺經、補肺氣的藥物。

《素問·藏氣法時論》上說:“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在飲食調養上可以多食酸味、少食辛味,並配合以甘潤之品,以合秋收之道。因為酸可收斂肺氣,酸甘又可化陰,以滋益陰津;而辛味則會發散肺氣。故應少食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物,適當多吃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如秋梨、石榴、葡萄、柿子、甘蔗、藕、百合、銀耳、蜂蜜、乳品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但同時注意不要過補,否則會給腸胃造成負擔,以致胃腸功能失調。

陰平陽祕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祕”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

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鍛鍊,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精神調養方面也是要多多注意的,因為秋季本身便有著一股肅殺氣息,很容易就會引起我們的悲觀情緒。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培養自己的樂觀情緒,保持心態安寧。我們可以多做些運動,多走進大自然散散心,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等等。

總結:秋分節氣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這個節氣中,我們不論是在生活、飲食還是精神方面,都要做好養生細節,只有做好到了全面養生,才能夠在這個節氣中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在這個節氣中有一個健康的身心。

標籤: 秋分 節氣 時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jieqi/m1r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