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不孕不育 >

習慣性流產發生率高達5% 專家稱50%源於凝血障礙

習慣性流產發生率高達5% 專家稱50%源於凝血障礙

同樣的,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研究中也發現,病人的相關抗體(抗精子抗體、抗內膜抗體等)與正常人的抗體比例相同,因此免疫性因素並不是導致流產,甚至不是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病人都被過度診斷了。

習慣性流產發生率高達5% 專家稱50%源於凝血障礙

什麼是習慣性流產

相關專家表示說,對習慣性流產的解釋,我們更傾向於美國的定義,即連續兩次20周以前的胎兒流失就要進行習慣性流產的檢查了。

現如今,習慣性流產的發生比率很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可能和現代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工作壓力大、缺少運動以及吸菸喝酒等有關,而以上的因素都會對精子、卵子和子宮內膜造成傷害,從而引起習慣性流產。據統計,現在由於精子質量下降導致的習慣性流產已經越來越常見,更糟的是,這種情況非常難治療。

專家解析:凝血障礙才是導致習慣性流產的主因

從臨床病症分析,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常見原因主要有三大類:其一,解剖性原因。比如子宮形態發生了改變,如單角子宮、子宮中隔、雙子宮。但這種情況發生並不多,佔到7%左右。

其二,免疫性原因。即抗精抗體、內膜抗體等佔10%左右。

其三,凝血障礙。這是臨床上見到最多的病因,幾乎佔到50%的比例。專家說,這是目前被大多數醫院忽視的病因,甚至很多生殖中心並沒有開展這方面的檢查。

那麼,到底什麼是凝血障礙呢?專家解釋說,在習慣性流產患者中的表現是血小板聚集、粘附能力特別強以及凝血功能亢進。由於胚胎和母體有營養交換,營養物質、氧氣等會通過小血管滲入胎兒體內,一旦母體處於高凝狀態,這些小血管內血流緩慢甚至阻塞,從而導致胚胎絨毛和胎兒缺氧缺血而死。

令人吃驚的是,年輕人的凝血障礙除了不斷流產外並不會有其他的表現,而且凝血功能檢查也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專家表示說,做這個檢查應在病人黃體期,即估算胚胎著床的時期進行抽血,因為凝血功能障礙與女性性激素週期性波動有緊密的關聯,此時女性的雌孕激素都相對達到高峰,如果病人不在這個時間段做檢查,則很難找出原因。

免疫治療已被一些國家和地區終止

既然免疫性原因並不是習慣性流產的主因,那為什麼有一部分患者通過免疫治療的確也成功懷孕,並且順利生育了寶寶呢?對此,專家分析說,這是因為免疫治療的生物製劑中含有肝素成分,肝素可以直接調整凝血功能,注射四次免疫藥物相當於進行1個月的抗凝治療,因此凝血功能異常的習慣性流產病人,歪打正著,通過免疫治療也被治癒,但這並不是免疫治療的功勞,而是肝素起了作用!

通過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免疫治療效果有限,並不能改善大多數患者的病情,而且還延長了病人等待的時間、增加了治療費用。專家說,免疫治療通常需要數月甚至半年的時間,一些“準生育高齡”( 35歲)的女性在經過多次免疫治療後已經接近40歲,那時懷孕更加不容易。

而凝血障礙導致的習慣性流產病人,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以一個月為複查週期,一般三個月就可恢復,這大大縮短了病人的等待週期、減輕了治療負擔。同時,抗凝治療的成功率接近九成,保胎率達到了92%以上。

據悉,在2001年美國已終止免疫治療,目前英國、澳大利亞、香港也已終止免疫治療,日本也即將禁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buyun/8oy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