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抗戰英烈劉桂五 西安事變活捉蔣介石的東北軍官

抗戰英烈劉桂五 西安事變活捉蔣介石的東北軍官

抗戰英烈劉桂五(1902—1938) ,遼寧朝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騎兵第2軍6師師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抗戰英烈劉桂五 西安事變活捉蔣介石的東北軍官

劉桂五烈士簡介

劉桂五烈士是遼寧朝陽人,21歲當兵,曾任東北軍騎兵第六師師長,1938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內蒙古武川縣犧牲,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劉桂五烈士生平經歷

劉桂五,字馨山,1902年7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朝陽縣六家子鄉八家子村一個農民家庭裡。因為家庭貧寒,只讀過兩年私塾。21歲時開始當兵投入軍界,先在家鄉保衛團,1924年又到承德學兵隊、熱河白鳳翔的部隊,參加過直奉戰爭。由於他作戰勇敢,被提拔為排長、連長。1928年,白鳳翔的部隊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騎兵第六旅,劉桂五先任十八團一連少校連長,“中東路事件”後,擢升為十八團上校團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者瘋狂地侵佔我國東北三省,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東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劉桂五一腔熱血,義憤填膺,親自跑去找張學良副總司令,堅決要求帶500壯士殺回熱河,到敵後開展抗日鬥爭。但是張學良在蔣介石的壓力下,不同意劉桂五這樣做,劉桂五報國無門,陷入苦悶之中。

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不讓東北軍去抗日,卻把東北軍調往西北去打紅軍。將東北軍的五個騎兵師編成一個騎兵軍,派駐甘肅、陝西一帶,形成對中共領導的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包圍圈。軍長何柱國、副軍長黃顯聲率軍部駐甘肅慶陽縣西峰鎮,劉桂五率十八團駐防慶陽縣驛馬關一帶,距西峰鎮30餘華里。中共黨組織長期在東北軍中開展兵運工作,黃顯聲的祕書劉瀾波就是騎兵二軍中地下黨的負責人,還有張學良派駐騎二軍的聯絡參謀王再天、第三師七團團長陳大章、少校連長張德印等人均為共產黨員。他們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爭取團結愛國將士,打擊孤立一小撮死心塌地跟著蔣介石反共賣國的反動分子,使東北軍中絕大多數官兵一致要求停止內戰、抗日救國。黃顯聲將軍就是東北軍中一位著名的愛國將領,對中共地下黨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劉桂五經常來往於西峰鎮,劉瀾波他們常同劉桂五抨擊時弊,指點江山,探討中共的抗日救亡主張,成為莫逆之交。劉桂五對國民黨“剿共”、打紅軍極為反感。劉桂五與師長白鳳翔是患難之交,在劉的影響下,白也對“剿共”持消極態度。在地下黨的努力下,經過同騎六師代表的多次祕密接觸、會談,1936年9月,紅軍代表朱瑞同騎六師代表正式簽署了“停止內戰、抗日救國”的四條協議,騎六師和紅軍成了互不侵犯的友軍。在友好交往中,劉桂五等對共產黨、紅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對紅軍官兵十分欽佩。

西安事變前,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在長安縣王曲鎮原黃埔軍校第七分校的基礎上,辦了一個“長安軍官訓練團”,為東北軍、十七路軍培養人才。張學良調劉桂五進入“長安軍官訓練團”加以培養。經過幾個月的嚴格訓練學習,這年秋季,劉桂五從軍官訓練團畢業,被張學良留在身邊任服務官。

蔣介石自洛陽飛抵西安,嚴令敦促張學良、楊虎城指揮東北軍、十七路軍全力投入陝北前線,進剿紅軍。

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東北軍、十七路軍廣大官兵的憤怒,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為了抗日救亡,決心拋棄個人身家性命於不顧,對蔣介石舉行兵諫,迫使他停止內戰,槍口對外。

張、楊兩將軍“兵諫”準備工作加緊進行階段,東北軍中驍勇善戰的將領一個個從張學良少帥的腦海中閃過,經過深思熟慮,他終於選中了劉桂五,決定把捉蔣的重任交給這位一腔熱血、隨時準備報效國家的青年軍官去完成。12月8日上午,張學良在公館西樓單獨會見了劉桂五,向他交待了任務。下午,又帶劉桂五驅車赴臨潼華清池,面見蔣介石。當他們進入五間廳時,張學良向蔣介石介紹道:“委座,他就是我說的那位要求帶兵打回熱河去抗日的騎兵六師十八團團長劉桂五!”蔣介石表示很欣賞劉桂五的愛國心和軍人氣魄,同他單獨會談了半小時,說了些勉勵的話。張學良帶劉桂五面見蔣介石作用有二:一是讓劉桂五看清蔣介石的長相;二是讓劉桂五熟悉蔣介石住處的情況。回到西安後,當晚,張學良同劉桂五對捉蔣的具體方案、實施細節作了詳細研究。決定由騎兵六師師長白鳳翔、衛隊二營營長孫銘久和劉桂五三人共同負責捉蔣。隨後,在衛隊營和白、劉身邊的警衛中挑兵選將,組成了一支精悍的捉蔣突擊隊。

12月12日凌晨“兵諫”槍聲一響,劉桂五和孫銘久帶領突擊隊向蔣介石的憲兵隊發起突然襲擊,經過激戰將其擊潰。當突擊隊衝進五間廳時,卻不見了蔣介石的蹤影,但被窩尤熱,蔣的假牙尚在。劉桂五、孫銘久他們又帶領突擊隊,高舉火把滿山遍野尋找蔣介石。天明後,終於在山洞內抓獲了蔣介石。上午9時,將蔣介石押回西安。

在西安事變中活捉蔣介石的英雄劉桂五,被張學良將軍授予一等功,擢升騎兵第六師少將師長,成為傳奇式的人物,贏得眾目敬仰。

1937年,七七事變後,劉桂五再次請纓抗日,率騎兵六師參加了東北挺進先遣軍,奔赴綏熱抗日前線。出征前,東北同鄉會在西安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劉桂五慷慨激昂地對民眾宣誓道:“此次奉命出征,不成功則成仁,必盡軍人天職!”

9月,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指揮日軍兵分三路在華北展開全面進攻,平綏線上的戰略要地相繼失守。在這種情況下,劉桂五目睹山河破碎,同胞之苦難,不禁淚流滿面,心中萬分悲痛,更加激發了他殺敵報國的決心。9月17日,劉桂五率部在平地泉同日軍激戰三晝夜,雖屢挫敵軍,但終因寡不敵眾,只得率部後撤至歸綏。10月6日,敵人以三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坦克掩護下大舉進犯綏遠,劉桂五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經過連續四天激戰,雙方均有很大傷亡,但日軍被阻擊始終不能前進。10日晚,劉桂五指揮兵分兩路,由他自己親率騎兵,由王景陽副師長率領步兵,兩路出擊,夜襲敵人陣地。騎六師廣大官兵在劉桂五的率領下人不知鬼不覺地突然衝入日軍陣地,勇猛劈殺,銳不可當,一舉擊潰敵人,日軍做夢也想不到中國軍隊來偷襲,只得倉惶逃跑,後撤70餘里才收住陣腳,直退到卓資山火車站。

半個月以來,騎六師官兵在劉桂五的指揮下,英勇抗戰,頑強地抗擊了日軍的野蠻侵略,以200餘人傷亡的代價,換來了殲敵600餘人,擊毀敵人坦克三輛、鐵甲車一列的勝利,創造了國民黨軍隊中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績。

1938年初,日軍對我抗日軍民實行了大規模的圍攻,出動了十倍於我的兵力,對東北挺進先遣軍進行圍剿追擊,陰謀把挺進軍誘入大青山,然後加以包圍消滅。由於挺進軍總指揮馬占山並沒有摸清敵人的意圖,不顧劉桂五的反對,率部自伊克昭盟渡過黃河北進,想要殺出大青山,繼續東進開闢新的戰場,結果適得其反,一進入大青山就陷入敵人重圍,苦戰半月,傷亡慘重,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劉桂五毫不計較個人恩怨,率領騎六師進攻在前,退卻在後,親自帶領警衛隊保護著馬占山撤退,在槍林彈雨中冒著生命危險,始終不離馬占山左右,惟恐馬占山有什麼不測。

4月21日夜,他們在百靈廟西南黃油杆子村宿營時,被日軍包圍。劉桂五指揮警衛隊反覆衝殺,直至22日早晨,戰鬥異常激烈殘酷,終因寡不敵眾被敵人打散。馬占山隻身逃走,而劉桂五卻中了敵人的炮彈被炸成重傷。平日,他愛兵如子,士兵們也極敬重他。一看師長受了重傷,士兵們紛紛衝上前來要搶救他。而劉桂五心中牽掛的卻是士兵弟兄,他自知傷情太重,不能連累大家,忍著劇痛,厲聲喝令弟兄們道:“趕快突圍,不要管我!”隨後壯烈犧牲,時年僅36歲。日軍發現劉桂五的遺體後,欣喜若狂,將劉桂五將軍的首級割下邀功請賞。日軍總部開動宣傳工具大肆渲染,認為這是他們的重大勝利。

日軍撤走後,劉桂五的堂侄和幾位士兵在戰場上找到了劉桂五將軍的遺體,設法買來棺木盛殮後,躲開敵人,輾轉月餘,奔波千里才將棺木運回西安。

1938年5月25日,西安各界群眾萬餘人,人人胸戴白花,含淚出城五里,恭迎劉桂五將軍的靈柩歸來。上午10點30分,以儀仗隊、軍樂隊、憲警護靈隊為前導,烈士靈柩緩緩進入古城,經西大街、東大街、尚仁路,進至革命公園。沿途大街小巷白花、挽帳素裹,路人肅立兩旁默哀致敬,整個古城西安沉浸在一片悲慟中。國民政府在這裡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由西安行營代表杜錫勳和東北同鄉會代表王維新主祭。會後靈柩又移至弘福寺。6月9日,國民政府正式在革命公園舉行了劉桂五將軍追悼大會,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及各界代表都贈送輓聯、發表講話,頌揚抗日英雄,寄託人民哀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褒揚劉桂五將軍在西安事變和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功績,1961年7月25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追認劉桂五將軍為革命烈士,將他的骨灰安放在西安南郊烈士陵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vel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