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明朝叛臣吳三桂 為什麼別無所求卻又不得不反

明朝叛臣吳三桂 為什麼別無所求卻又不得不反

明朝雖亡,可是朱氏子孫一直沒有放棄恢復的努力。明朝的殘餘在江南又建立了南明政權,在帝國依然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可惜這個小朝廷還是改不了窩裡斗的老毛病,成天忙於爭權奪利,結果被清軍追得整日東逃西竄。最後,被追得走投無路,逃入了蠻荒炎熱的緬甸,才算保住了一條命。

明朝叛臣吳三桂 為什麼別無所求卻又不得不反

看來永曆皇帝只能在緬甸無聲無息地死去了,滿洲人終於放下了那顆懸著的心。可吳三桂卻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只有擒殺永曆,才能徹底證明自己的忠心無貳。於是,吳三桂上書,要求入緬掃滅南明殘餘。順治皇帝認為沒有必要,南明竄入荒夷,不可能東山再起,就放他一馬吧。可吳三桂卻反覆懇求,提出所謂不滅永曆有“三患二難”,最後終於說得順治皇帝動了心。於是,吳三桂又率大軍踏上了為清廷效命的征程。

緬人在清軍的壓力之下,不得不獻出永曆。四個月之後,他不顧別人的反對,沒有把永曆押赴北京,而是在昆明城外的篦子坡把他縊殺了。

吳三桂不想再叛變了。他在雲南的日子過得挺不錯,他真的別無所求了。他喜歡雲南這地方。這裡四季如春,天藍得一塵不染,和北方簡直是兩個世界。吳三桂現在所得到的,已經超過了他最奢侈的想望。現在,他是天下最富有、最有權力的人之一,雲南的幾千裡土地上的所有金帛子女都為他所有,在這裡,他可以為所欲為。人生一世,他還能有何求呢?

雖然他殫精竭慮地效忠,可是那些滿洲人似乎總是和他若有若無地保持著距離,熱情的外表下總似乎隱藏著深深的寒意……這種閃爍的目光,像是一把沉重而鋒利的劍懸在頭頂,讓他時刻不安。

畢竟,他是個叛臣啊!滿洲人對吳三桂失去信任,應該是從吳三桂親身入緬擒殺永曆的那一時刻起的。

順治皇帝可以理解吳三桂在命運的壓迫下屈辱地投靠,也可以用混合著欣賞與蔑視的眼光看著他拼盡心力在大江南北為他賣命。但是,當吳三桂為了進一步討好他而再一次撲向故主時,福臨不寒而慄了。吳三桂做得太過分了,過分得連被效忠的物件都有些難以接受。一條噬咬舊主來取悅新主人的狗,能讓人放心嗎?一個沒有任何道德原則的人,可以為功,更可以為禍。

當吳三桂從緬甸回來,馬不停蹄地投入鎮壓雲南當地叛亂之時,順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皇帝即位了。

康熙皇帝基本上是在和平環境長大的,與從白山黑水走來的祖先不同,他接受的是正規而系統的漢文化教育。到了康熙這一代,愛新覺羅家族才真正弄明白了儒臣所說的天理人慾和世道人心的關係。出於內心的道德信條,他不能對吳三桂當初的投奔抱理解態度;對於吳三桂為大清天下立下的汗馬功勞,他也不存欣賞之意。對這位王爺的賣主求榮,他更是覺得無法接受。對這位功高權重的漢人王爺,他心底只有鄙薄、厭惡,還有深深的猜疑和不安。

親政不久的康熙皇帝在宮裡柱子上懸起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三藩”的名字。那是困擾他的首要問題。為了帝國的長治久安,他必須用倫理綱常來整合人心。而任用叛臣作為帝國藩籬實在是不可接受的現實。“三藩”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吳三桂。這個手握重兵的人是帝國內最大的危險因素。為了大清的江山萬無一失,必須解決這個人,而要解決這個人,首先必須解除他的兵權。要解除他的兵權,就得撤藩。在康熙看來:“‘三藩’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

剛剛二十歲的康熙說幹就幹,康熙十二年(1673年),撤藩的詔書送到了雲南。

對吳三桂來講,這確實是當頭一棒。雲南是他苦心經營準備留給子孫後代的。他為滿洲人打下了大半個中國,雲南這塊封地並非過厚的報酬。對此,吳三桂和順治之間有著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可是現在,剛剛即位的康熙皇帝卻要剝奪他用半生的出生入死肝腦塗地換來的這點報酬,未免太讓他吳三桂難以接受。

兵權就是吳三桂的命根子。像吳三桂這樣的叛臣,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失去了道義的保障。他的所作所為,使正人君子憤懣已久。而且,在軍政上層生存了這麼多年,他結交了許多朋友,也不可避免地樹了許多敵手。一旦失去兵權,吳三桂的身家性命就會受到嚴重威脅。朝裡多少人對他虎視眈眈!他之所以到處橫行無礙,處處迎來滿面春風,還不是因為兵權在握!朝廷催促撤藩的詔令一道接一道,面對年輕氣盛的康熙皇帝一步步殺機畢現的舉動,他好像別無選擇了。吳三桂沒想到康熙會這樣薄情寡義,愛新覺羅家族會這樣過河拆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看來竟是千古通義,歷朝歷代,概莫能外。可是,吳三桂實在不想再叛變了,叛變並不是他的專利。他原想在滿洲人的庇護下,安安穩穩地終此一生。

幾乎所有的史學家都把“三藩”叛亂的罪責歸於吳三桂,我卻願意為他開脫。如果不是康熙帝對吳三桂個人品質的深刻反感,不是其人的年輕氣盛以及超越祖業的雄心所驅動,叛亂本可以避免。如果康熙皇帝再老成一些,再等待幾年,等已經六十二歲的吳三桂壽終正寢之後再採取措施,本可用和平手段解決“三藩”問題,對中國歷史造成的震動會小得多。

事實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九月撤藩詔下達之後,吳三桂經歷了長達兩個多月的猶豫彷徨。畢竟已經六十多歲了,吳三桂不再有當年“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銳氣。明明大勢已去,一向頭腦清楚的他還在幻想皇帝能收回成命。可是,身邊的幕僚們卻比他清醒,他們日夜攛掇他起兵。智囊方光琛的進言一針見血:“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籠中,烹飪由人矣!”

起兵勢不可免了。只是,難道反叛竟是他的宿命?

六十二歲那年冬天的一個早晨,吳三桂又一次全身披掛。在練兵教場的鼓角齊鳴中,他縱馬疾馳,連發三箭皆中靶心。雖然已是花發滿巔,延陵將軍風采依然,還是那麼英武絕人!

吳三桂率領二十萬人馬又一次踏上了征程。一路上,風動塵生,殺氣襲人。

起兵之初,形勢對吳三桂頗為有利。吳三桂手下的官兵都是百戰之銳,能征慣戰,在吳三桂的指揮下,他們很快就拿下了貴陽、長沙、嶽州、成都、常德、衡州,一路克捷。所到之處,清軍望風披靡。

吳三桂又一次飲到了長江之水。他親臨常德指揮,陳重兵於長江南岸,擺出一副洶洶之勢。這時,吳軍士氣高漲,將領中有人主張立明朝後裔以收攬人心,有人主張疾行渡江全師北上,有人主張沿江東下,控扼江淮以絕南北糧道。可是吳三桂拒不表態。時間一天天過去,開始時勢如破竹的吳軍仍在長江南岸按兵不動。

吳三桂自有他的打算。他想通過這個舉動,向朝廷表明他並不是想真的反叛,他只是要保住自己應得的那份利益。他認為大軍的一路摧枯拉朽,足以嚇倒未經世事的小皇帝。他派人給朝廷送去奏章,請求停戰。同時,又轉託西藏的達賴喇嘛為他向朝廷“說情”,示以“裂土罷兵”之意。

他覺得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康熙皇帝沒有理由不妥協。

這個舉動暴露了吳三桂的目光短淺。這正是他這個精明的投機者和真正的歷史偉人之間的差別,也是註定他不能成大器的證明。他這樣的人,在歷史脈絡的縫隙間可以遊刃有餘,卻缺乏引導歷史、創造歷史的眼光和識度。武力有時可以決定一切,卻不是無懈可擊的論據。當他的努力和更多的人的利益針鋒相對時,他的英勇、精明、識略都成了礁石上蒼白的泡沫

康熙皇帝比吳三桂想象的堅強許多。他身上有著吳三桂所最缺乏的東西:原則性。他並不認同吳三桂的邏輯。就在吳三桂按兵不動的同時,他正在緊張地調動軍隊,動員種種力量。當他初步站穩腳跟,調整好整個帝國應對危機的姿態後,他對吳三桂做出了回答:將吳三桂留質在京的長子吳應熊、長孫吳世霖處死,其餘在京子孫免死,入宮為奴。

史書記載,當吳三桂聽到這個訊息時,正在吃飯,“聞報,驚曰:‘上少年乃能是耶!事決矣!’推食而起”。

至此,吳三桂的夢想才徹底破滅。他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了他的心頭,自己的一生有可能以徹徹底底的悲劇收場。在歷史大情節中摸爬滾打了一生的吳三桂,在晚年發覺自己一生奮鬥的荒唐可笑。天下之大,竟然沒有一條留給他的路。自以為聰明一世,英雄一世,誰料竟是一直走在絕境的邊緣。家庭觀念極重的他在自己的愛子幼孫身上傾注了許多情感,垂暮之年的這一新的打擊,使他有些承受不了,“在人前不肯顯出,暗地裡哭,雲吃這一夥(指攛掇自己起兵的幕僚)虧了”。

退路已斷,吳軍只好再次發動攻勢。可是此時時機已失,清軍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形勢的力量畢竟大於人,吳三桂的大軍開始步履艱難了。在清兵以舉國之力奮力反撲之後,驍勇善戰的吳軍終於開始不斷品嚐失敗。戰局急轉直下,吳三桂一生中的最後一次賭博很快就失去了任何一絲成功的希望。

康熙十七年(1678年),起兵五年之後,六十七歲的吳三桂在絕境中痛苦死去。

三年之後,叛軍餘部被肅清。吳三桂的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包括襁褓中的嬰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ywmo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