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休閒 >世界之最 >

“鬍子”最多的蛙 髭蟾上頜邊緣有8至11枚黑色角質刺

“鬍子”最多的蛙 髭蟾上頜邊緣有8至11枚黑色角質刺

鬍子”最多的蛙是什麼蛙?髭蟾(學名:Vibrissaphora)為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動物統稱。髭蟾為中國特有屬,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髭蟾成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後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面面板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稜;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稜;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鬍子”最多的蛙等相關內容。

“鬍子”最多的蛙 髭蟾上頜邊緣有8至11枚黑色角質刺

“鬍子”最多的蛙

長“鬍子”的蛙已經夠特殊的了,何況“鬍子”最多!然而世界上還真有長“鬍子”的蛙,在中國就大量分佈著許多種這樣奇怪的小動物,那麼到底是哪種蛙的鬍子最多呢?其實,這種長在蛙頜上的“鬍子”是蛙的蛙角質,奇怪的是它們長在了雄蛙上頜,看上去就像是蛙的“鬍子”。長有這種奇怪的“鬍子”的蛙叫“髭蟾”,現共有5個物種,它們都長有“鬍子”,不過鬍子的多少卻是大有區別的,有的是1根,有的是2根,10多根的也有,其中“鬍子”最多的是發現於中國雲南地區的一種“髭蟾”,它的上頜密密麻麻地長了兩排“鬍子”,看上去和人的鬍子沒什麼兩樣,它被認為是世界上“鬍子”最多的蛙。髭蟾(學名:Vibrissaphoraliui)又稱中國角怪、鬍子蛙、崇安髭蟾、坑鵝、雷公角怪,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兩棲動物。髭蟾屬於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與其他蟾科動物相比,髭蟾的蝌蚪期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所以髭蟾為世界級的珍稀動物。雄性髭蟾每年發情期時,上頜邊緣都會長出8至11枚黑色角質刺,此乃中國角怪的名稱由來,也被稱為“世界上長有最多鬍子的蛙”。

“鬍子”最多的蛙 髭蟾上頜邊緣有8至11枚黑色角質刺 第2張

外形特徵

蝌蚪大而粗壯,全長可達100毫米以上。後背與尾基交界處一般均有醒目淺色的Y字形斑。髭蟾的蝌蚪期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蝌蚪需越冬兩次,約3年才變態為幼蟾。雄性髭蟾每年發情期時,上頜邊緣都會長出角質刺。

髭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後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面面板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稜;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稜;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淺色斑,長可達10釐米。身體背﹑面均呈藍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藍綠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頜邊緣有黑色角質刺,雌蟾上頜邊緣有米色小點。頭部扁寬,前肢長於後肢,趾間有蹼。

雄蟾上脣緣的角質刺在繁殖期後脫落,僅基部有突起的軟組織,以後再角化成刺,每年週期性更替;雌蟾相應部位有橘紅色或米色點。

生活習性

成蟾

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白晝隱匿在石隙、土洞、雜草或樹根下。夜出覓食,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

蝌蚪

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晝伏夜出。經1~2年才能完成變態。

生長繁殖

平時髭蟾不會輕易露面。到了求偶時節,夜晚時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澗中鳴叫。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數兩棲動物早已進入冬眠,髭蟾此習性相當奇特)。在山溪內才抱對、產卵,卵灰白色,卵徑約3.5毫米,卵群呈團狀或圓環狀,卵群在水中飄蕩,最後卵粘附於水中石塊上,卵群含卵量多為200-500粒。約半個月的產卵期過後則銷聲匿跡。

“鬍子”最多的蛙 髭蟾上頜邊緣有8至11枚黑色角質刺 第3張

髭蟾受精卵約經一個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緩流處或回水蕩內,全長可達91毫米,其中頭部和身體約長31毫米。蝌蚪背面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體尾交界處有淺色的“Y”形斑。蝌蚪晝伏夜出,白天隱蔽在石縫內,夜晚以苔蘚、藻類為食,蝌蚪需越冬兩次,約3年才變態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

標籤: 上頜 角質 鬍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xiuxian/shijie/0k4e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