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醫養生 >

痢疾是什麼

痢疾是什麼

痢疾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身體上的疾病,這種疾病在夏天和秋天的這兩個季節最容易發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症狀多數是表現為驚厥、臉色蒼白、四肢無力發冷、並且還伴有嘔吐、腹部疼痛的這些情況出現。而引起這種疾病的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食用了隔夜的食物或者是不乾淨的食物,最多發生在小孩子的身上。

痢疾是什麼

大家如果都瞭解了痢疾發生的原因那麼就很容易的控制這種疾病的發生了,就是要記得在吃生的食物的時候比如水果這些東西一定要記得洗乾淨再吃。如果是當天吃不完的熟食也不要在留到第二天還繼續食用。

痢疾,古稱腸闢、滯下。為急性腸道傳染病之一。臨床以發熱、腹痛、裡急後重、大便膿血為主要症狀。若感染疫毒,發病急劇,伴突然高熱,神昏、驚厥者,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見腹痛,繼而下痢,日夜數次至數十次不等。多發於夏秋季節,由溼熱之邪,內傷脾胃,致脾失健運,胃失消導,更挾積滯,醞釀腸道而成。

史書記載

痢疾,病名。見《濟生方》。宋以前有腸澼、赤白沃、熱利、痢病、下痢(或“痢”)、滯下等名稱。《醫碥》卷三:“痢由溼熱所致,或飲食溼熱之物,或感受溼熱之氣,積於腸胃,則正為邪阻,脾胃之執行失常,於是飲食日益停滯,化為敗濁,膠粘腸胃之中,執行之機,益以不利,氣鬱為火,與所受溼熱之氣混合為邪,攻刺作痛,……”有腹痛瀉次頻仍,下利赤白粘凍,裡急後重等症。

後世更明確指出痢疾多由飲食不潔,感受疫毒之氣,使腸道產生積滯,傳導失常所致,當辨其虛實分別論治。而痢疾所下之赤白粘凍,《醫學原理·痢門》謂:“其赤者血分受傷,屬於小腸;白者氣分受傷,屬於大腸。”《明醫指掌》:“溼熱之積,幹於血分則赤,幹於氣分則白。”在臨床上,實證宜清熱化溼,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為法。邪盛正虛者,宜祛邪扶正,兼用行血調氣,此所謂“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虛證當補中益氣,溫陽固澀。

痢疾又可分為多種,按不同的病因、症候(包括症情輕重和病程以及下痢之色),大致有暑痢、溼熱痢、風痢、疫痢、氣痢、毒痢、熱痢、寒痢、噤口痢、久痢、休息痢、奇恆痢、赤痢、白痢、赤白痢、五色痢等多種,中醫所說之痢疾,既等同於現代醫學的痢疾,也包括阿米巴痢、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及其他一些腸道感染、中毒等引致的腸道傳化、吸收功能失調的疾病。

其實很多的疾病都是因為亂吃東西而造成的,常言道話從口出,病從口入不是沒有道理的。除此之外,生活上的不良的習慣也很容易讓身體生病。所以為了身體的健康狀況著想,大家就要注意平時生活中的點滴的細節,愛衛生,多運動,不暴飲暴食就不容易生病。

標籤: 痢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i/rlg0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