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陳其美和蔣介石情同手足 揭祕“蔣家天下陳家黨”

陳其美和蔣介石情同手足 揭祕“蔣家天下陳家黨”

本文來源於《 環球人物 》(2008年第23期)劉心印 原標題:蔣陳兩家關係很複雜

陳其美和蔣介石情同手足 揭祕“蔣家天下陳家黨”

陳澤禎現在的身份是麵包店老闆。在北京很少人知道,這個談起麵包就眉飛色舞、滔滔不絕的“麵包老爹”有著怎樣顯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是國民黨元老、孫中山的左右手、蔣介石的拜把子大哥陳其美;他的兩位堂伯是國民黨CC系創始人陳立夫、陳果夫;他的父親是臺灣著名企業家和金融家陳惠夫。

而提到陳氏家族,陳澤禎習慣說“他們陳家”,好像自己不是陳家的一份子,他說這麼稱呼是為了讓自己“更客觀”。 陳澤禎曾做過12年臺灣《聯合報》駐日特派員,他把“客觀”看得很重要。

祖父和蔣介石情同手足

陳氏家族的興起,要從陳澤禎的祖父陳其美說起。

陳其美1878年出生於浙江湖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兄弟三人,陳其美排行老二,兄長陳其業(陳果夫、陳立夫的父親)、弟弟陳其採。當時的陳家並不富裕,陳其美28歲靠當清軍都統的弟弟資助,才得以留學日本。在日本,他結識了孫中山,後加入同盟會,與黃興一起成為孫中山的左右手。

陳其美

1908年,蔣介石到日本振武學校留學,同年加入同盟會,與陳其美結識。“蔣介石是我祖父一手提攜起來的,”陳澤禎說,“辛亥革命時期,我祖父給當時在日本的張群、蔣介石等人發電報,要他們馬上回國參加革命,還有何應欽,那時都是我祖父的助手。”

1913年二次革命時,陳其美被推舉為上海討袁總司令,與袁世凱公開決裂。“袁世凱曾派人找我祖父,送給他一大筆錢,讓我祖父不要反對他,去國外舒舒服服地做寓公(凡流亡寄居他鄉或別國的官僚、士紳等都稱“寓公”)。我祖父不肯收,他就派人帶口信說,那些錢早晚要用在你身上,意思是會派人暗殺他。”

當時宋教仁已經被袁世凱暗殺了,孫中山很擔心陳其美的安危。“我祖父知道自己很可能會死,就把蔣介石推薦給孫中山,說您如何寄希望於我,請如何寄希望於蔣介石。”為了提高蔣介石的地位,陳其美與比他小9歲的蔣介石結拜為兄弟。

陳果夫

1915年初,陳其美在上海和江浙一帶,先後策劃了一系列反袁軍事行動。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在上海日本友人山田純三郎的寓所被袁世凱派的槍手所殺。“他的朋友不敢收屍,是蔣介石將祖父的遺體帶走安葬的。”

“祖父遇刺後的第二年,孫中山率上萬人為他在湖州老家舉行了國葬。1995年我第一次回國到湖州時嚇了一跳,那個陵寢的規模是全國第二大的,湖州人叫它‘小中山陵’。”陳澤禎說。

陳其美去世時,長子陳先夫四歲,次子陳惠夫只有兩歲。“蔣介石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把我的兩個堂伯陳果夫和陳立夫拉攏在自己身邊。”1925年,留美回國的陳立夫任蔣介石機要祕書。1926年,陳果夫當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任中央組織部代部長。1929年,29歲的陳立夫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同年,35歲的陳果夫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成立國民黨中央政治幹部學校。兩兄弟掌管國民黨黨務機構,至此有了“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

陳果夫是哥哥,比陳立夫大6歲,但現在提到他們兄弟,人們習慣把弟弟陳立夫的名字排在前面。陳澤禎解釋說:“這是因為陳果夫身體不好,辛亥革命時期就患上了肺結核病,陳立夫的名氣比哥哥要大吧。陳立夫成立了‘中統’,又建議成立‘軍統’,國民黨中很多聲名顯赫的人物都出自他的門下。”

堂伯陳立夫在美國養雞

陳澤禎告訴記者:“人家都說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其實他們三家是聯姻的,陳家與宋、孔兩家沒什麼來往,和蔣家就很複雜了。蔣、陳兩家的關係,有感情層面的,也有政治層面的,兩方面互相影響,這一點在到臺灣後體現得更明顯。”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蔣介石面臨黨內空前的壓力。蔣介石、孫科、陳果夫三個人曾在一起商量,誰來承擔丟了大陸的責任?陳果夫說,如果有機會重回大陸,軍事重於政治,那麼一定要保蔣介石。這個責任就由陳家來擔吧。

於是,1950年7月26日,蔣介石宣佈由他指定的中央改造委員和中央評議委員名單,陳果夫只得了箇中央評議委員的虛銜,陳立夫則完全被排除在外。

1950年8月,陳立夫以參加道德重整會議的名義,帶全家離開臺灣去了歐洲,後來定居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小鎮,開始了遠離政治的生活。陳澤禎說,有人說陳立夫是被蔣介石罵走的,那是謠傳。“蔣介石愛罵人,陳立夫當初從美國留學回來給蔣介石當祕書的時候就說,‘你不許罵我,罵我一次我就走人’,蔣果然沒有罵過他。但最終陳立夫可以說是被蔣介石逼走的。”

為維持生計,陳立夫辦了一個養雞場,養了5000多隻雞,撿雞蛋、新增飼料、清理糞便都要自己動手,還一度賣起了辣醬。臺灣“內政部長”谷正剛有一次順路去探望他,都傻了,那時陳立夫也60多歲了,瘦瘦小小的一個老頭兒,一大鍋辣醬一下子就搬起來。1964年,陳家附近森林起火,把陳立夫的雞舍燒燬了,所幸當時陳立夫的長子陳澤安、次子陳澤寧已經博士畢業,可以略微資助他。“陳立夫在美國的生活真是很窘迫的,有人說蔣介石給過他錢,反正我沒聽說過。”

陳果夫1951年8月在臺北病逝,遺憾的是臨終沒能見到弟弟陳立夫一面。

1965年,李宗仁回大陸的訊息給了蔣介石很大刺激,“為了達到平衡,蔣介石開始邀請陳立夫回臺”。1966年,蔣介石借八十大壽之機再次邀請,陳立夫才在離開臺灣16年後首次回臺。“我父親看到陳立夫的衣服都很舊了,出錢給他做了兩身西裝。”陳澤禎說。

1969年,陳立夫回臺定居。“蔣介石先後給了他9個政治職務,他都不肯接受,只以總統府資政的身份搞文化復興運動。”後來,陳立夫又擔任臺灣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被稱為“中醫保鏢”。“很多人找他求字,他就提出潤筆費分文不取,都直接交到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用來做中醫藥研究。”

陳立夫晚年為促進兩岸統一做過許多努力。陳澤禎告訴記者:“他曾經提出以中國文化建立兩岸共信,並用100億元臺幣在大陸設立用於建設和救災的專用基金。這個提案已經在中央評議會議通過了,但李登輝不肯執行。很遺憾。”陳立夫不贊成陳家後代參與政事,在他93歲高齡時,給陳澤禎寫過一幅字:綿延子孫但具氣骨,清華門楣何需望族。

父親與蔣緯國最為要好

陳其美的遺孀姚文英到臺灣後一直和次子陳惠夫一起生活。每年大年七年級的早上九點,蔣介石都會專程去陳惠夫家拜年,看望這位“大嫂”。為此,還專門在陳宅門前修了柏油路。

陳惠夫是臺灣著名的企業家和金融家,曾任臺灣“交通銀行”副總裁、“臺灣中華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長、“中本紡織公司”董事長以及“復興航業公司公股代表”。陳惠夫有三子兩女,陳澤禎是最小的孩子,1946年在南京出生。

“小時候,我常常見蔣介石的,我哥哥封我為‘六朵梅花’將軍,我還跑過去問他,和五星上將比,哪個大?”陳澤禎回憶,雖然時常與蔣家往來,但到臺灣後,父親幾乎不再與從小一起長大的蔣經國說話。蔣介石遷居陽明山時,蔣經國曾到陳家請陳惠夫去擔任陽明山管理局長,陳惠夫大怒:“我不會拍你馬屁,拍你馬屁對不起你爸爸!你也不用拍我馬屁,拍我馬屁對不起我爸爸!”便將蔣經國趕走了。

雖與蔣經國不睦,陳惠夫卻與蔣緯國最為要好。提到蔣緯國,陳澤禎不住地說:“緯國叔叔真是好人,真是好人。”

蔣緯國

關於蔣緯國的身世,一直有傳言說他是戴季陶的兒子,並非蔣介石親生,陳澤禎至今還記得,有一次蔣緯國來找他父親。“爸爸問他,你到底是誰的兒子?緯國叔叔很委屈地說:‘我也不知道,我見到戴季陶,還問他我到底是不是他兒子。戴季陶讓我去他家,他坐在一把椅子上,後面牆上掛著巨大的蔣介石畫像。他就讓我站在那裡看了一會兒,什麼也沒說,就讓我走了,我也不明白呀!’”

陳澤禎也與蔣緯國非常親近,有些心裡話不能對父親說卻可以對蔣緯國講。“我父親去世後,緯國叔叔把我找過去說,‘我這裡你隨時來’。”

我從混世少年到“麵包老爹”

1983年,陳惠夫臨終前,特意把陳澤禎叫到跟前,“他問我,你知道我們陳家的家風是什麼嗎?我說不知道。他說,是又窮又硬!”和外界普遍猜測的不同,作為臺灣著名企業家和金融家的陳惠夫,其遺產只有600萬臺幣(合人民幣120萬)。

“我也是‘又窮又硬’,但有的時候太‘硬’了。”陳澤禎自嘲。

陳澤禎的哥哥姐姐都斯文有禮、喜歡讀書,唯獨他被視為家裡的“怪胎”。回憶童年,陳澤禎大笑:“國小五年級我就留級,國中在臺灣‘混太保’,一年換一所學校。高中談戀愛,家裡沒辦法了,把我送到香港去讀書,結果我夥同臺灣太保和香港飛仔打架,又被退學了……”回到臺灣後,陳澤禎剃光頭以明志,發奮讀書,考上了有“臺大先修班”之稱的建國中學。

少年陳澤禎把打架視為行俠仗義,把偷父親的西裝換錢給朋友救急當做仗義疏財。“人家評價我祖父是遊俠似的人物,他的事可以補《史記》裡的《遊俠列傳》,我那時候的理想就是做個遊俠。”

高中畢業,陳澤禎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可以替天行道”的法律,碩士畢業後成為《聯合報》駐日特派員。

陳澤禎

在做臺灣《聯合報》駐日特派員的12年裡,陳澤禎充分體現了他的“硬”。“那時,由於我被視為日本問題的專家,臺灣派到日本的代表都很怕我,人家說我見官大三級,不管是誰,做得不對我先勸,不聽就抨擊,非得求個理字不可。”

陳澤禎的批評物件經常是父輩政壇上的故交好友,難免讓家人感到尷尬,為此他給自己取了個筆名“誠則真”,“意思是我是誠實地、堅持原則地講真話”。以“誠則真”署名的文章,文風犀利得經常讓編輯也感到害怕。

陳澤禎還以辯才聞名。駐日期間,每週五他都被日本朝日電視臺新聞脫口秀節目請去做固定嘉賓。“我提出兩個條件,一要允許抽菸,二要能講真話。每次我做節目,他們的律師就在後面緊張得要死,準備打官司。”陳澤禎的節目是凌晨一點到四點半,節目播出沒多久,朝日電視臺的辦公室裡就經常接到電話,說為了看陳澤禎的節目,一夜沒睡,害得第二天沒有精神。

1988年李登輝上臺後,陳澤禎不滿他的“臺獨”行徑,公開在媒體上稱其為“李痞”。“後來我連從臺灣寄過來的工資都覺得噁心,決心不幹了!”陳澤禎辭去《聯合報》的工作,連退休金也沒拿,跑到美國田納西州開起了麵包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4l48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