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幼兒教育 >

安排是對孩子的一種控制嗎?

安排是對孩子的一種控制嗎?

安排孩子是一種控制麼?

安排是對孩子的一種控制嗎?

在家裡,小艾的一舉一動好像都在我眼裡:什麼時候在玩,什麼時候在吃東西,什麼時候跟小王子在打架。。。

就算隔著牆,用耳朵也一樣看得清楚。

然後就想:應該去彈琴了,

應該去寫字了,

應該睡覺了……

小艾往往看電視看得高興;跟小王子追追打打得正來勁;或者無所事事發呆的時候,

被我趕去做我覺得比較有建設性的事情。

小艾同學那個不願意……

事情的發展往往不如人願。

我有安排,小艾同學也有策略:那就是跟我磨,或者裝耳聾,然後等我發火的時候說我是火山。

小艾同學的小白眼翻多了,

我也覺得不對勁。主要是我自己不覺得有多開心。

我一直覺得感覺不對勁的事就一定有問題。

很多好的理論落實到實踐中,跟實踐者的關係很大。

否則會跟最初的意願背道而馳。

孩子的時間一定要有安排,

但是小孩子的時間如何安排?

安排是不是家長對孩子的控制?

以前是這麼認為,現在覺得不能一概而論。

我覺得孩子越小的時候,越該給他們多樣的選擇。

這樣的做法並不是讓他們立竿見影地學會什麼,

老實說,我對於六歲以前的孩子更關心他們自身的成長。

如果能做到自己喜歡的就堅持下去,這是人生的一種幸運。

以前我把小艾的一天都安排得很緊張,到點就要做什麼,

自己也感覺她像是一個被定時的機器。

她也順應過這樣安排,

首先感到不安的是我。因為我在她的眼裡看不到光芒,一句習慣性的“好的”回答得平淡無奇。

如果在她的行動裡看不到意願看不到渴望,

那就是這樣的安排沒有合上她內心潛在的需要。

這時候大人過於按自己的意願安排孩子的時間就是一種控制。

不過安排孩子的時間也會有很好的時候:

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我回得早的時候,會跟小艾親子共讀,

這是她很喜歡的時光。

書一般是她選的,如果讀到一半我們覺得沒感覺就放下再來一本。

圖書館借書的好處是不必因為一次失誤而強迫自己再來一次。

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

外界評價再高的書,如果我們讀不出滋味,一樣放棄。

不過,也許幾個月後撿回來又如獲至寶。

親子閱讀的時候,只要我拿著書往桌子前一坐,

小艾同學就象火箭一樣飛來了,當然,小王子一定跟著。

孩子小的時候,心靈是開放的,沒有那麼多成見和習以為常。

感覺靈敏,接受力很強。這是他們的優勢,

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和試探發現他的興趣所在。

班長介紹的橡皮筋理論,是挖掘潛力,循序漸進的技術,

如果能跟孩子內在成長的力量結合起來,

我覺得會很完美。

當發現一種安排既符合社會要求又符合她內心的願望,

剩下的是制度化堅持。

這樣可以按孩子內心的願望走,即所謂“聽從內心的召喚”,

又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他這方面的能力

而不至於因為對安全感的本能需要,盲目地選擇過多的技能讓孩子學,讓家長孩子心身俱累卻依然茫然。最後發現做了太多無用功。

而最大的損失也許是:孩子對自我認識的缺失,在將來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走彎路或者迷失。

春天到了,我們幾乎一下午都呆在樹林裡。

散步,騎車,用樹枝打架,

比較花與花的不同, 樹葉間各式各樣的綠色,

小傢伙們神采飛揚,

只要看見他們眼裡興奮的神色,我就知道選擇的對錯。

一個健康的孩子,一定是渾身透著生命能量的孩子。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jiaoyu/7d1x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