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幼兒教育 >

7招遠端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靈

7招遠端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靈

現實中有各種因素,讓我們難以按照最理想的方式養育自己的孩子。例如,我們只能和孩子維持一種遠端的關係——孩子送回老家,由我們的父母教育撫養。而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相繼出現——我們與孩子的問題,我們與我們父母的問題。彷彿一個三明治,我們夾在孩子與老人中間,感覺力不從心,甚至腹背受敵。

7招遠端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靈

●“因為工作和經濟的原因,孩子出生幾個月後被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奶奶家撫養,每年只有長假時,我們才能和孩子團聚,平時就是靠電話維繫。終於盼到孩子長到可以上幼稚園的年齡,把他接了回來。但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孩子跟我們一點兒都不親,每晚睡覺的時候總要大哭一場:我要找奶奶。直哭到筋疲力盡。我和老公也被搞得心力憔悴,心疼、心酸又心痛。”

●“我的工作很忙,孩子被送到姥姥家照看,一年只能見上幾面。我很擔心她的成長,一是怕我父母太嬌縱孩子,二是怕他們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傳給她。比如我父母不擅言詞,比較內向,現在我發現孩子也不愛說話,而且滿口方言;我母親吃飯比較快,而孩子吃飯也狼吞虎嚥,很沒吃相。我也跟他們說過幾次,每次他們都是把這句話甩給我:“嫌我們教育不好,你自己來啊?”

●“兒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因為我們都在留學,就把他送回國內撫養。臨走的時候,不忍心當著面離開孩子,就在他睡覺時偷偷走了。當時,我把一個小枕頭放在他身邊,他醒來後發現我們不在,就成天抱著那個枕頭。後來我們把孩子又接回身邊,他還是成天拿著那個枕頭,多髒都不肯讓人拿走。”

這樣的“遠端親子”關係越來越普遍,而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擔憂也越來越突出,我們要和孩子保持親近,還要和照看孩子的家人保持高效溝通。

要在遠端狀態拉近和孩子的關係,維持一種比較安全、穩定的依戀關係,需要有更多的溝通方式才能更好地面對:

1、降低期望,有備

一旦決定孩子會長時間不在自己身邊,我們需要做出相應的心理準備,就是以後孩子的成長中,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這樣,如果出現了問題,不必苛責孩子,也不必過於內疚自責。降低期望值,心理落差自然會小一些。

同時,有了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的預期,我們可以多做一些“功課”,比如閱讀一些關於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成長規律的書籍,上一些親子課程,提高自己和孩子溝通的水平。

2、高質量的相處時間

我們提倡伴侶之間要有Quality Time,即高質量的相處時間,親子之間也同樣需要。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遊戲時最快樂,也是成長的最佳時機。陪伴孩子玩,不是要讓孩子一定要按照某種方式玩,實現某種教育目的,而是享受當下的一刻。父母親可以做孩子的玩伴,按照他需要的方式和他配合,可以邊玩邊和他談論他正在做的事情,讓孩子感受到你在關注他。如果每次見面都能關掉手機,專注地花40分鐘陪伴孩子玩,你對孩子的性格、能力、內心世界的瞭解會大大豐富,這是親子之間的理解良機,也是培養感情最好的方式。

此外,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需要豐富對孩子愛的表達。其中不可缺少的是身體的接觸。用語言、非語言的方式對孩子表達你的愛,可以讓相處時間的質量更高。

What 依戀關係

在孩子小的時候,生命中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和他的主要照看者——通常是母親形成一種親密、穩定的關係,這種關係在心理學中叫做依戀關係(Attachment)。這種依戀關係不僅在童年期影響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更對成年之後的人際交往,尤其是親密關係——即婚戀關係有重要的影響。

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小的時候最好不要和父母分開,尤其是在兩三歲以前。孩子主要照看者的更換不利於孩子形成穩定的依戀關係。這種情感上的缺失往往是以後難以彌補的。所以,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前,父母們最好三思,謹慎決定。

3、遠端聯絡,讓自己留在孩子的生活

好在科學昌明,電腦上安個攝像頭就可以進行遠端對話。在遠端溝通上,形成某種規律對於維持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很重要。即使是對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不記事就可以忽略。這種聯絡時間可以是每天、每兩天、每週的固定時間,讓孩子可以預期。除了固定時間的聯絡,如果有一些特別情況,比如孩子得了獎,或者遇到傷心事,可以臨時增加次數。這樣即使是遠端,父母也可以跟上孩子的成長步伐,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持續的關懷。

在孩子的房間,放置父母的照片,父母和孩子的合影,經常為孩子播放一些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視訊,有助於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自己生活中的存在。

4、讓孩子有自己的依戀物

很多孩子會有自己的依戀物,通常是一些軟軟的東西,比如小毯子、小被子、枕頭、玩具熊等。這是很正常的,是孩子從依戀母親到完全獨立之間的過渡。有的學者認為依戀物對孩子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如果孩子沒有依戀物沒有關係,如果有了也不必焦慮,更不要強行奪走、戒斷。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比如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或者陪伴時間不夠,可能會對依戀物的依賴程度特別強。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依戀物。當孩子有了更穩定的安全感,心智更成熟了,對依戀物的聯絡自然會減弱。

5、不要突然離開

儘管當著孩子的面離開孩子是很痛苦的,但不管孩子多小,如果要離開,要當面離開,對他解釋,和他告別。這樣孩子雖然難過,但知道你要走了。如果每次都是在他不知道的時候離開,他會完全無法預期和把握,這樣不可預料地玩消失對孩子更有傷害性,會讓孩子更沒有安全感。

父母往往會希望孩子一旦回到自己身邊,就連人帶心一起回來,甚至會有些嫉妒孩子和替代照看者之間深厚的感情。替代照看者往往是老人,有一些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生活方式,因此更容易產生問題。

在孩子的心中,替代照看者名稱也許是奶奶、姥姥或阿姨,但在心理意義上,這個人就是代理的“母親”。強行切斷這種聯絡會傷害孩子。反之,如果孩子可以和代理母親維持一種穩定的關係,這種穩定的感情會遷移到和身邊父母的關係中。

如果想讓孩子接受不同照看者之間的差異,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否定他之前已經習慣的方式,可以慢慢給孩子解釋:比如外婆家那邊吃飯是這樣的習慣,這裡是不同的,就好像家裡和幼兒園不同一樣。孩子的心目中需要有權威。如果權威之間出現割裂,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混亂了,就沒有標準了。

6、不要過度補償

由於不能和孩子每天相處,我們往往會有一種內疚感。會通過給孩子買很多東西,或者放鬆對孩子的管教來進行補償。在我們探望孩子,或者孩子剛剛回到我們身邊的時候,由於沒有穩定的關係,可以適當地對孩子寬鬆一些。但在重要的原則問題上,或者當孩子已經回到父母身邊比較長的時間後,還是要按照正常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過度補償。過度補償其實只是為了減輕父母自己的內疚感,對孩子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How把要求傳達給父母,越具體越好

儘量把你的具體要求告訴老人,例如每週認幾個字,會背幾個英文單詞等。切忌只“傳達”給老人你的教育理念和指導綱要!他們因為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以及自己的人生經驗與你的是如此不同,如果你期待他們能夠領會並切實貫徹,那是緣木求魚,失望在所難免。

我們與父母在如何“帶”孩子上存在著不同意見,說他們呢,不忍也不該;不說他們呢,又放不下。結果,或者是你與父母發生衝突,或者是你自己心裡滿是衝突,或者兩種情況都有,總之很糾結。

而遇到衝突,我們常常有以下幾種反應——誇大衝突。姥姥愛給孩子多穿衣,你就會聯想到:這樣容易出汗,容易著涼,因此就影響身體素質,這姥姥!已經跟她說過好多次了,怎麼還這樣?還有的時候,我們否認衝突:算了吧,父母是一片善心,還那麼辛苦,以後,自己多留心點兒好了。我們還會轉移衝突:本來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滿,隱忍了半天,終於在其它問題上爆發了。這幾種應對方式都是弊大於利。別沮喪,下面的6個方法能幫我們在短時間內能改變自己與父母的溝通模式,一旦自己有了變化,父母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改變一:尋找集中專門的溝通時間

把平時注意到的問題積攢起來,找時間專門與父母溝通,而不是即時反對,導致屢說屢犯,屢犯屢說。這樣能減少自己平時的焦慮,也減少平時與父母的小摩擦,用術語來講,就是減少微笑精神創傷。

改變二:談話時不要帶著情緒

當我們帶著情緒表達時,我們對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容易被他們從情感上解釋為對他們的指責和懷疑,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我們一跟父母提意見或說“不”他們就會生氣的原因。當我們說“不”的時候,自己也一定是帶著情緒的,無論是怕,是惱,還是怨。因此,在與父母交流時,一定要先做好情感的鋪墊,對他們的幫忙表達感謝和認可。有了情感的交流,再把想提的意見說出來,相信他們就算聽不進去,但至少會先聽一下。

改變三:要尊重父母有不同意見的權利

任何一個人對同一件事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仔細想一想,我們是否有些太自以為是了?如果不是大是大非或生死攸關的問題,我們對不同的解決方案一定要抱持開放的態度,父母與自己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對目標的實現有不同的看法。你有你的結論和推理過程,父母也有,不能預設為我的是對的,他們的是錯的,或者不科學的,不衛生的,不先進的等等。

即交流的目的是大家達成一致,無論這個“一致”是我的意見,他們的意見,還是折中的意見。只有這樣,無論父母還是你,都會積極主動地去執行,而不是“說了也白說”或者“頂風作案”。

改變五:反思你與父母的關係

如果你意識到與父母的關係其實是從小就沒有好過,你以為自己已經忘了,或者寬容了,釋懷了,但是帶孩子的問題又把過去的老問題勾引了出來,那麼,建議你可能需要好好反思,甚至可能需要找專家幫助。如果你與自己的父母不能釐清關係,互相“和諧”對待,那意味著你尚不能很好地對待和接納自己,因此,你也不可能很好地對待你自己的孩子。這裡沒有誰對誰錯的評判,而是你自己從情感上與父母脫離、獨立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什麼溝通技巧了,育兒指南了,都幫不上你的忙。

改變六:最大、最根本的改變,是自己態度的改變

你是否有些過於焦慮了?是否有些反應過度?孩子的成長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他會逐漸遇到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各種不同的對待,在“家庭”這個小社會中他受到父母、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不同的要求和對待,對於孩子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

你是在盡力地讓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和撫養,但在孩子眼中,他得到的資訊可能是:未來是可怕的,很令人擔憂的;處理事情只有一種辦法;自己有了主意後要讓別人聽自己的;與長輩的關係是不好處理的,或者躲避,或者爆發;人們各自為政,是無法協商交流的;人們不容易互相接納,即便都是親人等等。因此,與其擔憂父母“帶”孩子會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或結果,不如教會孩子如何去應對不同的關係,如何去接納不同的人,如何去認識和區分不同的關係。這樣,不是隻給孩子提供魚,而是教給他打漁的方法,而且是不同的打漁的方法。

why緩解自己的教育焦慮

說到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常常只考慮到孩子的智力發展,讀書識字,忽略了只有父母才能給予孩子的情感教育:與不同的人應該如何交流,不同的情緒該怎樣表達,怎樣識別他人的好意等等。這一部分,靠說教是教不會的,孩子自然會體察得到,通過“模仿”習得。無論孩子在不在身邊,我們自己對“教育”的焦慮要首先解決。

標籤: 遠端 心靈 走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jiaoyu/244w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