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為何袁世凱急於做皇帝?袁世凱怎麼當上皇帝的

為何袁世凱急於做皇帝?袁世凱怎麼當上皇帝的

袁世凱連一個有地方實權的軍人都不敢動,別說問罪,連免職調職都不敢。他主政四年,只發狠殺了一個沒有兵權的京兆尹。殺了這隻雞,眾多猴子並不害怕。

為何袁世凱急於做皇帝?袁世凱怎麼當上皇帝的

武昌起義一聲炮響,轟走了皇帝,帶來了民國。可是,民國從誕生那日起,中央政府就缺乏權威。孫中山被推為臨時大總統,他的黨徒在各省做大小都督的很多,但他的中央政府,連開辦費都沒有著落,革命黨眾弟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對孫中山一個大子不給。最後,還是實業家張謇幫他張羅借了100萬,民國才算開了張。孫中山做了總統,連南京的百姓,都不知道總統是個什麼東西,為何換了江山,不稱皇帝叫總統。

後來,袁世凱答應反正,逼清帝退位,總統的大禮帽扣在了袁世凱頭上。跟孫中山比,袁世凱是個強人,手裡有北洋軍,而且,在清末新政時期,乾的風生水起,有手腕,有魄力,也有班底。不像孫中山,要什麼沒什麼,只是嘴會說。但是,袁世凱做了總統,中央政府依舊沒有權威。國民黨還在的時候,你可以說,是國民黨的人搗亂,不聽話,可是,等到二次革命,國民黨失敗了,孫中山黃興逃亡日本,袁世凱發現,自己的話還是不大好使。每個省的都督,都是一方諸侯,不聽話,想換,還真的難。

最難的事兒,是稅款徵收。清朝即使到了末期,各個縣的知縣,人實際上也是中央政府派的,國家稅收一杆子插到底。督撫即使專權,也不大敢在稅款徵收上做手腳。要動,只能動厘金。只有特別牛的督撫,才敢截留關稅。因為田賦錢糧的徵收是地方官責任的底線,完成不了徵收任務,知縣就別做了,督撫也別做了。每年春秋兩徵,徵收來的錢糧,直接上繳中央。其中的錢款,都是化成25兩的元寶,直接放進空心的大樹幹裡,用鉛絲封上,押送戶部的國庫,人稱皇槓。後來改銀元了,則從大清銀行走賬,錢依舊得交上來。可是,進入民國之後,縣知事由都督任免,對於中央和省裡的國稅機構根本不買賬,自然,對於上繳錢糧這種國之大事,漸漸的,也就不甚了了了。

中央政府,是靠地方養活的,地方不往上解款,中央政府的日子就沒法過。所以,袁世凱很著急,連開“御前會議”商議對策。財政部有人出主意說,現在縣知事對解款的事兒不熱心,是因為各省的國稅廳對他們的任免沒有任何發言權。應該模仿清朝,讓各省國稅廳和民政廳參與對縣知事的任免事宜,都督任免縣知事,國稅廳只要對任免之事有發言權,稅款上繳的事就好辦了。

袁世凱一聽,這主意不錯,馬上下令照辦。於是,內務部和財政部聯合通電各省,要求各省都督任免縣知事,需與國稅和民政廳協商。通電剛剛下達,直隸都督朱家寶馬上致電中央政府,要求收回成命,說是如果都督沒有用人之權,就應該不設都督。如果請命不準,就請撤消他的都督職務。袁世凱感到事態嚴重,忘了自己剛剛認可過的,把責任都怪在內政部總長朱啟鈐和財政總長周自齊身上,要求他們收回成命,宣佈通電作廢。這兩個總長,只好照辦。拉出來的屎,生生坐了回去。

當時,樑士詒做總統府的祕書長,大事小事,都得他來操辦。對於各地向中央解款不積極這事,他也很是著急。一日,他找來財政部的人,問為何各地總是拖著不解款?財政部的人回答說,你看,山西國稅廳的廳長對於解款的事兒積極了一點,就被山西都督閻錫山找了個茬兒,上報中央解除了職務,現在這個廳長還在財政部被投閒置散,無事可做。前車可鑑,誰還敢熱心解款呢?樑士詒聽了,大有感觸,但也無可如何,只好轉身去想別的辦法,比如發國債。

其實,直隸的朱家寶也罷,山西閻錫山也好,在民國初年,還都算是聽話的都督。對於袁世凱,從來都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敬。但是,就是這兩個地方,對於袁世凱政府加強中央權威的措施,都表現出強烈的敵意。中央政府權威的墜落,已經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事實。

這裡面,既有帝制覆滅過程中,國情轉換的不適應。在人們的習慣中,皇帝就是中央政府,皇帝沒了,中央政府也就沒了靈魂。袁世凱這個總統,主要是靠他的軍事力量和手腕在撐著,缺乏來自傳統的支撐。同時,也因為鼎革之際,各地實際上都是軍人政府。拿槍的軍人,一旦有了地方行政權和財權,如虎添翼。中央政府也就不好管了。唐朝的藩鎮,有前車之鑑。二次革命被替換掉的都督,也是為帶兵的北洋軍將領取代,結構上換湯不換藥。帶兵的師長們一旦帶著兵變成了都督,所帶的中央軍,轉身就變成了地方軍,跟袁世凱就隔了一層。即使袁世凱實行改革,把都督變成將軍,另設省長主民政,依舊改不掉軍人專權的局面,將軍(後來變成督軍)並不只管軍事,依仗手裡有槍,什麼都要管,省長變成了將軍的小媳婦。

這樣一個事實上軍人專權的地方態勢,加上沒有皇帝的中央政府,各地的分權趨勢,只能越來越明顯,別的不講,單解款一項,就會越來不積極,甚至於拖欠不繳。而袁世凱則連一個有地方實權的軍人都不敢動,別說問罪,連免職調職都不敢,無論他們怎麼驕橫。他主政四年,只發狠殺了一個沒有兵權的京兆尹。殺了這隻雞,眾多猴子並不害怕。

這就可以理解,為何袁世凱要急於做皇帝了。這不僅由於楊度的巧舌如簧,還因為清朝的成例在那兒擺著,有皇帝在,權威就是在。然而,事實證明,這是個餿主意。形勢永遠比人強,軍人割據的大勢已成,只要袁世凱無法用武力或者武力威懾擺平,這個大勢就會走下去。不動武而稱帝,反而給地方勢力以反抗他的合適藉口:反覆闢。

袁世凱怎麼當上皇帝的

袁世凱稱帝,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袁世凱是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北洋軍閥領袖。孫中山辛亥革命,袁世凱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建立了中華帝國,遭到國人反對,多方勢力討伐。1916年3月22日,稱帝83天的袁世凱被迫宣告退位。6月6日病逝。世人對他褒貶不一,有的人說他為中國近代化做出貢獻,有的人說他是國賊。

1915年12月7日,北京及各省投票推戴一律告竣,上報參政院,並推定參政院為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

1915年12月11日上午9時,舉行解決國體總開票。各省國民代表共1993人,贊成君主立憲票正好1993張,沒有一票反對,也沒有一張廢票。各省的推戴書上一致寫著:“恭戴今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並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於皇帝,承天建極,傳之萬世。”當場楊度和孫毓筠提議說:“本院前由各省委託為總代表,尤應以總代表名義恭上推戴書。”祕書長拿出準備好的推戴書當眾朗讀,要求袁世凱“俯順輿情,登大寶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經綸六合”。參政全體起立,一致通過。11點半,在歡呼聲中散會。

當天中午,袁世凱接到推戴書,立即發回,並申令“另行推戴”。他首先表示:“查約法內載民國之主權,本於國民之全體,既經國民代表大會全體表決,改用君主立憲,本大總統自無討論之餘地。”“惟推戴一舉,無任惶駭。本大總統從政垂三十年,……上無裨於國計,下無濟於生民,追懷故君,已多慚疚,今若驟躋大位,於心何安?此於道德不能無慚者也。制治保邦,首重大信。民國初建,本大總統曾向參議院宣誓,願竭力發揚共和,今若帝制自為,則是背棄誓詞,此於信譽無可自解者也……望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等熟籌審慮,另行推戴,以固國基。”

下午5點,參政院再次開會,孫毓筠等提議說,此事既屬全國一致,元首亦未便過拂輿情,理應由本院以總代表名義呈遞第二次推戴書。眾贊成。

祕書廳僅用15分鐘就擬成2600餘字長文,參政院繼續開會,眾人對推戴書均無異議,乃於當晚進呈給袁。在這個推戴書裡,稱頌袁有經武、匡國、開化、靖難、定亂、交鄰等六大“功烈”。文中說:“前此之宣誓,有發揚共和之願言,此特民國元首循例之詞,僅屬當時就職儀文之一。當日之誓詞根於元首之地位,而元首之地位,根於民國之國體。國體實定於國民之意向,元首當視乎民意為從違。民意共和,則誓詞隨國體而有效;民意君憲,則誓詞亦隨國體力變遷。今日者,國民厭棄共和,趨向君憲,則是民意已改,國體已變,民國元首之地位已不復儲存,民國元首之誓詞當然消滅。凡此皆國民之所自為,固於皇帝渺不相涉者也。”固請袁世凱稱帝。

12日一早,袁世凱申令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予之愛國,詎在人後?但億兆推戴,責任重大,應如何厚利民生,應如何振興國勢,應如何重新整理政治,躋進文明,種種措置,豈於薄德鮮能所克負荷!前次掬誠陳述,本非故為謙讓,實因惴惕文縈,有不能自己者也。乃國民責備愈嚴,期望愈切,竟使子無以自解,並無可諉避。”為了“救國救民”,只好當皇帝了。

標籤: 袁世凱 皇帝 急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pz8r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