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大唐名將之契苾何力:少年有膽氣 獨獵陰山下

大唐名將之契苾何力:少年有膽氣 獨獵陰山下

他是唐朝最著名的蕃將,生為大唐人,死為大唐鬼,其忠貞不渝,令人蕩氣迴腸,“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他精通漢文,讓飽學之士發出“禮失求之於野”的感慨,他以德報怨,讓朋友和對手都為之動容,他勇猛絕倫,讓敵人聞風喪膽,望風而逃,他就是契苾何力,他就是大唐高大偉岸的男人。

大唐名將之契苾何力:少年有膽氣 獨獵陰山下

契苾何力大約生於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突厥人,祖先曾是鐵勒別部的酋長,“契苾”是他所屬部落的名稱,“何力”是他自己的名字。祖父哥論易勿施莫賀可汗,父親契苾葛,隋大業中繼位莫賀咄特勒。因為部落與吐谷渾相鄰,地域狹窄,又多瘴癘,遂遷居於熱海(今蘇聯吉爾吉斯伊塞克湖),契苾葛去世時,契苾何力年方九歲,降號大俟利發。唐太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契苾何力和母親一起,率領本部落千餘家到達沙州(今甘肅敦煌西),奉表內附,唐太宗將契苾部落安置在甘(今甘肅張掖)、涼(今甘肅武威)二州,隸屬燕然都護府(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聯合旗南),契苾何力的弟弟契苾沙門當上了賀蘭州都督,契苾何力的母親被授予姑臧夫人的封號。契苾何力本人奉詔來到了長安,當上了左領軍將軍,開始了他極富傳奇色彩的征戰生涯。

貞觀八年,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侵擾唐廓(今青海化隆西南)、蘭州,威脅河西走廓,遭到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的反擊後,逃之夭夭,沒過多久,吐谷渾又捲土重來,再次侵擾涼州,唐太宗十分震怒,他要好好教訓吐谷渾。契苾何力率領所部作為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的部下,聽從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的指揮,向吐谷渾進發。唐軍所向披靡,捷報頻傳,使軍中上下都產生了輕敵思想,這個時候,薛萬均、薛萬徹兄弟在赤水源(今青海興海東南)遇險,陷入了吐谷渾軍的包圍圈。薛萬均、薛萬徹兄弟中槍落馬,只能徒步與敵人作戰,強敵環伺之下,兩人險象環生,手下兵士死者十之六七。契苾何力得到訊息,率領數百騎前往援救,拼死力戰,“賊兵披靡”,終於將薛氏兄弟救出。

當時,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准備渡過突倫川(又稱圖倫磧,今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投奔于闐,契苾何力認為機不可失,主張窮追猛打,薛萬均鑑於上次遇險的教訓,堅決反對這麼做。契苾何力闡述了自己的理由,“吐谷渾人逐水草而居,沒有定居的城郭,一旦他們作鳥獸散,想傾其巢穴就很困難了”,他親自挑選上千名精銳騎兵,直撲突倫川,沙漠中乾旱無水,唐軍刺馬飲血,晝夜兼程,終於追上了慕容伏允,斬首數千級,繳獲駝馬牛羊二十多萬頭,慕容伏允隻身逃脫,妻子都被唐軍俘虜。慕容伏允後來走投無路,自縊身亡,慕容伏允的兒子慕容順向唐軍投降,被冊封為西平郡王,吐谷渾歸附唐朝,西北邊境得以安寧。

唐太宗聽聞大捷,派使者到大斗拔谷(今祁連山扁都口)慰勞諸將。薛萬均想要獨攬大功,竟然恩將仇報,誹謗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氣憤難當,拔刀而起,要殺薛萬均,眾將極力勸阻,才沒有釀成流血衝突。唐太宗弄清了事實真相後,非常生氣,他決定剝奪薛萬均的官職,轉授給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此時表現得十分大度,侃侃而談,向唐太宗講出了一番大道理,“如果因為我的緣故,解除薛萬均的官職,別人會認為陛下重夷輕漢,這樣一來,誣告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夷狄無知,會以為漢族將領都是如此,這對國家相當不利”,唐太宗十分感慨,從此對契苾何力親睞有加,任命他為玄武門(長安太極宮北面正門)宿衛,檢校屯營事,並把臨洮縣主嫁給他作妻子。

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任命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為蔥山道副大總管,率領步騎數萬征討高昌。高昌國王鞠文泰依附西突厥,阻撓西域各國與大唐的交通,還悍然發兵攻打依附大唐的伊吾(今新疆哈密)、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國。鞠文泰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是因為高昌距離大唐有七千裡之遙,沙磧縱橫二千里,數萬唐軍若要穿過沒有水草的荒漠之地,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契苾何力將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他熟悉當地地形,充當大軍嚮導,引導唐軍順利到達磧口(今新疆輪臺地區),鞠文泰得知訊息,竟然活活嚇死,鞠文泰的兒子鞠智盛即位高昌國王。唐軍等高昌喪禮結束,展開了雷霆攻勢,一路勢如破竹,直趨高昌都城,趕來救援高昌的西突厥援軍不敵唐軍攻勢,被迫在可汗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向唐軍投降。

鞠智盛眼見唐軍用上了體型巨大的巢車和衝城車,城牆一片片坍塌,終於精神崩潰,出城投降。東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的高昌國併入了大唐的版圖,大唐得人口三萬七千七百人,駿馬四千三百匹,在高昌舊地設定了西州,在可汗浮圖城設定了庭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設定了安西都護府,打通了大唐通往西域各國的交通要道,遏制了西突厥的囂張氣焰,這中間,契苾何力居功至偉,為大唐平定高昌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94w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