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名人養生 >

用法得當延年 紀曉嵐的樂活人生

用法得當延年 紀曉嵐的樂活人生

紀曉嵐的樂活人生

用法得當延年 紀曉嵐的樂活人生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熱播,大學士紀曉嵐的滿腹經綸,才換橫溢,同時生活中亦時風趣儒雅,在清代被公認為文壇泰斗,學界領袖,一代文學宗師。紀曉嵐煙癮極大,劇中菸袋從不離手,八十三歲高齡的他,他的養生之道是什麼呢?

滋補方劑強身健體

清朝的菸民一般都用水菸袋,但吸菸成癮、煙癮奇大的紀曉嵐嫌容量太小,使用起來麻煩,便用旱菸袋,煙鍋是特製的,可容三四兩煙,據說那麼大的煙鍋在全京城乃至全國也找不出第二支,所以被人們稱為“紀大煙袋”。

紀曉嵐不僅嗜煙,而且嗜肉、好女色,這些都與健康的生活習慣相悖。清人的一些筆記野史中對此多有記載—一小橫香室主人在《清朝野史大觀》卷三中說: “公(指紀曉嵐)平生不食谷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採蘅之的《蟲鳴漫錄》卷二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生,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昭在《嘯亭雜錄》卷十中也說:“(公)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紀曉嵐自知平時抽菸、喝酒再加上經常熬夜,偶爾還要出去快活下,如果沒有很好的保養和滋補身體肯定會拖垮。因此平時就非常注意蒐集養生藥方,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就記載了大量的民間祕方,一次因緣際會下,紀曉嵐向京城一老名醫求得一劑莽生滋補方:用上好黃酒500毫升、阿膠200克、紅糖50克、黑芝麻50克,再加入切碎的去核紅棗、核桃仁各20粒,慢火燉化,續蒸成膏,早晚取一大勺服用。

老名醫說這款膏方對體弱頭暈、腰痠怕冷、陰虛耳鳴和腎虧等症有特效。對此,服食後身體一日壯過一日的紀曉嵐自是深有體會,他八十高壽時還能好色不衰的情況,估計這款膏方也是功不可沒。

幽默豁達舒心

如此差的生活方式,紀曉嵐居然還能以83歲高齡壽終正寢,在清朝中期,的確是當之無愧的壽星,即便是在今天,也堪稱高壽之人。一方面與其先天身體素質有關,另一方面與其豁達、詼諧的性格也大有關係。

紀曉嵐十分幽默,常能語驚四座,被戲弄之人捧腹噴飯之後,仍不得不為其機智和才華口服心折。紀曉嵐愛笑,常常是別人未見有什麼可笑之事,他卻能笑得不亦樂乎,非得家人提醒甚至阻止才能停,往往弄得他的家人和客人很尷尬。

灑脫且不拘小節的紀曉嵐趣事極多,頭腦又靈活機智,善於處理生活中不利己“細節”。近代杭州人徐珂在《清稗類鈔》中,有《紀昀妙對乾隆》一文:紀昀體態肥胖,特別怕熱,每到夏天,常汗流浹背,衣衫都溼透了,每次去南書房值班,總要赤搏納涼。乾隆聽說後,就打算設法戲弄他一番。

一天,紀曉嵐與幾位同僚又在書房裡赤膊談笑。忽然間,乾隆走出內宮,直朝書房而來,來不及穿衣的紀曉嵐情急之了便趴躲在乾隆座位後邊,一動也不敢動。乾隆坐了一個時辰,亦不說話。那天署伏酷熱,直熱得紀曉嵐大汗淋漓,實在熬不住了,便伸出頭來向外窺探,問同僚們: “老頭子走了嗎?”乾隆聽了不覺悶笑,同僚們亦忍俊不禁。乾隆終於發話:“紀昀,你好無札,怎講出這般輕薄的活!為何叫我“‘老頭子’?如果你解釋得體,就饒恕你,否則就砍你的腦袋!”紀曉嵐說:“我沒穿衣服。”乾隆就吩咐太監幫他把官服穿好後,再一次用嚴厲的口氣問:‘老頭子’三字,到底怎麼解釋!”紀昀不慌不忙地脫下頂戴,磕過頭,解釋道:“陛下萬壽無疆,這就叫做‘老’;您頂天立地,至高無上,這就叫做‘頭’;天與地是皇上的父母,故而叫‘子’。”這一番巧妙的恭維答對,說得乾隆哈哈大笑,不再與他計較。

此類趣事佳話不勝列舉,我們常說豁達樂觀、幽默風趣是積極而鍵康的品質,是長生不老藥,擁有這種品性可使人思想常新,精神愉悅,胸襟開闊,很少計較個人得失,讓身心一直保持在健康狀態,長壽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用法得當延年

看似不養生的紀曉嵐其實對養生很有心得,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中記有一段故事,透露出了他的養生觀點。

一個名叫馮巨源的教育官員,在山中遇到一位相傳是生於元代的老人,他便向老者求教養生之道。

老翁說:養生如果像按照棋譜中規定的步子下棋,必然失敗。也好比照搬中醫方劑書中的方子治病,病一定治不好。必須因人而異,辨證施洽,不能生搬硬套。對於學習各種養生之道也是如此。如練習吐納、導引。要有緩急先後,如果稍一失調,要麼結為癰疽(毒瘡),要麼氣血停滯,發生肌肉痙攣。

馮又問服食藥餌來延年的方法如何?老翁回答說:方士所服食的藥餌,只不過是草、木、金、石,草木不能永遠不朽,金石也會被大自然風化、鏽蝕。這些東西尚不能永保不滅,而想憑藉它們的“餘氣”(藥力)怎麼會獲得長生不老坭?

馮又問神仙真的不死嗎?回答說:神仙可能不死,但隨時又可能死亡。有生必有死,這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則。煉氣存神,都是想方設法對抗自然的。煉得好也許能達到氣聚神亦聚的目的。但是,一旦疏忽大意則氣消神也消,氣和神都沒了,死亡當然就發生了。

這位我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紀曉嵐,歷經兩朝,位屆高官,他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價值觀,他以“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為處世之道,他待人隨和,處事妙趣橫生……細細想來,他的養生之道對於我們普通人更有借鑑意義,因為迫於種種原因,我們不大可能衣食住行都合乎長壽之道,假如說僅僅因為有一兩條生活方式跟長壽之道相悖,便自暴自棄,將養生之道棄之不顧,最終只能因小失大,貽害無窮。

結語:注意養生,還是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不可因為自己已經有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就放棄養生。(文章原載於《養生雜誌 》,刊號:2012.05,作者:楊楊,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mingren/yw3m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