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醫聖張仲景醫品介紹 醫聖張仲景如何求學

醫聖張仲景醫品介紹 醫聖張仲景如何求學

張仲景在醫學上有很高建樹,在大堂上坐診被稱為坐堂醫生。因為接觸了大量的病人和案例,他的醫術更加精湛。張仲景同時蒐集很多民間的偏方和許多醫生的方劑療法,然後根據自己的認識來研究,再在病人身上不斷實踐。

醫聖張仲景醫品介紹 醫聖張仲景如何求學

不僅如此,他為人還特別謙虛,為了拜訪名師,不畏懼路途遙遠,不在乎旅途勞累,到了地方第一時間就要去拜師取經。當時襄陽城有個綽號叫做“王神仙”的神醫,他在醫性和醫道上都很有研究,有著自己獨到的體會。張仲景將他的藥性和醫學都學得透透徹徹,然後融入了自己的理論之中。

當時面臨戰亂,一些庸醫橫空出世趁火打劫,給病人看病也不診脈,隨便對視幾眼就開始抓藥,不管把人治成什麼樣,只知道賺錢,草菅人命。還有一些有技術的醫生不給百姓看病,他們多是追逐權勢榮耀。當時瘟疫流行,死在傷寒上更是不計其數,不光是平常百姓,達官貴人家也是一樣。張仲景自己的家族原本有200多人,十年之後死的就剩70多人了,十之八九都在傷寒上。這些都讓張仲景十分氣憤,痛定決心要找出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拯救天下黎民蒼生,能夠控制瘟疫的發展態勢。

於是他辭官來到了嶺南,開始避世研究醫學,然後編纂醫書,他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更多的人懂得醫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時的情況。為了百姓也能看懂,他特地用的都是一些樸素的語言,包括藥材都用圖畫在旁邊註釋,最後終於寫成了十六卷的《傷寒雜病論》。張仲景寫完這本書之後沒多久,便與世長辭,遺體由人運回故鄉。

張仲景治好友的故事介紹

張仲景有個朋友叫做寧遠,有一次張仲景見到他之後,發現他的面色暗沉,給他細細診治之後,告訴他只有六個月的活頭了。但是六個月之後,寧遠沒有死,他遇到了一個醫術高明的老道,張仲景自愧不如,於是千里迢迢去求學。

張仲景從小就有學醫的天賦,他的叔父叫張伯祖,是一個名醫。張仲景沒事就去跟叔父雲遊給人看病積累了豐富的治病經驗,經過叔父的指導,他醫術提升的很快。

張仲景有個好友叫做寧遠,有一天,寧遠去找張仲景玩。無意中,張仲景發現寧遠的氣色不太正常,於是給他把把脈,驚覺脈象有異。再三確定之後,他對寧遠說:“你患了一種叫做消渴的病症,現在屬於初發階段,你會感覺不到。不用多久,三個月之後,你會心慌失眠,頭痛難忍,尿頻尿急。到了六個月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一直想喝水,但是還是口渴難忍,小便費力。一年之後頭背開始生瘡流膿。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就無可救藥了。”於是開了一個方子給他,讓他按照這個方子吃藥。

但是寧遠不相信,他感覺不到身體有任何問題,於是把方子撕掉了。但是六個月之後,身體變化的症狀和張仲景預料的一樣,他趕忙去找張仲景。張仲景搖搖頭:“時間太晚了,已經沒有醫治的辦法了。”寧遠倒也看得開,心想早晚一死,不如遊山玩水。等到一年之後,張仲景又見到了寧遠,大為驚奇,問他是不是遇到了名醫。

寧遠說,他到了茅山給一個道士當了書童,那個道士治好了他,張仲景聽完之後二話不說揹著行李就上茅山拜師了。

人工呼吸是張仲景發明的嗎

張仲景醫學手段高明,不僅僅體現在是六論辯經,還有一些救助手段的發明,其中就包括現在廣為熟知的人工呼吸。它並不是從國外流傳過來的,而是中國古老的醫學手段,只不過由於封建社會禮數制約,導致這項技術失傳。

有一天,張仲景出門給別人看病,正巧路過一家診所,門口圍著一群人,門口的地下還躺著一個人,旁邊是親屬在哭哭啼啼,大夫袖手在旁邊,也毫無辦法,因為害怕被病人家屬遷怒,躲在門板邊發抖。

張仲景上前瞭解情況,原來是“死者”和家裡人鬧矛盾,一時氣憤之下想不開,一尺麻繩上吊了,板凳傾倒的時候驚到了家裡人,然後趕緊把人弄了下來,一看臉面發紫,已經沒有了呼吸,不見動彈,於是抬著去醫館找大夫。但是大夫一看,這都沒氣了,束手無策。悲痛欲絕的“死者”家屬遷怒於醫生無能,把醫館圍的是水洩不通,要大夫陪個說法。

張仲景看了看“死者”的情況,然後探了一下脈象,知道距離上吊時間不長,應該還有救的可能。於是大聲吩咐大家幫忙,把病人抬到木板上,然後蓋上棉被保持溫暖。一個人抬起手臂,一個人按摩胸部,張仲景則自己用手撐著“死者”的胸腹部,有節奏的按壓。

隨著手臂的起落,一按一壓之下,“死者”居然一顫抖活了過來!張仲景吩咐不要停止動作,繼續這樣好幾十次之後,病人終於醒了過來,周圍的家屬抱著死者大哭不止,然後不停的對張仲景磕頭謝恩,這就是最初的人工輔助呼吸法。

張仲景如何求學

張仲景是醫聖,也是我國中醫藥史上的頂尖人物。他不僅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高尚的醫德醫品,還在醫學傳承上有著極大作用。

張仲景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叫張宗漢,在朝廷做官。當時做官是世襲的,所以張仲景註定就是公務員,但是他志不在此。張仲景因為家庭的關係,從小就閱讀了很多典籍,他最喜歡的就是關於扁鵲行醫的故事,篤實好學,勤奮上進,他將所有能接觸到了關於醫學的書籍看了一個遍,每每讀到興奮之處,恨不得有個病人出現在他面前。興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導師,這奠定了他醫學翹楚的基礎。

張仲景出生的時期接近東漢末年,官場腐敗,弊病叢生,他性格沉穩,嫉惡如仇。看不慣官場種種,但是命運卻規定他必需走進官場。當時農民起義,戰爭連綿,人死的多了,屍體處理不好就會有傳染病,百姓還要承受著瘟疫的痛苦。張仲景看到這些之後,心裡覺得自己不能這樣坐視不理,在他十歲的時候就拜了名醫張伯祖為師,潛心研習醫學。

張伯祖是一個醫學世家,他醫術高明,治好的病人高達百分之九十,張仲景跟著這位名師,接觸了很多病例,無論是上山採藥還是行醫坐診,從不叫苦,還偷偷地做筆記。這些行為張伯祖看在眼裡,他很喜歡這個認真的孩子,人真是行醫者必備的品格,於是毫不保留的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到了後來張仲景的醫學已經超過了師傅,他的名聲也傳遍了鄉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wy8o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