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北宋政治家呂夷簡的故事 呂夷簡軼事典故有哪些

北宋政治家呂夷簡的故事 呂夷簡軼事典故有哪些

呂夷簡(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壽州(治今安徽鳳台)人。祖籍萊州(今屬山東),後移家壽州(治今安徽鳳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呂蒙正之侄,光祿寺丞呂蒙亨之子。

北宋政治家呂夷簡的故事 呂夷簡軼事典故有哪些

鹹平三年(1000年),呂夷簡登進士第,初補絳州軍事推官。後以刑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宋仁宗即位,進右諫議大夫,以給事中職參知政事。天聖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明道二年(1033年)罷相,不久復職。景祐二年(1035年),加右僕射,封申國公。次年,因與王曾爭事,二人同時罷相。康定元年(1040年),由判天雄軍復入相。慶曆元年(1041年),徙封許國公,判樞密院,改兼樞密使。次年,因病以太尉致仕。慶曆四年(1044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師、中書令,諡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廟庭。寶慶二年(1226年),理宗圖其像於昭勳閣,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呂夷簡輔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臨朝聽政的情況下,正確處理北宋國內國外諸多矛盾,保證了北宋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為宋代名相之一。有集二十卷,已佚。《全宋詩》錄其詩十一首。

呂夷簡軼事典故有哪些

借花喻己

夷簡在西溪(今江蘇東臺)任官時,算是愛民好官,當時西溪人家都種植牡丹花,呂夷簡到任後受其感染,也植牡丹一株,聊以自慰。他圍以朱欄,悉心呵護,竟然花開百朵,成為海濱盛事。呂夷簡月下看花,情不能己,當即賦《詠牡丹》一首:異香濃豔壓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開向東風應有恨,憑誰移入王侯家?呂夷簡以花自喻,其懷才不遇之情溢於言表。呂夷簡離任後,西溪人專門修建“牡丹亭”,刻其詩以為紀念。

化解危機

宋仁宗慶曆年間,石介作《慶曆聖德頌》,對當朝的人批評得很嚴厲,尤其對於夏竦更是詆譭斥責。不久,朝中發生黨派之爭,石介因罪免職回鄉,病逝。

當時山東有一個舉人孔直溫謀反。有人說孔直溫曾是石介的學生,於是夏竦就說石介實際上沒有死,是逃到北方胡邦去了,仁宗就下詔限制石介兒子的行動,又派使者告訴京東刺史,要挖開石介的棺材看看。

當時呂夷簡任京東轉運使,對仁宗的使者說:“如果開啟棺材發現是空的,表示石介果真逃到北方,這樣雖然殺他兒子也不為過;萬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無故挖開人民的墳墓,要怎麼對後世交待呢?”

使者說:“但是又如何回覆皇上的旨意呢?”

呂夷簡說:“石介去世後一定有為他辦理殯殮的人,又內外親族和參加喪禮的門生恐怕不下數百人,你都發公文去詢問他們,如果沒有不同的說法,就命令他們都寫保證書,保證不說實話要依軍令處罰,這樣就可以對皇上交待了。”

使者照他的話去稟告仁宗,仁宗也明白這件事是夏竦誣陷之詞,不久便降旨釋放石介的妻子兒女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rdl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