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抗日名將廖磊簡介:病逝在前線的桂軍系統大將

抗日名將廖磊簡介:病逝在前線的桂軍系統大將

廖磊(1891~1939)新桂系高階將領,陸軍上將。字燕農,又名夢祥。廣西陸川人,原籍廣東化州。

抗日名將廖磊簡介:病逝在前線的桂軍系統大將

1907年考入廣西陸軍國小堂,1911年進入湖北陸軍第三中學堂,參加武昌起義。1914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投湘軍趙恆惕師任連附、連長、營長、團長。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四師少將副師長兼第三團團長,第三十六軍第一師師長,第三十六軍副軍長、軍長。蔣桂戰爭時辭職去香港。1929年後回廣西投新桂系反蔣,任“護黨救國軍”前敵指揮部參謀長,第七軍副軍長兼第二十一師師長、軍長,廣西航空學校校長。1931年、1932年兩次率部進攻右江革命根據地,在百色、龍州、東蘭等地圍攻紅七軍、紅八軍。1934年率部在桂北堵截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期間任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任安徽省主席。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建立大別山抗日遊擊根據地,任鄂豫皖邊區遊擊總司令。

1939年10月23日因腦溢血逝世於安徽。追晉二級上將

抗日戰爭爆發後,廖磊被任命為第二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七軍軍長,同年10月升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七軍軍長,率第七軍、四十八軍開赴第五戰區抗日。在淞滬戰場大塘戰役中,指揮所部與日軍激戰幾晝夜,消滅敵軍6000之眾,收復70餘村莊。1938年6月,率部以大別山為依託,截斷日軍交通線,在黃梅、廣濟地區給日軍重大打擊。

1938年9月,桂系第七軍、四十八軍為主幹,加上一些地方團隊,組成鄂豫皖邊區遊擊部隊。廖磊以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身份兼任豫鄂皖邊區遊擊總指揮、安徽省主席、省保安司令、省軍管區司令。

廖磊一生最出色的一件事可能便是對大別山根據地的經營。之前,在敵後建立遊擊根據地被認為是一件苦差,李宗仁不好意思說讓誰去,便在召見廖磊與李品仙時沉默不語,廖磊主動說由他去。沒想到廖磊在大別山搞得有聲有色,對安徽的經營成為桂系在抗戰時期的最大“收穫”。

廖磊於1939年7月20日,在戰時省會立煌召開首次省臨時參議會,以後各縣臨時參議會也相繼成立,基層鄉鎮也紛紛召開保民大會,以爭取人心、集思廣益。

廖磊於1939年冬病逝於立煌縣,葉劍英、董必武等中共領導人送花圈致哀。

廖磊治皖時間不長,但各方面評價甚高。安徽人張義純曾任安徽省民政廳廳長、安徽省主席等職,他回憶說,廖磊為人比較清廉,在總司令任內,所存軍隊節餘兵餉,繳歸廣西增購軍火,不像李品仙中飽私囊。因廖磊提倡儉樸風氣,亦有狡黠者,投其所好,穿草鞋、打綁腿往謁省主席,廖委以縣長職務。當有人揭穿其詐偽時,廖磊又將其革職。“這時(1939年)廖磊提倡節儉苦幹,兼之幣值與物價平穩,軍政人員生活安定,多能秉公守法,從事抗戰工作。”

白崇禧晚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廖磊在大別山評價甚高:“他率第七軍赴滬作戰,敵人裝備好又有制空權,傷亡很大,有旅長二人、團長六七人犧牲,而撤退時無論搭車徒步,上下均能守秩序,對百姓秋毫無犯。第七軍撤到大別山,後來榮膺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安徽省主席,軍人能守紀律,政治風氣亦佳,安徽人對他均表好感。這時江北、山東都淪陷了,而安徽甚多縣份在八年抗戰中始終能守住,這基礎是他建立的。······繼廖任安徽省主席的是李品仙,無論軍政都比不上廖主持的時期了。我衷心佩服這人。”

李宗仁晚年提到廖磊時也回憶說:“廖磊在大別山苦心孤詣經營的結果,竟形成令人羨慕的小康之局。······廖君死時,大別山根據地內的軍政設施已粗具規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xd10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