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香港肺癌名醫張文龍教授分享EGFR突變肺癌耐藥後治療新選擇

香港肺癌名醫張文龍教授分享EGFR突變肺癌耐藥後治療新選擇

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組織學亞型之一,在80%以上的腺癌病例中發現了可能導致早期癌變的驅動基因突變,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香港肺癌名醫張文龍醫生表示,與EGFR突變陰性的患者相比,EGFR突變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EGFR靶向藥物的反應更好。

香港肺癌名醫張文龍教授分享EGFR突變肺癌耐藥後治療新選擇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它通常幫助細胞生長和分裂。有時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有太多的表皮生長因子,這使它們生長得更快。被稱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的靶向藥物可以阻斷來自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訊號,讓細胞生長。

香港肺癌名醫張文龍醫生進一步解釋,對於晚期EGFR基因突變非小細胞肺癌,EGFR靶向藥物經常被用作首選治療方式,這些藥物大多是單獨使用,部分藥物還可以與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聯合使用。此外,對於較早階段的非小細胞肺癌,EGFR靶向藥物也可以作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

近年來,也有不少關於EGFR靶向藥物耐藥後續治療方案選擇的研究,比如I期JVDL試驗的最終分析,提到VEGFR2導向的抗體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加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奧西替尼的聯合治療對一些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能是積極和安全的。該研究試圖確定加用雷莫蘆單抗是否可以提高奧西替尼的臨床活性,而奧西替尼的抗性是普遍存在的。

該研究包括25名EGFRT790M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他們在接受EGFR靶向治療後出現疾病進展,但沒有接觸過第三代藥物。所有參與者每天接受口服奧西替尼,每兩週接受靜脈注射雷莫蘆單抗,直到疾病進展或治療中止。在25個月的中位隨訪中,有5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

客觀反應率為76%,中位反應時間為13.4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1個月。有或沒有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患者都有治療效果(客觀反應率分別為60%和87%,無進展生存期為10.9和14.7個月)。與治療中失去T790M不同,治療中失去EGFR第19號外顯子缺失或L858R突變似乎與無進展生存期的延長有關。

香港肺癌名醫張文龍醫生表示,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也可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這種藥物是一種單克隆抗體,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蛋白質)。它有助於阻止新血管的形成。這些研究結果以及最近關於雷莫蘆單抗加厄洛替尼對未經治療的EGFR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益處的報告,表明EGFR和VEGFR途徑的雙重靶向治療可能是一種有希望的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新治療戰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degn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