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袁世凱的洪憲帝制為何不過百餘天便迅速失敗?

袁世凱的洪憲帝制為何不過百餘天便迅速失敗?

1916年,袁世凱終於如願以償稱帝,史稱“洪憲帝制”。當上了皇帝之後的袁世凱到底幹了些什麼?洪憲帝制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呢?首先,稱帝之後的袁世凱將1916年(即民國五年)定位洪憲元年,摒棄了原先以民國紀年的方式,而是改以“洪憲”來紀年,徹底背叛了共和。隨後,他又釋出了一系列的命令來彰顯自己的帝王身份。例如,他在1915年底曾頒佈了策令冊封原先的黎副總統為親王,但黎元洪公開拒絕了他的封號;他又冊封了一干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給他信任的下屬。虛榮心得到滿足後,為了拉攏人心他又下令,徐世昌等故人舊友面對他的時候不用自稱為臣,藉此來顯示自己的義氣。一個帝國又怎麼能沒有屬於它的旗幟呢?於是,袁皇帝又做主將五色旗原有的五族順序打亂,將黃、藍、白、黑分列在四方,意寓漢族統一天下,來用作帝制的國旗。除此之外,他又找人用自己的頭像設計鑄造了一款銀幣。這款銀幣的正面是袁大帥身著大帥服的及胸像,反面是一條飛龍,且在圖案上下分別有“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幾個字。這款銀幣有濃厚的帝王色彩,做工精美,但遺憾的是存世極少,市面上所見的多是假幣。袁世凱煞費苦心的登基稱帝,他的帝國卻存在不足百天。被迫取消帝制之後,他在位時的各種命令等全都沒有了意義。我們今天談論起帝制,也就只剩下這些內容。

袁世凱的洪憲帝制為何不過百餘天便迅速失敗?

洪憲帝制存在的時間不過百餘天便匆匆取消了,在歷史上只留下了倉促的一筆。關於洪憲帝制為什麼失敗,可以說是各方面因素綜合。我們說成功的關鍵在於合乎當時的國情,很顯然,帝制並不適合那時的中國。在甲午戰爭發生之後,雖然傳統儒家的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並沒有收到太大的衝擊,但也出現了認同危機,在傳統意義上的天命和大一統思想並不能支援袁世凱的帝制取得合法性。加上革命推翻了已存在於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國家,君主這一形象在國人心中已經沒有了之前的神聖性,民眾對於君主不復以往的尊重。

再者,在袁世凱稱帝之後,並沒有得到手下人的支援,政府內部也逐漸崩散,人心不齊。作為民國副總統的黎元洪公開反對了帝制,拒絕袁世凱的親王加封。段祺瑞、馮國璋是袁世凱的兩員心腹大將和北洋元老徐世昌均對袁離心離德,對帝制運動作消極抵制;1916年5月,袁世凱最親信的心腹黨羽四川將軍陳宦和湖南將軍湯薌銘也宣佈獨立。原本支援建立帝制的日、英等帝國主義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勸告”停止帝制活動。違逆歷史潮流致使不得民心(護國運動的興起),手下的部將背德離心,又失去了日本、英國等外部支援,可以說是對洪憲帝制的失敗最簡單直白的歸納。

袁世凱苦心經營許久之後,將民國改成帝國,結果還是失敗了。歷史上對於此事寥寥幾筆帶過,那麼,洪憲帝制的結果除了失敗二字之外,具體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呢?袁世凱這種自封為帝的行為,激起了全國各階層人民的強烈反對。孫中山先生從1914年到1916年四年內曾先後三次發表討伐袁氏的檄文和宣言,又領導革命黨人陸陸續續發動了四十餘起反對袁世凱的起義。歐事研究會以黃興為代表,也在積極聯絡各方人士,試圖策動反袁。12月25日,雲南在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人的帶領下也加入討伐的隊伍,指責袁世凱背叛共和,大範圍的護國運動開始。至此,袁世凱改行帝制的做法陷入全國一片聲討之中。

而北洋政府和軍閥內部也在出現了問題,黎元洪公開反對袁世凱的行為,並辭去了自己的職務,拒受冊封。另一方面,段祺瑞、馮國璋和北洋元老徐世昌均對反對帝制的運動作消極抵制。緊隨其後,四川和湖南等地也宣佈獨立。這時,一些原本支援稱帝的帝國主義國家也改變了態度,紛紛“勸告”袁世凱停止帝制活動。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走投無路,袁世凱只能選擇下令取消帝制,恢復共和,試圖平息民憤。但即便是如此,他仍抱有一絲幻想,想繼續當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並重用段祺瑞,企圖藉著段祺瑞來團結北洋軍閥的勢力,藉此來鎮壓南方的起義力量,但是各個省的起義運動並沒有就此而停止。六月,袁世凱憂懼病死,這便是帝制帶來的後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x1yo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