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光緒有翁同龢這樣的老師真失敗 壞處多過好處

光緒有翁同龢這樣的老師真失敗 壞處多過好處

許多人都說,清朝是禍害中國的朝代,慈禧是禍害清朝的悍婦,光緒是懼怕慈禧的廢物!

光緒有翁同龢這樣的老師真失敗 壞處多過好處

這話一點都不假。特別是光緒掌政以後,西方列強和東方日本都看出中國是一塊肥得流油的肉,紛紛持刀扛槍,意欲對中國宰割。

但是甲午海戰失敗、把中國推向列強砧板,這絕不僅僅是慈禧光緒的原因,背後更有很多瞎鼓搗的人。

翁同龢(1830~1904),江蘇常熟(今蘇州常熟)人。晚清政壇的重要人物。先後擔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在光緒時期,因捲入“帝黨”與“後黨”的政治鬥爭被慈禧太后罷官。

他在書法藝術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以楷書和行書最為擅長。在清代書壇佔有重要地位,評價甚高。著有《瓶廬之詩文稿》、《翁文恭公日記》等。

翁同龢自幼稟性好學,通讀《四書》《五經》,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常熟縣學遊文書院。1845年應院試考中秀才;1856年考中狀元。

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讀同治帝。1875年又奉旨在毓慶宮行走,授讀光緒帝,前後達20餘年。

翁同龢學識淵博,除了正常教授《四書》《五經》等儒家必讀課外,還特意安排了許多中外史地、科技和早期改良主義著作,新學舊學兼顧,中學西學結合,循循善誘,引導光緒帝關心現實政治,留意中外大勢,清除積弊,力振綱紀。

翁同龢把他經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滲透在他從政、從教的實踐活動中,對近代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堪稱近代教育的第一導師。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緒帝擴大了知識領域,為以後發動維新變法運動打下了思想基礎。

如此看來這翁同龢不是挺好的嗎?但這人都有兩面性,翁同龢好處雖有,壞處卻更可怕。

翁同龢以帝師自居,對光緒言語失禮。據時人記載稱,一次與光緒爭執,翁同龢竟拿起硯臺扔向光緒,雖沒有擊中,但墨汁濺在光緒衣服上,翁的跋扈是公開的祕密。

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頗為複雜,他能總攬大權,並非因政績過人,而是靠其帝王師的身份,光緒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資源,因此翁同龢有極強的爭寵意識,在具體問題上,經常窺伺上意,見風使舵,立場極為飄忽。

在戊戌變法前,翁同龢的地位已經不穩,因他在甲午戰爭中是堅決的“主戰派”,結果清軍慘敗,“洋務運動”多年成果虛擲,清帝國陷入空前的危機中。翁同龢主戰,並不建立在對事實瞭解的基礎上,而是他看出光緒想借此戰擴張自己的權力,故主動奉迎君意。此外,翁同龢別有私心,刻意藉此營造自己忠君、堅韌、不妥協的歷史形象。

他雖是光緒的老師,但卻站在慈禧一邊,天天給慈禧捧臭腳。而且他是清流派帝黨的頭子,在朝中一呼百應,勢力非常大。只可惜,這麼大的勢力卻不為國家命運著想,只想著排除異己,窩裡反,起內鬨,把光緒的腦子全都給攪亂了。

他和以李鴻章為首洋務派針鋒相對,在日軍艦隊入侵的關鍵時刻,他們不一致對外,卻明爭暗鬥,結果讓日本人鑽了空子。翁同龢主管的軍機處掌管軍事,不但不補充軍備,反而剋扣軍費,致使北洋水師裝備老化,彈藥過期,直接導致戰爭失敗。

七千餘水軍葬身海底,中國被迫與日軍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中國的面子徹底丟光,日本徹底瘋了,以至後來大舉侵華,糟蹋中國達八年之久。

甲午敗後,翁同龢千方百計逃避責任,將失敗的原因推到李鴻章的頭上,認為李接戰不力,甚至提議將其斬首。

因為清朝,中國的歷史倒退了三百年,國威掃地,元氣大傷。其中太多這樣的人物,為一己之利而傷害了國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zxgx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