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是怎麼回事

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是怎麼回事

有些人在做身體檢查的時候會發現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於是他們經常會懷疑自己的身體是不是發生了什麼病變,其實當檢查到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也不一定是器官病變,還要根據別的指標進行診斷,那麼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是什麼意思呢?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是怎麼回事呢?

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是怎麼回事

中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在骨髓中分化發育後,進入血液或組織。在骨髓、血液和結締組織的分佈數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細胞的數量約佔白細胞總數的55%一70%。中性粒細胞屬多形核白細胞的一種,由於其數量在粒細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將多形核白細胞指中性粒細胞。該細胞內含許多彌散分佈的細小的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顆粒中含有髓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過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細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強吞噬作用的巨噬細胞中也極少或完全沒有這種酶。在細胞化學上,一般將這種髓過氧化物酶作為中性粒細胞的標誌。

中性粒細胞具有很強的趨化作用。所謂趨化作用,就是細胞向著某一化學物質刺激的方向移動。對中性粒細胞起趨化作用的物質,稱為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中性粗細胞膜上有趨化因子受體,受體與趨化因子結合,啟用胞膜上的鈣泵,細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細胞移向產生趨化因子的部位。

如細胞與粒細胞計數正常,單純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則多無明顯病理意義;如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的同時,伴有白細胞的數量或粒細胞數量減少,則多見於各種感染,如病毒感染(肝炎、流感、風疹),細菌感染(傷寒、波狀熱),化學及物理因素(如藥物、毒物中毒或過敏、苯、放射性物質)等引起;還有粒細胞缺乏症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中性顆粒細胞是什麼,也知道了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是怎麼回事了,通過其他指標一切正常,而只是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偏低的話,說明身體不存在什麼問題,但是當其他指標有所變化的同時,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也偏低的時候,就要引起自身的注意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p8zw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