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 >疾病調理 >

食物療法的歷史

食物療法的歷史

食物療法,簡稱食療,是指有目的地選擇某些食物作為主食或輔食,以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目的的方法,是中醫學特有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在食療本草學的基礎上充實、發展起來的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具有淵源流長的過去。

食物療法的歷史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類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人體生命活動必須依靠攝取食物來維持。人類在尋找認識食物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某些食物的防病治病作用。從這一點說,食療是在自覺或不自覺之中產生的,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逐漸成長起來的一種療法。我國的食物療法,歷史悠久。據《周禮·天官》記載,遠在公元前5世紀以前,我國已有“食醫”的設定,食醫專門掌管食療之事,安排帝王的一日三餐和四時飲食。這就充分說明我國古代已經非常重視飲食與疾病的關係了。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飲食療法又有了一定發展。如當時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相結合的醫書,對飲食的配伍,飲食對五臟的影響及其治療禁忌等方面,都有很多論述。如《素問·五常政大論》中記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素問·痺論》中還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記述。並在《素問·髒氣法時論》中明確提出膳食配伍的原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強調各類食物應互相調配、取長補短,這樣才對身體有益。我國第一部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收載了許多有治療作用的食物。《漢書·藝文志》載有《神農黃帝食禁》七卷。據考證屬東漢時期的出土文獻《五十二病方》和《醫簡》中記載的五十餘種病,其中半數左右可以食療或以食養之。《醫簡》還記載了飲食宜忌和食物作為藥引與賦形劑。東漢傑出的醫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採用不少食物進行治病,如迄今為止仍在廣泛使用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是典型的食療方。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用蒜泥加醋治療嚴重的蛔蟲性嘔吐病,開了食療用於急症的先例。

晉唐時期,中醫食療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無論在食療的理論及其具體治療方法上,都有新的發現和提高。僅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四十多種有關食療方面的書籍問世,東晉葛洪在《肘後方》中記載了用海藻酒治療癭病,用豬胰治療消渴病,用豆類、牛奶治療腳氣病等。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發展和豐富了食療的內容。書中設有食療專篇,專論各類食物的醫療作用。收載食物150多種,分果實、菜蔬、穀米、鳥獸蟲魚四門論述,提出用豬肝治療夜盲症,用穀皮、米粥等預防腳氣病。並指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孟詵著《食療本草》,共載食物藥241種,是我國第一部食物療法專著,可惜原書已佚,其中部分內容在後世的本草書中被片斷引用而保留下來。咎殷所著《食醫心鑑》也是一部食療專著,而且還是一部比較系統和完備的食物療法專書,很有實用價值。楊曄撰寫的《膳夫經手錄》,載有植物18種、魚2種、禽5種,主要記述了食物的性味和不同食法。唐代時期的食療已形成了專科,並在食物的品種及治療上均大大地拓寬了應用範圍。

南朝齊樑間的陶巨集景總結前人本草經驗,寫成《本草經集註》,首創把藥物分成八類,其中有三類,即果、菜、米食屬於食療食物。

到了宋代,以飲食作為防病治病的方法已很普遍,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王懷隱等人主持編寫的《太平聖惠方》載有28種疾病的食療方法,書中介紹了不少營養豐富的藥粥,直到現在仍在臨床上廣泛使用。陳達臾的《本心齋蔬食譜》中載蔬食二十譜,別具一格。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載各種食物102種,有葷有素,有茶點飲料、糕餅羹菜、粥飯果品等,琳琅滿目,豐富多彩,單純以食物為主進行治病和養生,與前人的藥食合用大不相同。陳直的《養老奉親書》,是一本老年疾病治療保健學專著,非常重視老年人的食治與食養,載有食療方劑162首,並詳細介紹了這些食療方的烹調方法、適用證候及注意事項,仍有較高的現實指導意義。

金元時代,李杲極力提倡補養脾胃的重要性,強調飲食調治在脾胃病治療中的作用;張從正主張用食物補虛,倡導“養生當論食補”,“精血不足當補之以食”,在其所著《儒門事親》一書中,記載了一些以食治病的病案。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著《飲膳正要》,其書三卷,載200餘種食物,詳述了每種食物的性味、功用、主治,還載有61個食療方,並記述許多飲食宜忌,如妊娠食忌、飲酒避忌等。吳瑞編著的《日用本草》,全書分米、谷、菜、禽、獸、魚、蟲等八門,共載錄食物540多種,也是元代一部有代表性的食療專著。

明代盧和著《食物本草》,主張多吃素食蔬菜,少吃肉食,認為這樣可以疏通腸胃,無窒滯之患。朱棣主持編寫的《救荒本草》,載有400多種可食的野菜,不僅可備荒年食用,而且擴大了營養價值較高的野菜食用範圍,是食療營養上的一個發展。明代有影響的書籍,如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高濂著的《遵生八箋》、徐春甫著的《古今醫統》,寧原著的《食鑑本草》等,都對豐富食療品種和治療方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明代對食療學的認識水平較其前代有很大提高,也較其前代有較太的發展。

清代,食療受到醫家的普遍重視,這個時期有關食療的著作甚多。主要的有沈李龍編著的《食物本草會纂》、章杏雲編著的《調疾飲食辨》、費伯雄編著的《食養療法》、王孟英編著的《隨息居飲食譜》、陳修園編著的《食物祕書》、袁子才編著的《隨園食單》等,均從不同角度豐富了食療學的內容。

中醫食療學源遠流長,從上古時期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萌芽和發生,經過歷代醫家的補充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體系,積累了豐富的運用日常飲食物進行保健防病和治病的經驗。

標籤: 療法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yinshi/jibing/947x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