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育兒 >

早產兒常見的情況

早產兒常見的情況

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凡因胎盤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體重減輕到該胎齡正常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較平均數低兩個標準差以下者稱為小於胎齡兒(小樣兒,成熟不良兒)。亦把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早產兒常見的情況

如何判斷早產兒腦癱

早產兒腦癱症狀表現有以下4大特點。

(1)運動落後和主動運動減少:正常小兒3個月時俯臥位時會抬頭,仰臥位時有踢腿動作,而腦癱患兒很少有這些動作。

正常小兒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而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

(2)肌張力異常:腦癱患兒比正常兒張力低或增高。

(3)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經常有頭向後仰,6個月坐位時後倒,兩腿夾緊,把尿和更換尿布困難等等。

(4)反射異常:正常小兒頭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擁抱反射(如驚嚇一樣表現),一般6個月以後消失,而腦癱患兒不消失。還有其他各種反射異常。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體重、長時間吸氧的早產兒,其未血管化的視網膜發生纖維血管瘤增生、收縮,並進一步引起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和失明。以往曾稱為Terry綜合徵或晶狀體後纖維增生症,但後者僅反映了該病的晚期表現。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體重者,發生率可達60%~80%。

病因

因未完全血管化的視網膜對氧產生血管收縮和血管增殖而引起。正常視網膜血管約在胚胎36周發育達到鼻側邊緣,40周時達到顳側緣。此期內暴露於高濃度氧,引起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管閉塞,刺激纖維血管組織增生。

臨床表現

常見於出生後3~6周,臨床上分成活動期及纖維膜形成期。

1.活動期

(1)血管改變階段 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病程早期所見。動靜脈均有迂曲擴張。靜脈管徑有時比正常的管徑大於3~4倍。視網膜周邊部血管末梢可見如毛刷狀的毛細血管。

(2)視網膜病變階段 病變進一步發展,玻璃體出現混濁,眼底較前朦朧。視網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於赤道部附近,也可見於赤道部之前或後極部,該區域視網膜明顯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視網膜出血。

(3)早期增生階段 上述侷限性視網膜隆起處出現增生的血管條索,並向玻璃體內發展,引起眼底周邊部(大多數)或後極部(少數)視網膜小範圍脫離。

(4)中度增生階段 脫離範圍擴大至視網膜一半以上。

(5)極度增生階段 視網膜全脫離。有時還可見到玻璃腔內大量積血。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活動期病程為3~5個月。並不是所有病例都要經歷以上的5個階段,約1/3病例在第一階段,1/4在第二階段停止進行,其餘則分別在第三、四、五階段停止進行而進入纖維膜形成期。

早產兒奶粉要吃多久

早產兒奶粉是一種對特殊人群、特殊時期適用的奶粉(僅食用20—30天)。在國內產科現有的環境條件下,早產兒食用專用奶粉,或者用專用奶粉與母乳共同餵養的效果要好於單純用母乳餵養的效果。對於新生早產兒要吃多久早產兒奶粉?

早產兒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這些成分有助於早產兒的發育。 雖然早產兒在新生兒中佔的比例不大,但卻需要投入更大的精神去關懷,所以早產兒奶粉也應有一定的購買市場。

早產兒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這些成分有助於早產兒的發育。早產奶粉的特點是能促生長。低體重配方的早產兒奶粉是這樣的:糾正胎齡2月或者餵養到寶寶體重4~5公斤。只要寶寶體檢時,身高體重達到標準了,就能換成普通奶粉了,具體要諮詢醫生的。注意換奶粉要慢慢過渡,以免引起寶寶腸胃不適應。寶寶換奶粉應採取交替、漸進方式進行,整個轉換時間一般持續7天左右。

這就是本站養生線上小編為您介紹的“早產兒常見的情況”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另外,如果您還需要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您可以繼續閱讀我們為您推薦的文章。

標籤: 早產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yuer/m9n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