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科學養生點滴做起

科學養生點滴做起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因為不健康的飲食、不良的生活習慣、巨大的生活壓力而造成了很多現代疾病和亞健康的出現,而如何預防這些情況的出現才是現代醫學的重點,也就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體現,而科學的養生就是要把正確的養生的理念落實於生活的點滴,持之以恆,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科學養生點滴做起

適四時

“人與天地相應。”(《靈樞邪客》)人的生命活動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進行的,人體自身具有與自然變化規律基本上相適應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規律,主動地採取各種養生措施適應其變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即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種“順時攝養”的原則,就是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節律進行養生,從而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界變化的週期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根據四時氣候的特點,人們總結出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五臟調養法,也是順應四時自然規律的具體體現。

調情志

人要健康長壽情志調暢是一個重要條件。陶弘景在《養生延壽錄》中提出:“養性之道,莫大憂愁大哀思,此所謂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過激、過久的情志刺激,在超越人的心理調節範圍時就會生病,正如《黃帝內經》裡所說“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以及中醫的“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恐傷腎,思傷脾。”的理論都充分反映了不良的情緒對身體的影響。心理調節能力,與人的“志意和”密切相關。亦即《靈樞本髒》所說的:“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具體言之,“志意和”就是要求人們能通過養生活動善於自我心理調攝,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懷要寬闊,情緒宜樂觀。要淡泊寧靜,知足常樂,把人生憂喜、榮辱、勞苦、得失視為過眼雲煙,保持精神內守,人則長壽。另外,平日增加各種有益心身健康的興趣,尋找精神寄託,這樣對預防情志過度,保證髒俯安泰,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節飲食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而機體對於營養物質的需求則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種豐富營養的飲食物可以促進機體的生長髮育,可以推遲衰老的發生,可以減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種疾病,因而,要求食養中膳食的調配要儘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補,即平衡膳食的原則。例如:《素問藏氣法時論篇》記述的“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已經包涵著在食養中飲食調配要求營養全面、合理的認識。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內經》對飲食不節的危害,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簡少”,“常宜溫食”,“常宜輕清甜淡之物”等常識外,還對飲食方法、飲食衛生重筆描寫,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語”,“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勿飲濁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這對避免損傷脾胃以及祛病延年都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常運動

人是有機的整體,常運動會使精力充沛,身體健壯。不僅可以促進氣血的流暢,使人體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臟腑功能健旺,增強體質,還能以“動”濟“靜”,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早在漢代,華佗就倡導鍛鍊強身以防病。他指出:“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孫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但勿多極”,提醒人們經常活動筋骨以祛病延年。

標籤: 點滴 養生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6x8y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