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唐朝假太監仇士良:一生殺死二王一妃四宰相

唐朝假太監仇士良:一生殺死二王一妃四宰相

據史書記載:仇士良共殺二王、一妃、四宰相,雖貪酷二十餘年,卻因弄權有術,始終恩禮不衰。他生前被封為楚國公、兼統領左右神策軍,知內省事,死後追封為揚州大都督。這樣一個血債累累的假宦官,究竟是如何竊國弄權,而又能恩禮不衰的呢?

唐朝假太監仇士良:一生殺死二王一妃四宰相

仇士良,字匡美,循州興寧(今屬廣東惠州)人。唐順宗時進宮為太監(又一個生根不淨的假太監),被分撥到太子李純的東宮。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逼迫唐順宗禪位於太子。太子李純即位,是為唐憲宗。憲宗即位後,凡擁立自己為帝的宦官都被加封進爵。仇士良雖然不是擁立唐憲宗的主謀,但因曾是太子東宮侍奉,也升為內給事。不久又出任平盧、鳳翔監軍,從此走上政治舞臺。

從唐憲宗元和年間到唐文宗大和年間,仇士良數次出任內外五坊使。五坊指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這些鷹犬專供皇帝狩獵作樂使用。每到秋高氣爽之際,仇士良一夥便到京郊去放鷹走狗。所到之處,地方官員都需供飯奉酒,弄得到處雞犬不寧,地方官員敢怒不敢言。時人對此起了一個專門名稱,叫做"供奉鳥雀"。史書上稱仇士良一夥的胡作非為"暴甚寇盜"。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憲宗開始服用壯陽長生藥,性情變得暴躁多怒,陪侍左右的宦官,經常被斥責甚至被殺。第二年,唐憲宗被宦官王守澄的同黨陳弘志所殺,王守澄等宦官擁立唐穆宗李恆繼位;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唐穆宗病死,唐敬宗繼位,他比穆宗更荒淫無度。寶曆三年(公元827年),宦官劉克明又把唐敬宗殺死在更衣室裡,並擁立絳王李悟為帝。另一派宦官王守澄等聯合宰相裴度誅滅了劉克明等,迎唐穆宗的兒子、唐敬宗的二弟,江王李涵(即李昂)出來當皇帝,是為唐文宗。在這些變亂中,宦官命運生死未卜,起落無常,而仇士良的地位卻一直都沒有受影響,看來他是善於窺察風向,及時投向得勢的那一派宦官的。

唐文宗為了翦除尾大不掉的宦官,祕密毒死了王守澄。王守澄死後,仇士良乘隙而出,擔任了左神策軍中尉,從此掌握了禁軍,並形成了一個新的以他為首的宦官集團。

王守澄是擁立唐文宗的老臣,由於是祕密鴆殺,對外並沒有宣佈他的罪狀。同時為了安撫其他宦官,唐文宗詔命定於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把王守澄安葬在京東滬水上的白鹿原,所有宦官前去送葬,這是一個難得的清除誅殺宦官的好機會。

但由於謀劃不周,李訓、鄭注謀誅宦官的計劃徹底失敗了,一干人等被一網打盡。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甘露之變"。甘露之變一敗於李訓等密謀不周,用人不當;再敗於仇士良的奸猾與殘酷。結果是舉事者身首異處,連累公卿重臣慘遭殺戮,以致朝廷上出現"公卿半空"的情景,朝廷從此成了宦官集團的天下。

在“甘露之變”中,仇士良成功的劫持了皇帝,挾天子以誅群臣,瞞過了天下的耳目。他成了宦官的大頭目,加官封爵,當上了右驍衛大將軍,另一個宦官頭目魚弘志當上了右衛上將軍兼中尉,朝政大權全部控制在了宦官集團的手中。

仇士良手毒心狠,“甘露之變”後,他一手遮天,氣焰更盛。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此時,“宦官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仇士良為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以追查“甘露事件”為由,對不依附自己者一概貶殺。一時間,京城內屍橫遍地,一派肅殺氣氛。僕射令狐楚對唐文宗說:"參與李訓事件的人都已被殺,他們的族人也都盡滅。如今暴屍橫籍,腐臭難聞,實是慘不忍睹啊。"文宗聽後也很傷心,下令將宰相王涯等人的屍體埋葬。仇士良聞知後,怒不可遏,私自令人掘其墳墓,將屍骨扔到河裡,以洩心中之恨。

“甘露之變”後,仇士良對唐文宗一直懷恨在心,屢次想廢掉他,另立一個更聽話的傀儡。當他找值班的翰林學士崔慎起草換帝詔書時,只因崔慎對草擬詔書誓死不從,仇士良才免強罷手。

唐文宗在仇士良的挾制下,苦悶鬱煩,只好飲酒求醉,賦詩遣愁。而仇士良也只允許他吃喝玩樂,不准他過問國家大事。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唐文宗在一次朝會後,曾涕泣曰:“今日朕受制於家奴,還不如周赧王、漢獻帝受制於諸侯大臣”。由於長期抑鬱,唐文宗終於病倒了。開成五年正月,唐文宗已病得不能下床,便命樞密使劉弘逸、薛季稜叫來楊嗣復和李珏,囑咐他們輔助太子李成美監國。

仇士良、魚弘志得訊後,於當天晚上就偽造詔書,廢太子為陳王,立潁王李炎為皇太弟,負責處理軍國大事。第二天,帶李炎登上朝堂接見百官。唐文宗聞知後,也無可奈何,群臣更是沒有人敢反對了。

兩天後,唐文宗帶著無限的惆悵和憂傷,病死在長安宮的太和殿。宰相李珏、知樞密使劉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陳王李成美監國。但仇士良、魚弘志卻矯詔,於十六王宅迎立皇太弟潁王李炎為帝,是為唐武宗。

仇士良的爪牙們倚仗仇的權勢,在京城地區姿意橫行,京兆尹張仲方懼不敢管胡作非為的禁軍,被改為司農卿。而薛元賞作了京兆尹,一次,元賞到李石家拜會,剛到府中,聽到李石與人在廳中爭吵十分激烈,便派人去偷看,原來是神策將軍與李石在吵,薛元賞快步走進廳中,對李石說:“相公輔佐天子,綱紀四海,今近不能制一將軍,使無禮如此,何以鎮服四夷!”然後密命自己的護衛等在下馬橋旁,神策將軍出來經過時,擒住,等元賞來到時,神策將軍已跪在道旁聽候處置了。這時,有黨羽飛報仇士良,仇士良派一宦官趕來說:“中尉請京兆尹前去有事商量。”薛元賞說:“屬有公事,行當繼至。”遂杖殺了神策將軍。

然後,薛元賞換上待罪的服裝到仇士良那裡,仇士良盛氣凌人地質問:“痴書生何敢杖殺禁軍大將!”薛元賞說:“中尉,大臣也,宰相,亦大臣也,宰相之人若無禮於中尉,如之何?中尉之人若無禮於宰相,庸可恕乎!中尉與國同體,當為國惜法,元賞以囚服來,惟中尉死生之!”薛元賞不亢不卑的一席話,使仇士良銳氣減了許多,又想神策將軍已死,元賞所說符合法律,不好治罪,就強裝歡顏,留元賞飲酒,顯示出了仇士良的狡黠,不能加罪就籠絡,把報復埋在心裡。此事後,禁軍們收斂了許多。

公元839年(開成四年)11月,得病的文宗在思政殿閒坐,問值班的學士周墀:“你說朕象前朝的哪一代君主?”周墀回答:“陛下乃堯舜之主!”文宗搖搖頭,嘆口氣說:“朕怎麼敢比堯舜,我所以問你,是讓你看我象不象周赧王和漢獻帝?”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亡國之君,周墀十分吃驚,急忙說:“他二人怎比陛下的聖德!”文宗說:“他二人是受制於諸侯,而今朕是受制於家奴,從這一點來說,聯還不如他二人吧!”說著眼淚流下來。

公元840年(開成五年)文帝病死,他詔令侄子敬宗繼位,仇士良因為敬宗不是他立的,就殺了敬宗,另立文宗弟李炎為皇帝,即武宗,年號會昌。因武帝是自己立的,仇士良更加猖獗,竟對武宗指手劃腳,凡武宗所寵的人,無論樂工,還是內侍,皆誅殺貶謫。武宗剛毅果斷,喜怒不行於色,對於仇士良採取“內實嫌之,陽示尊寵”的辦法,接著任用李德裕為相來排斥仇士良。仇士良已感覺出自己被武宗疏遠,於是就用鼓動禁軍鬧事的陰謀妄圖擠走李德裕,奪回自己的地位。公元842年(會昌二年)10月,李德裕起草赦書,減禁軍衣糧及馬芻粟,便鼓動禁軍譁變,圍攻李德裕,藉此剷除他。李德裕看穿了仇士良的陰謀,急速求見武宗,武宗大怒,立即派人對神策軍宣旨:“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爾渠敢是?”於是風波平息,仇士良未得逞,至此後,仇士良日夜不安,自知作惡多端,說不定那天就大禍臨頭。不久,武宗就把他削為內侍監,知省事。

843年(會昌三年),他請求告老還鄉,太監送他走,他還對黨羽們傳授駕駛皇帝的經驗:“不要讓天子閒著,應該常常以奢靡來掩住他的耳目,使他沉溺於宴樂中,沒工夫管別的事情,然後我輩才能得志。千萬不要讓他讀書,不讓他接近讀書人,否則,他就會知道前朝的興亡,內心有所憂懼,便要疏斥我輩了。”

武宗並沒有放過他,第二年,削去他的官爵,抄了他的家,僅留下他一條性命,不久,仇幹良病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yow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