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蔣介石對廢帝溥儀三副面孔 曾想與滿洲國談判

蔣介石對廢帝溥儀三副面孔 曾想與滿洲國談判

溥儀在自傳中曾回憶道,土肥原賢二“向我問候了健康,就轉入正題,先解釋日軍行動,說是隻對付張學良一個人,說什麼張學良‘把滿洲鬧得民不聊生,日本人的權益和生命財產得不到任何保證,這樣日本才不得已而出兵’。又說什麼,關東軍對滿洲絕無領土野心,只是‘誠心誠意地要幫助滿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國家’,希望我不要錯過這個時機,很快回到我的祖先發祥地,親自領導這個國家,日本將和這個國家訂立攻守同盟,它的主權領土將受到日本的全力保護;作為這個國家的元首,我一切可以自主”。土肥原賢二的這碗迷魂湯令溥儀興奮不止,開始祕密籌劃潛往東北的行動。

蔣介石對廢帝溥儀三副面孔 曾想與滿洲國談判

此時蔣介石也從各種公開及祕密渠道瞭解到溥儀的動向,為了挽留溥儀,蔣介石授意高友唐專程到天津進行勸阻。高友唐曾當過清朝官員,以遺老自居,是溥儀在天津張園的座上客,後來到南京投靠了蔣介石,當上了國民黨監察院委員。高友唐這次銜命而來,一見到溥儀就開出了國民政府條件:蔣介石願意恢復《清室優待條件》,恢復溥儀帝號,每年照付優待費,或者一次付給一筆整數,可由外國銀行作保。至於住的地方希望選擇上海,假使想回北京,也可以商量,出洋也可以。總之,可以在東北和日本以外的任何地方“自由選擇住居”。

然而溥儀早已不對國民政府抱任何信心,他覺得“蔣介石根本不講信義,專門欺軟怕硬,因為怕日本人,現在看見日本人和我接近,就什麼條件都答應下來,等我離開了日本人,大概就該收拾我了……蔣介石再對我好,他能把江山讓給我嗎”。他寧願相信了日本人的所謂“諾言”,決定回到“祖宗發祥的地方”,“領導”那個日本人即將為他建立的“國家”,對高友唐帶來的這些條件,包括他一度極力要求的恢復《清室優待條件》,現在溥儀也通通不屑一顧地加以拒絕,他甚至氣哼哼地表示,“國民政府早幹什麼去了?優待條件廢了多少年,孫殿英瀆犯了我的祖陵,連管也沒有管,現在是怕我出去丟蔣介石他們的人吧,這才想起來優待,我這個人是不受什麼優待的”。高友唐碰了一鼻子灰,不死心又到北平向溥儀的七叔載濤進行遊說,仍然是毫無結果。

除了高友唐以外,國民政府還試圖通過溥儀的英文教師莊士敦做溥儀的遊說工作。九一八事變後,莊士敦代表英國外交部來中國辦理歸還威海衛等遺留問題,在離華回國途中,分別受到張學良、宋子文的接見,他們希望莊士敦說服溥儀放棄滿洲的計劃,但莊士敦同樣對國民政府持不信任態度,直接拒絕幫忙。1931年11月10日,在日本軍人的武裝護衛下,溥儀離開天津潛往東北,到長春就任偽滿洲國“執政”,走上了叛國之路。據此,1932年3月12日,中華民國正式釋出了對溥儀的逮捕令。

蔣介石眼中溥儀的“剩餘價值”

1934年溥儀又從偽滿“執政”搖身一變,當上了所謂“滿洲帝國”的皇帝,改年號為“康德”,在叛國投敵道路上越走越遠,與蔣介石領導的南京政府分庭抗禮,蔣介石此時似乎對溥儀開始另眼相看了,在設計的對日方案中給溥儀留了一席之地,現存臺灣“國史館”的蔣介石特交檔案中就有這樣的一組記錄。

1940年夏,法國在歐洲已經敗降、英倫三島保衛戰戰事正酣,日本帝國主義加緊推行“南進”政策,準備策劃更大的軍事冒險,因此想盡快解決中國問題,故而通過各種渠道向重慶的蔣介石提出願意撤兵議和的資訊。由於此時中國獲取國際援助的印支通道和滇緬路陸續被切斷,中國抗戰處於困難時期,蔣介石便動了一試和議的念頭,派遣時任《大公報》總編輯、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張季鸞赴香港活動,準備與日方進行接觸,在為張季鸞準備的各種材料中,有一份《處理敵我關係之基本綱領》尤為重要,其中提到了將日本人和溥儀區別對待,扶助溥儀的偽滿政權擺脫日本控制的設想。《綱領》甚至還設計出一個分兩步走的方案:“第一步使取得滿洲內政自治之政權,使該地漢滿蒙人民先脫離被佔領地人民之境遇”,“第二步與溥儀直接協商,先求得一過渡的解決辦法,而最後完全復歸於中國”。蔣介石為解決東北問題,竟然打起了毫無自由、形同木偶的溥儀的主意,在今天看來實在匪夷所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作為戰犯被帶到蘇聯。溥儀在蘇聯西伯利亞拘留期間,在生活上享受優待,還配有醫生、護士,為他檢查身體和治病。在溥儀看來,蘇聯主要是要嚴懲日本戰犯,不會對他怎麼樣,同時溥儀也擔心以後會落到蔣介石政府手中,遭到陳公博、周佛海那樣的下場,因此便萌生了一個計劃,先設法在蘇聯留下來,再伺機從蘇聯逃往英美去做寓公。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溥儀除了多次口頭向蘇方提出申請以外,還給蘇聯政府與斯大林寫信,申請准許他永遠留在蘇聯。

1946年,溥儀存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出庭作證,偽滿洲國的“皇帝”出庭,一時間成為世界各主要媒體的頭條新聞,蔣介石似乎又看到了溥儀的一點“剩餘價值”,南京國民政府官員奉命發表談話稱,溥儀在東京出庭作證後將引渡到南京政府並受審。1946年至1948年間,南京國民政府五次照會蘇聯政府,要求交還溥儀,“以便對他繩之以法”。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吳國禎也很樂觀地向記者表示:“偽滿傀儡溥儀,已被蘇聯當局拘捕,即將移交中國方面,因彼為戰爭罪犯也。”

南京的《中央日報》同期曾以“傀儡溥儀將交我國”為題做了報道。爾後還曾有一條短訊報道說:“中國希望引渡溥儀,蘇方並已一度允諾。然目前復予保留,這顯然是作為討價還價的依據。”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在日記中也記載了1946年3月7日蘇聯駐華大使來訪,想以溥儀作為當時蘇聯撤兵東北和中蘇經濟合作會談中的一個籌碼。面對國民政府的引渡請求,蘇聯考慮自身利益,未置可否,西方的一些人士據此揣測認為,蘇聯拒絕引渡溥儀,是準備將來把他送回東北,用於成立親蘇的“緩衝國”,就像日本人利用溥儀一樣,以“避免美國人和中國人利用溥儀來搞反對蘇聯的挑撥離間活動”。

時間到了1949年,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損兵折將、節節敗退,早已焦頭爛額,再也沒有精力去“關心”關押在蘇聯西伯利亞的末代皇帝溥儀了。新中國成立後,蘇聯再拘留溥儀已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了,經最高當局批准,蘇聯內務部於1950年8月1日將溥儀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處理,後於1959年獲得特赦,至此溥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名普通公民,也結束了他與蔣介石二十多年的恩怨糾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84ln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