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生活百科 >居家生活 >

與消化系統關係最密切的細菌是什麼

與消化系統關係最密切的細菌是什麼

與消化系統關係最密切的細菌是什麼

與消化系統關係最密切的細菌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可以抵禦消化道內的胃酸,在進入胃黏膜上皮細胞生存繁殖的過程中能產生大量毒素和侵襲因子,然後導致消化性潰瘍、胃炎、胃癌等一系列病變。

幽門螺桿菌還可能促進胃酸的分泌,進而使胃黏膜和十二指腸黏膜的損傷變得更加嚴重,然後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中約10%會發展為消化性潰瘍,潰瘍嚴重或經久不愈者可能會導致胃癌。如果消化性潰瘍患者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應及時至醫院就診接受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

消化系統從口腔延續到肛門,負責攝入食物、將食物粉碎成為營養素、吸收營養素進入血液,以及將食物的未消化部分排出體外。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直腸和肛門,還包括一些位於消化道外的器官:胰腺、肝臟和膽囊。腸道菌群主要位於下消化道結腸及直腸中,因此腸道菌群與消化道的關係最為密切,幾乎所有的消化道疾病均與腸道菌群有著相關的聯絡,其中炎症性腸病(IBD)、腸易激綜合徵(IBS)、功能性消化不良(FD)、結直腸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硬化、胰腺疾病與腸道菌群的關係研究尤為火熱。

1、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癌腫的增大而表現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瀉、腹瀉與便祕交替、區域性腹痛等症狀,晚期則表現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目前,儘管腸道菌群的確切作用及其在介導致癌方面的機制尚未明確,但是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在結直腸癌的發生和發展中可能發揮重要的作用;菌群的種類、數目及其代謝產物的改變與多種疾病包括炎性腸病和結直腸癌等有密切的聯絡。

2、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IBD)為累及迴腸、直腸、結腸的一種特發性腸道炎症性疾病。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甚至可有血便,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有許多研究表明, 細菌是IBD的促發因素,活動期UC患者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菌數量較正常對照組呈顯著減少;腸桿菌數量較正常組有顯著增加,腸球菌及小梭菌也有增加的趨勢。表明活動期UC患者的益生菌減少和腸桿菌等條件致病菌增加導致腸菌群失調,這種失調可能是UC的發病因素之一。而緩解期UC患者的雙歧桿菌、腸桿菌及其它細菌數量較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差異提示UC患者腸道菌群的改變程度與UC的病理改變嚴重程度具有一定關聯。由此可見,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關係密不可分。如果腸道出現問題,腸道菌群紊亂,那麼身體健康也會遇到威脅。因此,保護好腸道健康,建立腸道菌群生態系統平衡至關重要。


標籤: 消化系統 細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baike/jujia/n7zp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