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電腦一族 >

38歲孫德棣中秋辭世 IT人過勞狀態再引話題

38歲孫德棣中秋辭世 IT人過勞狀態再引話題

南方網訊昨天(21日),三大入口網站及部落格中國不約而同地用黑色字型做成專題,“集體”悼念在中秋當天辭世的網易代理執行長、年僅38歲的孫德棣。在孫德棣生命的最後一年,這位網易的“救火隊員”依然靠打著點滴工作,這讓眾多IT界的風雲人物唏噓不已,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網際網路上的篇篇悼詞猶如副副輓聯,在慰問逝者家人的同時,大家在文中都不忘加上一句“願諸位同仁健康”。

38歲孫德棣中秋辭世 IT人過勞狀態再引話題

去年4月15日,網易曾公佈孫德棣因病休養的訊息。但當時對於孫德棣將“休假”多久,網易方面稱要看其身體狀況而定,而對孫究竟因患何病而做手術,則表示是“個人隱私,不便透露”。

網易執行長孫德棣先生辭世 年僅38歲

瞬息萬變的IT業界是目前快節奏、超負荷運轉的職場之縮影。據瞭解,上海70%到75%的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其主要表現是健康透支。專家指出,亞健康其實就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十字路口,如不注意保養的話可能會滑向過勞死甚至猝死。

CEO受命於危難之中

據網易公司的朋友說,幾天前還收到Ted(孫德棣的英文名)回覆的電子郵件,其中提出一些對工作的建議。據說孫德棣從去年4月得病後,一直在香港靠打點滴維持生命,但對網易公司的重要事務仍親自過問———通過電子郵件,網易公司的即時通訊產品“泡泡”,而不是電話———他認為那樣太浪費錢了。

孫德棣被業界廣泛關注始於2001年9月14日,他在網易內外交困時走向前臺。當時網易因誤報2000年度收入而無法按時提交合格的財務報表而受到納斯達克調查,網易股價跌入1美元以下並險被摘牌;而丁磊與前CEO黎景輝和COO陳素貞矛盾激化後導致後兩人離職。在網易前途撲朔迷離的緊要關頭,孫德棣被推到代理CEO的位置上。而在他上任後不久,美國投資者又提起了集體訴訟。幸好,他以樸實穩健的風格、對內部的強化管理、堅持保守的財務制度,結合丁磊對消費者需求的精確把握和對技術的專注,終於把網易帶出了困局,網易股價也創造了從0.63美元升到突破72美元的奇蹟。

在網易的員工看來,網易向前邁出的每一步都歷歷在目。“那時我們常加班,Ted每天9點之前肯定到,晚上11點多他辦公室的燈還亮著。”一位網易的老員工告訴記者,加班到深夜時,孫德棣會不經意間走到辦公桌前,詢問其今天是否開心,工作有沒有難處,然後相互鼓勵一下繼續開工。

為人隨和、低調和謙遜

2004年4月,網易公司曾對外宣佈孫德棣由於治病暫時休假,後在同年7月宣佈孫結束病假,重返日常工作崗位,但不料這竟是他生前最後一次公開亮相。

據介紹,去年,因為腸胃不適,孫德棣到香港一家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膽囊有些問題,需用微創技術做個小手術。沒想到,這個小手術竟然失敗並禍及其他。

本週一,丁磊給公司部分高層打來電話,悲痛地告知孫德棣已在前一天病逝。隨後,由暫時代替孫德棣工作的網易營運長董瑞豹和首席財務執行官李廷斌,代表公司對孫作出高度評價:“Ted在網易工作的近6年的時間裡,給每一位員工都留下了謙遜、儒雅、和藹可親的印象。他豐富的知識和卓越的管理才能更使得每一位與之合作和共事過的人都欽佩有加。Ted對每一件事都兢兢業業、正直無私,他對網易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一位已離開網易的員工回憶最後一次見到孫德棣時,對他很禮貌地說了一聲:“有機會再見”,他卻很和善地回答:“我當然還記得你,去年我們還開過會;不是有機會,是一定見得到。”

孫德棣曾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2003年亞洲之星”。而在這一期《商業週刊》的人物報道中,對孫德棣的評價是Unassuming(謙遜)。在記者採訪的數位網易人士口中,孫德棣也始終是一個隨和、低調、謙遜的老闆。

多數IT人感覺“壓力特大”

有人曾戲言,IT(資訊科技)就是I‘m tired(我累了)的縮寫。

孫德棣去世訊息傳出後,IT業界諸多知名人士一邊感慨孫德棣英年早逝,同時紛紛勸慰自己的同仁“注意身體”。其中部落格網CEO方興東“人生如狗”的說法最為觸目驚心,他引述了國外某本書的說法:“網際網路的時間尺度是以狗年來計算的,我們的一年相當於普通人的7年。”他認為應該警惕網際網路的節奏,因為“使命和理想很重要,但是生命依然高於一切”。

對這一觀點,電子商務的宿將王峻濤深有同感。在聽說了孫德棣的噩耗後,他特地嚴格了公司的規章制度,沒有特殊或重大事件,所有員工昨天起都不得加班。

“我決定今天改一改,提前一小時回家,看看天會不會真的塌下來。”王峻濤說:“其實事情永遠是做不完的,錢也是永遠賺不完的。換一個角度來看,IT業界的機會也是最多的。錯過了一個,也很快會湧現出下一個。”

缺乏休息是“過勞死”導火索

雖然孫德棣的死因尚不明確,但很多人認為,工作過度勞累使其長期處在亞健康狀態,有可能是其最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上海社科院亞健康研究中心科研部副主任張業先介紹,上海70%到75%的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其主要表現是快節奏、超負荷、健康透支。

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楊新春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推算,目前中國每年大約有60萬人發生猝死,而且猝死者正日趨年輕化,勞累、生活不規律、開夜車、高度緊張往往是猝死的誘因。

仁濟醫院神經外科王桂鬆博士接受記者採訪時則強調,缺乏休息往往是猝死的導火索。據王桂鬆介紹,猝死的最後元凶一般是心血管疾病或者腦血管疾病。往往是休息狀況太差導致血管痙攣,繼而神經調節失靈,最後導致心臟或大腦缺血。

王桂鬆提醒市民,應該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學會心理調節,讓神經放鬆。像孫德棣這樣邊打點滴邊工作,王桂鬆覺得不可取:“即便是康復了也要休息調整一段時間才行。”

“過勞死”敲響警鐘

最初聽到“過勞死”這個概念還是在20多年前,當時著名學者蔣築英的猝然離世便留下了“英年早逝”的一片嘆息聲。近年來相繼因“過勞死”過世的公眾人物,再次給人們敲響了珍愛生命的警鐘。

[相關連結]

■2005年8月5日,年僅36歲的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導何勇,因“彌散性肝癌晚期”與世長辭。

■2005年4月12日,著名藝術家陳逸飛,終積勞成疾,病情惡化,在導演《理髮師》時因胃出血猝然病逝,享年60歲。

■2004年11月,當時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患腸癌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年僅38歲。

■2004年4月8日,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時,心臟驟停突然辭世,享年54歲。

IT工作環境“九宗罪”

電磁輻射損傷免疫力;腦功能減弱;灰塵場刺激面板;頸肩腕綜合徵;電腦憂鬱症;電腦躁狂症;乾眼症與電腦眼病;恐怖滑鼠手;中樞神經失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diannao/8vy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