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後趙建立者石勒的故事 石勒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後趙建立者石勒的故事 石勒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龍,初名石勹背,小字匐勒,羯族,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人。部落小帥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國時期後趙建立者,史稱後趙明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個奴隸皇帝。

後趙建立者石勒的故事 石勒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石勒發軔於第一次反東海王起義時,追隨牧帥汲桑投靠公師籓。石勒這個姓名是汲桑替他取的。後投靠漢趙(前趙)劉淵。石勒在漢人張賓輔助之下以襄國為根據地,先後滅了王浚、邵續與段匹磾等西晉在北方的勢力,又吞併曹嶷。前趙平陽政變後正式與劉曜決裂,319年十一月稱趙王,都襄國。329年吞併關中取上邽滅前趙。北征代國,令後趙成為當時北方最強的國家。石勒實行多項措施,推動了文教和經濟的發展。

石勒於建平四年(333年)患病,石虎入侍並詔不許親戚大臣見石勒,令無人知道石勒的病況。後又矯詔召命石勒用以防備石虎而出為外藩的秦王石巨集及彭城王石堪到襄國,將他們留在襄國,即使石勒知道後立刻命二人回到駐地,石虎仍然不讓他們回去,更騙石勒說二人已在歸途上。七月戊辰日(8月17日),石勒逝世,享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諡號明皇帝,葬於高平陵。

石勒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發明考試

史載“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訓十餘國小於襄國四門,簡將佐豪右子弟百餘人以教之,且備擊柝之衛”儘管國小在商周時就已存在,但如同大學在西漢時才得到完善,國小也在石勒興建教育時正式確立,以至於到了石虎時代“初,勒置大國小博士,至是復置國子博士、助教。季龍以吏部選舉斥外耆德,而勢門童幼多為美官”可見後趙的國小真正起到了教育兒童的作用。(當時國小為文字學的代稱。)

史載“以牙門將王波為記室參軍,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試經之制。”又“命郡國立學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顯升臺府。於是擢拜太學生五人為佐著作郎,錄述時事”

即是說石勒在每個郡都設立學官,負責當地的教育工作。並設立地方學校,每郡招收一百五十人,要經過三次考試才能畢業,作為國家的後備幹部來培養。

正是這種政策,才使後趙在人才的支撐下在石虎的暴政下依然能雄踞中原20年。

一種改革不可能一發即成,隋朝的科舉制度正是在這些嘗試下得以建立的,這一點,石勒是先驅者。

黃瓜由來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

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今河北邢臺)登基做皇帝后,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不赦。

有一天,石勒在單于庭召見地方官員,當他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打了補丁的破衣服來見他時,很不滿意。他劈頭就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慌亂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衣物都搶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頭請罪;石勒見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責。等到召見後例行“御賜午膳”時,石勒又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餚,銀盃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滿意地笑了。

自此以後,胡瓜就被稱做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到了唐朝時,黃瓜已成為南北常見的蔬菜。現在黃瓜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春黃瓜、架黃瓜和旱黃瓜。而聞名全國的品種乃是外形美觀、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寧陽刺瓜。

老拳毒手

當初,石勒與李陽是鄰居,每年常爭搶漚麻的池子,互相毆打。到石勒稱趙王后,對家鄉父老說:“李陽是個壯士,他為什麼不來,漚麻之事是貧民之間的怨恨,我如今正得到天下人的尊崇信任,難道還與一個平民為仇嗎。”便派人把李陽召來。李陽來後,石勒與他暢飲而互相戲諺,拉過李陽的手臂笑著說:“我以前厭恨你的老拳,你也飽嘗了我的毒手。”賞賜李陽一處宅第,任命他為奉車都尉。

石勒聽書

石勒不識字,叫別人讀《漢書》給他聽。他聽到酈食其勸漢高祖劉邦把六國的後代立為王侯,漢高祖馬上刻印,將要授予爵位,就大驚道:“這種做法會失去天下,怎能最終得到天下呢。”當聽到留侯張良勸阻漢高祖時,便說:“幸虧有這個人呀。”

鹿死誰手

石勒宴請高句麗和宇文屋孤的使者,酒興正濃時對徐光說:“我相當於自古以來開創基業的哪一類君主。”徐光回答:“陛下的神明威武巨集謀大略勝於漢高祖劉邦,才略卓犖絕倫超過魏武帝曹操,自三王以來沒有人可相比,可以說僅次於黃帝。”石勒笑著說:“人怎能沒有自知之明,你的話不是太過分了嗎,我如遇到漢高祖,必當北面而事奉他,與韓信、彭越並肩齊驅而爭為人先。倘若遇到光武帝劉秀,當共同馳騁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要光明磊落,如日月光明,不能像曹操、司馬懿父子,欺侮孤兒寡婦,以狐媚來奪取天下。我應當處在二劉之間而已,哪能與黃帝相比呢。”群臣都頓首齊稱萬歲。

拚命三郎

石勒,曾轉戰山西呂梁柳林縣,相傳他作戰英勇,有拼命三郎之稱。至今該縣留有“三郎堡”地名,為紀念石勒而傳名於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vo22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