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春秋戰國政治家晏嬰的墓地為什麼會被人摧毀

春秋戰國政治家晏嬰的墓地為什麼會被人摧毀

晏嬰(前578-500),字仲,史上稱他為“晏平仲”,他是春秋時期齊國的一名大夫。也是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的父親是齊國上大夫晏弱。在生活中,他的生活簡樸,擁有謙恭下士的稱號。對於他的長相,距歷史記載,晏嬰的身材不高,面容較醜。在齊靈公二十六年時期,由於晏弱的生病去世,於是晏嬰繼承父親的官位成為上大夫。

春秋戰國政治家晏嬰的墓地為什麼會被人摧毀

晏嬰繼任父親職位,曾相繼擔當了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這三朝的卿相。輔政時間長達大概60多年。晏子在崗位上有勇有謀,愛民如家人一般,從來不辜負皇帝給予的使命。也算是春秋時期的一位人才。他頭腦機靈,能說會道,善於辭令,在出使楚國時,還曾舌戰楚王,用自己機智的頭腦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在朝政上,屢次上奏齊國君王。在外交上,處事靈活有度,堅持自己一貫的原則,臨危受命,不辱使命。保衛了齊國的國家威嚴。

《晏子春秋》一書中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晏嬰的所作所為,包括他的思想,言行舉止,生平事蹟等等,這本書算是我國最早的一短篇言行集。據說這本書的作者是晏嬰的後人為記念其所撰寫的。但也有人說,這本書是後人經過各方面的收集晏嬰的言行事蹟所編纂的一本書。對於治國之道,晏嬰施政的內容主張“仁政愛民”的思想學說。

晏嬰二桃殺三士

當初,齊國在管仲的管理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在管仲去世後100多年的時間裡,齊國就出現了一位能和管仲齊名的人物--就是現在大家稱呼的晏子。關於這個人物的智慧能夠從多個故事中體現,“二桃殺三士”就是其中的一個了。

至於事情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位人物力氣大的出奇,能夠單手打死老虎,因此在齊國非常有名,一般人都不敢惹他們三個。有一天,晏子從他們身邊走過,並恭敬的向他們示意,結果這三人假裝看不見的樣子,置之不理,看起來十分失禮。

當時的晏子地位絕對高於這三人,他們三人對他都這麼無禮了,更不要說其他官員了。於是晏子很生氣的進諫齊景公,一進門就對他說;“聽說,賢能的君王的勇士,對內可以阻止暴亂,對外可以震懾外敵,上面的人讚揚他們,下面的人佩服他們,所以他們擁有尊貴的地位,豐富的俸祿。而放眼當下,君王您的勇士對上不行君臣之禮,對下不講究長幼,對內不能穩亂,對外不能誘敵。這些禍國殃民的人是否應該儘快除去。”景公領會到晏嬰的意思,也認為這三人確實無禮,可是一時又沒有什麼辦法可行。

景公說道;“這三人力氣極大,與之拼搏,恐有不勝。”晏子則說道;“這人雖然力氣大,不害怕強敵,不敬長幼之尊。”趁機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三人兩個桃子,並對他們說;“你們三個人就以個人的功勞來分桃子吧。”誰知,他們三人為爭桃子而撕破了臉,扭打在了一起。晏子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將他們三人除掉了。

晏嬰墓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的兒子。在周敬王二十年,晏嬰病逝。晏嬰不死君難,棄個人小義而逐國家、百姓之大利,以國富為己任,造福大眾百姓,並義於名而利於實,成就了司馬遷心中“義”於“利”融合的理想境界。

作為後世紀念,據說晏嬰的墓地在齊國故城的宮城北門外。也是在今天的齊都鎮永順村東南方向350米。整個墓高約為11米,南北長度為50米,東西長度為43米。在他的墓前立著一幢明萬曆二十六年五朋石碑,上面篆刻著“齊相晏平仲之墓”和兩方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在1981年時,在墓的周圍重新建造圍牆,圍牆的門面向南面開啟。

據說在河南省的滑縣焦虎鄉晏口村東北半公里的地方也有一座晏子墓。它的長、寬、高長度分別約13.5米、12.5米、1.1米。根據流傳,在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宴嬰被奸臣實施軍裂的殘酷暴行,百姓們為他受到的苦,感到極為悲痛,於是暗地裡將他的屍體埋葬在這裡。後來不知奸臣從哪裡得到的訊息,得知宴嬰被埋葬於此,於是便命人將他的屍體挫骨揚灰。為了保住他的墓,人們便建造許多假墓來迷惑奸臣。但假墓也相繼被挖掉,也只有這座墓地儲存到現在。

後世的人對晏子都是非常的尊敬,對他的機智勇敢和高風亮節的品質,都表示了深深好的懷念。許多詩人都為他作詩,表達了對他無限的懷念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7d24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