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這竟然是蔣經國的書法!繼承家學 功力十足!

這竟然是蔣經國的書法!繼承家學 功力十足!

蔣經國(1910-1988),出生於浙江奉化。蔣介石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歷任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臺灣國民黨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部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職。蔣介石病逝以後,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臺灣第六任總統。1988年1月13日,在臺北病逝。

這竟然是蔣經國的書法!繼承家學 功力十足!

1922年,蔣經國轉入上海萬竹國小,插班四年級,至1924年畢業。

蔣經國從小就給他父親寫信,但字跡有時潦草,蔣介石對他練習寫字屢屢提出要求。1922年8月4日,他寫信:“來信已經接到了。你的楷字仍不見佳。總須間日寫一二百字,以求進步。”10月13日,蔣介石又在信中囑咐:“你在上海,須要勤奮讀書。你的字還沒有什麼進步。每日早起,須要練草字一百個,楷書五十個。既要學像,又要學快。”

1923年5月13日,蔣介石又在信中說:你的信比從前寫得好,但寫錯了字,不要亂抹。寫字落筆後,如發現寫錯,要將字寫完後再抹去。意在啟示蔣經國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要半途隨意變更。

1924年5月1日,已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仍抽暇寫信,教其子練習寫字的方法:“寫字筆劃宜清楚,且要字字分明,切不可潦草胡塗。寫信的字,亦要像我寫得一樣大,不可太小。”26日,蔣介石又寫信訓示:“你的字已稍有進步,但用墨尚欠講究,時有過濃過淡之病,筆力亦欠雄壯。須間日摹寫一次,要在古帖中之橫、直、鉤、點、撇、捺處體會。注意:提筆須高,手腕須懸也。”

就寫字而言,直到蔣經國長大,從蘇聯回國後,蔣介石仍很關心。不過,此時蔣介石指導他寫字已進了一步,是教他學習書法了。

1937年4月27日,蔣介石寫信:“初學字型,應學習譚字為宜。最好學帖,蘇字或趙字均可,以其易學也。”“譚”指譚延闓,他的書法,以顏體為基礎,其楷體端莊雄健,行體則頗得米芾和蘇軾之神韻,剛健瀟灑。“蘇”為蘇軾。蘇氏長行書楷書,書法崇尚寫意自然,筆力遒勁,妙在藏鋒。“趙”則指趙孟頫。趙氏書法精正,其楷體行體圓轉遒麗,史稱“趙體”。

可能是因為長期在蘇聯不寫漢字的緣故,蔣經國此時寫漢字生疏而隨便。雖然蔣經國早已長大成人,但蔣介石仍指示他寫字要認真,要精神貫注,有始有終。1938年5月15日信中訓示:“十二日來稟,反不如八日之稟為佳也。無論寫字、作文與做事,皆要有始有終,不可先勤後怠,亦不可先正後草。爾所來各稟,皆前正後草,即是有始無終之象。以後更要當心。精神始終貫注,不分先後,寫字尤要平勻。凡同行與同篇之字,不可有大小,亦不可左右歪斜,此乃學字初步之基本也。”1941年8月24日的信中又說:“兒文句用字頗有進步。惟字型仍須抽暇熟習,最好習寫行書為宜。”

書法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態度和作風。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蔣介石何以對蔣經國的寫字書法如此始終關注,並反覆進行指導。

1939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三週年紀念日,毛福梅被日本飛機炸死於豐鎬房家中,“雙十二”對於蔣家來說,再次成為刻骨銘心的記憶。蔣經國奮筆“以血洗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vo9p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