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痛風的中醫治療

痛風的中醫治療

痛風的中醫治療有很長的歷史,所欲“痺症”的範圍,這種急性關節炎的發作過程表現為嚴重的痺痛,疼痛感難以忍受,腎虛水溼是痛風疾病的根源,現如今很多中藥材通過煮沸做成中藥湯能夠起到很好的治療痛風的效果,有效的減輕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是醫學上的進步。

痛風的中醫治療

痛風是屬於中醫“痺證”等範疇,而過多的尿酸則屬“溼濁”。由於脾腎功能失調,脾失健運,致使溼濁內生;腎分清泌濁的功能失調,則溼濁排洩障礙。此時若又酗酒暴食、勞倦過度等,則促使溼濁流注於關節、肌肉,造成氣血執行不暢而形成痺痛,也就是痛風關節炎。如溼濁之邪進一步傷於腎則可導致腎損害,就是痛風性腎病甚至慢性腎衰。

根據不同的徵候特點分為溼熱痺阻證、瘀血痺阻證、腎虛溼熱證、腎虛石淋證、陰陽兩虛證等證型。

痛風以急性關節炎發作期為主要表現時多屬於溼熱痺阻證,慢性期多為瘀血痺阻證; 以尿路感染為主要表現時,多為腎虛溼熱證;以尿路結石為主要表現時,屬腎虛石淋證; 病情發展至痛風性腎病或腎功能衰竭,多屬於腎虛水溼證或腎之陰陽兩虛證等。

三妙湯、石葦散、身痛逐瘀湯、知柏八味湯、六味地黃湯、腎氣丸等是常用的處方。 若關節僵硬、畸形,可加活血化瘀通絡之藥,如蜈蚣、烏梢蛇、穿山甲、桃仁、紅花、絡石藤、寬筋藤、雞血藤等。

痛風結節潰破加法半夏、貓爪草、穿破石、海藻、山慈菇等祛痰軟堅,散結通絡之品。 若單純血尿酸高或處於靜止期病人多表現為脾腎不足,溼濁內盛,可用健脾補腎降濁之法治療。

芫花所含的芫花素、芹菜素及大黃所含的大黃素對黃嘌呤氧化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能減少尿酸的合成。澤蘭、桃仁、當歸、地龍也有抑制尿酸合成作用。 秦皮、車前草、車前子、大腹皮、土茯苓、薏苡仁、蒼朮、地龍等可以促進尿酸從腎排出; 大黃等通便藥可以促進尿酸從大便排出。

急發痛風發作時大多表現為“熱痺”,因此原則上應該選用有清熱作用的中藥,例如:黃柏、防己、忍冬藤等。

在寒冷地區或因受寒等,病者可表現為外寒內熱,此時應用散寒通痺的中藥,如:羌活、獨活、秦艽、香附之類。

百合、山慈菇等有秋水仙鹼樣作用,抑制白細胞趨化,從而減輕痛風性關節炎的炎症。 威靈仙、秦艽能溶解尿酸並減輕尿痠疼痛。

一般認為中藥治療療效顯著,而且服用的副作用小,是非常不錯的治療痛風的選擇,但是在選擇中藥治療的同時要注意不可以操之過急,必須食用一個療程才能很好的見效,期間病人會有明顯的感覺脾腎恢復健康,身體的調理平衡也能達到。

標籤: 痛風 中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mz6y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