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生命在於運動 還是在於靜養

生命在於運動 還是在於靜養

現在城市的生活不但擁擠、節奏又快、加上環境的汙染、工作的壓力等,每個人都忙得沒機會、也沒時間運動,導致越來越多人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許多的疾病也不請自來。根據衛生部去年的全國健康調查顯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和超重的人都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半的高血壓患者以及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檢查前都不曉得本身患病。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現代人因為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又加上有偏重飲食而疏於運動的趨向,因而百病叢生。

生命在於運動 還是在於靜養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先生在1996年7月倡導“生命在於運動”的計劃,鼓勵所有國人至少要參與一項體育活動,以保持身體的健康。調查顯示,經常運動者從1992年的13.6% 增加到1998年的16.8%,由此可見,運動對於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 肉體生命的健康固然重要,心靈生命的健康更是不能忽視。保羅曾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靈性的鍛鍊,凡事都有益處。”有生命的人是向人而活的人,這生命必須要常常運動才能健壯。“愛心愛人”是最不可缺乏的一個專案,透過愛的運動,就會因著這行動而顯出豐盛生命的品質。以愛為基礎,按著各人生命的光景,繼續在每天的生活中運動--肢體的相交……等等,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健壯的心靈生命。健康應該比財富更重要,有健康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美好的未來,最悲哀的就是整天長吁短嘆身體不好、怨天尤人、未老先衰,肉身的生命是如此、心靈的生命更是如此。

生命在於運動,過度運動有害健康。因為各人的體質不同,所以運動的方式、運動量也各不相同,應該根據自身的體質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這才是最重要的。除了適當的運動之外,還需要靜養相結合。靜養,首先,在精神方面,應思想清淨,暢達情志,保持樂觀的心態,使精氣神內守而不失散,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可以經常聽聽音樂,會會朋友或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來調節情緒。其次,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必定要到天亮才起床,以養陽氣。特別是老人與小孩,出門要新增衣服,夜間注意新增衣被,但也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流感等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面,可以時常晒晒太陽,尤其是老人及小孩,中醫認為晒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故晒太陽更有助於人體陰陽氣的調和暢達。

另外,運動方面也應注意適當調整,養生宜靜養,故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避免擾動陽氣。可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如廣播體操、太極拳、八段錦、散步、慢跑等。同時也可選擇導引,如《遵生八箋》坐功,具體方法:每日清晨,雙腿盤膝正坐,左手用力按住膝蓋,右手挽住左肘向右方用力拉動,接著換右手按膝,左手挽肘向左方用力拉動。反覆各做三至五次,然後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在飲食方面,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孫思邈《修養法》中雲:宜減辛苦,以養腎氣。此時可以多吃羊肉、牛肉、雞肉、腰果、枸杞、山藥、栗子、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同時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如黨蔘枸杞粥、益智仁粥、香菇枸杞牛肉煲、杜仲牛膝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黃金分割律”就是0.618法。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618在養生中也起重要作用。注意了這些黃金分割點,對養生健體大有好處。

動靜:從辯證觀點看,動和靜是一個0.618比例關係,大致四分動六分靜才是較佳養生之法。

飲食:醫學專家分析後還發現,飯吃六七成飽的人幾乎不生胃病;攝入的飲食以六分粗糧、四分精食為適宜。

環境:人為什麼在環境溫度為22℃~24℃時感覺最舒適?因為人的正常體溫37℃與0.618的乘積為22.8℃,在這一環境溫度中,機體的新陳代謝、生理節奏和生理功能均處於最佳狀態。

婚配:從黃金分割律看,結婚的最佳季節是一年12個月的0.618處,約在7月底至8月底。醫學研究已表明,秋季是人的性慾與免疫力最佳的黃金季節。因為7月至8月時人體血液中淋巴細胞最多,能生成大量的抵抗各種微生物的淋巴因子,此時人的免疫力強,較少得病。

許多老年人願意以靜養方式度過晚年生活,他們認為靜養不但能使身體保持健康,還能延緩衰老。於是不少老年人喜歡獨處,喜歡臥床休息,喜歡閉門不出。其實,靜養並不等於靜止不動,如果堅持靜止不動,反而減緩了新陳代謝,削弱內臟器官的運轉功能,無益於祛病延年。

靜養確實能減少能量消耗,使血壓下降,心動趨緩。然而,北京朝陽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趙鐵良卻告誡老年人,所謂“靜”應該理解為“養心”。中醫強調“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其意就是強調“養心”,而不是飽食終日,坐著不動,無所事事。相反,要以動養身,以靜養神,動靜結合,才能達到健身養心的目的。特別是老年人,靜養並不意味著終日生活在安靜的環境中;更不是吃完飯就急著上床睡覺,或是窩在沙發裡不動,而是要適當出去走走,多活動,以免飯後血液全集中於胃腸道,而造成腦部缺氧,同時多活動還能促進胃腸道的消化吸收。但心功能不全者除外,患有此類疾病的老年人要以靜養為主,避免過多活動。任何人如不做運動,器官組織都會衰退,抗病能力減弱。如何做到動靜結合,達到以動養身的效果呢?關鍵在於把握“度”,老年人不可不動,也不能運動過量。有資料表明,習慣於靜養者在劇烈活動期間或之後短時間內,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會增加100倍,比每星期鍛鍊5次,或5次以上者幾乎高出近50倍,而這個度的把握要以老年人自己的感受為主。

因此,老年人要適當進行一些運動。比如在家弄弄花草、打掃打掃房間、搬花盆、換魚缸水等活動,均能促進血液迴圈和細胞代謝。特別是深受老年人喜愛的垂釣,就充分體現了靜養的真正理念。正所謂“湖邊垂釣勝藥補,養心養性病邪除”。這是因為垂釣需要心情平靜、環境寧靜,即以靜養神;釣魚時要下鉤、走動,則充分體現了動靜結合。

標籤: 靜養 生命 運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36lv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