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袁世凱臨死前為何沒有選擇兒子做繼承人?

袁世凱臨死前為何沒有選擇兒子做繼承人?

袁世凱臨死前說出了“約法”二字,雖然沒來得及講清楚到底是“臨時約法”還是“民三約法”,但從爾後他對“金匱石屋”的認同上來看,所指系“民三約法”無疑。

袁世凱臨死前為何沒有選擇兒子做繼承人?

所謂“石屋”是一座以雲南白石築成的小房子,建於中南海萬字廊內,“金匱”則是一隻外面鍍了金的保險箱。“民三約法”規定,總統候選人只能由現任總統推薦,其名冊就藏於“石屋”的“金匱”之中。

“金匱石屋”的鑰匙共有三把,由大總統、參政院院長、國務卿分掌,三把鑰匙中至少有兩把進行配合,也能開門啟匱。平時如果不是用於選舉,或得到大總統特許,誰也看不到那本神祕的的名冊。自然,作為大總統的袁世凱本人是個例外,他只要想看隨時能夠取出來看。

袁世凱一死,眾人遵囑開啟“金匱石屋”,拿出了名冊。關於名冊上的名單,據說袁世凱曾做過多次改動,最後一次是把袁克定給劃掉了。這說明在帝制撤銷後,袁世凱的腦子並不糊塗,他知道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若仍把袁克定作為繼承人,不但不可能得到群臣們的擁護,反而還可能害了兒子的性命。

老袁一輩子說了很多謊話,但他臨終前把大總統印交給徐世昌,並且說要讓黎元洪做總統,看來是真話——名冊上寫著三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居於第一。

即便沒有名冊,身為副總統的黎元洪在繼任總統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除了“臨時約法”和“民三約法”所提供的法律依據外,由於黎元洪被認為是一個與南方有一定關係的人,所以他還得到了南方的擁戴和支援。早在護國軍要求袁世凱退位時,“以黎代袁”的主張在南方就頗盛行。

徐世昌、段祺瑞等人隨後在中南海春耦齋內開會,討論究竟由誰出任總統。徐世昌明確表示:“最好是請黎副總統出來。現在南方獨立,收拾時局是一件極其艱難的工作,黎副總統的聲望有助於推動南北統一等問題,他做總統比較合適。”

段祺瑞起先默不作聲,思考了幾分鐘後才說,既然“相國這樣說,就這樣辦吧!”

徐世昌、段祺瑞也是袁世凱指定的“法定”候選人,他們退出競爭,是因為各有各的顧慮。徐世昌資格最老,但他不是軍人,和雖是軍人出身,手中卻無一兵一卒的黎元洪境遇相仿,而且南北支援他的人都不多,因此在競爭力方面,他尚不及得到南方支援的黎元洪。

三人之中,競爭力最強的其實是段祺瑞。袁世凱死後,軍權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段祺瑞手中,而且他的學生、同僚和舊部遍佈軍政界——令段祺瑞自己都感到得意的是,當時全國的督軍、師、旅長,半數以上皆為其門生故吏。

在重建共和方面,三個候選人應該說都無可挑剔,但段祺瑞又更為引人注目:作為清廷大吏,毅然發出共和通電,“一造共和”;作為袁世凱的得力干將,敢於抵制袁世凱復闢帝制,“二造共和”。

無論自身擁有的實力還是社會輿論的接受程度,段祺瑞要擠掉黎元洪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他也不是真的不想繼承老袁的衣缽,猶豫的那幾分鐘已足以說明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pzv6e8.html